浅谈大学教材管理部门的主要外部关系

2022-05-11 18:25:03 | 浏览次数:

大学中的教材管理部门不是一个独立和封闭的部门,它与校内的教务、图书情报等部门以及社会上的图书出版社、印刷、发行等部门有着许多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大学教材管理部门的工作中,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需要这些相关部门的合作的。因此,处理好外部关系对自身业务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影响。

一 大学教材管理部门与出版部门的关系

各出版社(包括高校出版社)出版教材,大都经过大学教材工作部门推荐,因为,教师所编教材,往往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其初级形态,大都是使用数次的校内讲义。所以,教材部门与出版部门在出版教材这个阶段,是推荐与采用的关系。这样,无外有三:一是推荐并采用即关系顺畅;二是推荐却未被采用,亦有多方面的原因;三是未加推荐自行采用,关系有些不顺。三种情况都是有的,都需我们认真加以分析,并寻求理想的合作途径。

教材管理部门在教材出版的工作中,应本着实事求是,慎重全面的原则,注意两种有害的倾向:一是偏见,二是放任。偏见往往产生于过分强调有些教材本身的某些缺陷,如字数过多,内容缺少新意,或已有同类教材出版在先,等等。固然,对教材的上述缺陷在出版前指出并非坏事,但看问题亦应要有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如果有些教材为专业教学所急需,既使初次问世不够完善,亦可逐渐克服其缺点,在修订再版时得以闪光。假如我们缺少对新教材的积极扶持,反而多加阻碍,那么就可能失去许多本可以成为好教材问世的机会。这不仅对教师(即编者)是个损失,对教材工作者和广大的学生,亦是损失。当然,类似偏见的情况,在大多数大学还是很少的,因此更多的情况是谁会不希望本校有较多的教材走向社会呢?所以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放手不管,凡有意出版者皆给予推荐,其它不顾实际情况,多加溢美之词,以为这样便皆大欢喜。虽然不负责的态度也不是可取的,因为它在热情鼓励的掩盖下,逃避了严肃而认真的工作。不能否认,后一种情况在目前看来,在许多教材工作部门中普遍存在,也要力求克服。

一旦某种教材经过推荐,出版社则需要考虑的是出版。除学术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外,出版社往往相当重视其出版的经济效益。在这一点上,与教材工作部门的考虑多少有些区别。如果出现分歧,也大都出在一方以教学保障为由而推荐,另一方则以经济效益为由不采用。这种情况是相当一部分教材仍不得不以讲义的形式继续存在的原因。毋庸讳言,无视经济法则是不利的。比如,数所学校联合行动,协调一致,采用同一版本的教材,保证印数达到一定出版指标。近年来许多教材的问世便是通过这一途径实现的。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联合编写则亦很难取得一致。而有些专业在联合编写中失去了各自的特点,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也是教材部门和出版部门应引起注意的。此外,由于教材印数的限制,一些不太紧要的基础课教材由于使用数量大,很容易出版,也造成了教材大路货太多,水平则未见提高。以上种种,教材工作者应有所重视,并与出版部门协调解决。

出版过程已经隐含了发行问题。出版与发行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制约的。在当前发行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效益,各出版社除委托书店发行外,大都同时自办发行业务。大学教材工作部门从出版社购买本校学生使用的各类教材,在发行的这个联络带上,教材部门与出版部门的关系就成为供求关系。

此外,大学教材工作者是出版社出版图书的义务宣传员。为了将出版信息尽快地、全面地传达给专业教师,拓宽他们选择教材的范围,教材工作者应该采取各种主动性的措施。如设立教材参考室、编辑教材出版动态,等等。有针对性地宣传新的和好的教材,更好地为教师起到参谋的作用,以达择优使用教材的目的。

二 大学教材管理部门与新华书店的关系

建国以来的大学教材的外购主渠道是新华书店,所以说大学教材工作部门与当地乃至外地的新华书店的关系一直是密切的和良好的,尤其是大学所在地的新华书店教材发行部,在确保大学教材课前到书,征订无误上,其贡献之大,有目共睹。

我国的图书发行,一直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各地书店林立,形成一个庞大的发行网络。其中专设的教材发行机构,有力地保证了大学教材的使用。每年春秋两季,又专门征订各类教学用书,为大学的教学准备提供了方便。近年来由于发行体制改革,出现了图书发行的一些辅助渠道,但新华书店仍在发行体系中占有很大的优势。作为教材工作者,十分珍视与新华书店的合作关系。

新华书店集中了各个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为大学选择教材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全国书店是一家,目前各地书店的教材发行部,充分利用了书店系统的自身联系,开展对大学教材的余缺调剂。有些省市书店还定期举行高校教材征订外的教材追订会,以满足各高校经常出现的计划外用书需求。可以说,新华书店在高校教材保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图书发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各地书店经济承包,为了加快资金流通,对畅销书给予重视,而对专业书籍,尤其是对大专教材,因其日常客户少,所以都少进或不进,更是少备或不备。这样,就减少了大学教材部门从各地书店直接购到教材的可能性。大学教材采购人员奔波各地而收获甚少。这也是书店系统应该给以注意的一个问题。

针对教材使用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一些大的图书发行中心近年来举办了大规模的图书集市(或展销订货会)、教材书市。这样做既给出版部门集中销售图书创造了条件,也给读者购书提供了方便,因而受到各方面的欢迎。

除在各地书店小批量零购急需教材外,大学教材部门主要通过以下图书发行信息在书店预订有关教材,即《科技新书目》《社科新书目》以及春秋两次《大中专教材预订目录》。对上述各书目所载内容,有条件的院校教材部门亦通过微机加以存储和整理,以便随时查阅。这些书目的实际信息价值往往超过它们在预订时一次性价值。

仅就上述各书目的时效价值而言,为了不错过预订,作为大学教材管理部门,应当随时有针对性地编发类似“出版信息”的征订目录,提供给专业教研室以资参考。除春秋两季的《教材预订目录》外,对各种书目(也包括出版社经常刊发的出书目录),教材部门也应有专人随时加以摘选汇编,根据图书的出版日期,向专业教研室征求预订意见,尽量扩大教材选购的范围,将临时需要到校外采购的教材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由于教材在使用时间上的特殊要求,各教材部门十分重视所订教材的到书时间。从目前看,除新华书店教材发行部以“课前到书”为服务指标之一外,其它书店的征订图书很难确定准确的到书时间,以书目上的出版时间核算,早则在出书一两个月,晚则可能五六个月才能到书。笔者认为,建立与书店长期的协作关系,自然加强了订购图书的课前到书率。

总之,在采购教材(包括预订教材)业务中,教材工作部门与新华书店所发生的业务联系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因为供求双方各自的业务特点,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比如教材储备,长期以来院校与书店也曾展开过许多讨论乃至协商,问题并未得到圆满解决;又如书店能否充当大学间积压教材互相调剂的桥梁,等等,诸如此类矛盾的解决,尚待双方进一步探索。

三 大学教材管理部门与印刷部门的关系

我国大多数大学都附设有印刷厂,并承担讲义的印刷业务。有的大学教材主管部门还配备有小型印刷设备,负责主要或一部分校内的讲义印刷工作。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要求教材工作者具备有关印刷方面的业务知识。那么,教材部门与印刷部门在哪些具体工作上有着业务联系呢?

在图书生产行业中,也可以说是出版与印刷的关系。校内讲义的出版准备工作由教材管理部门负责,某种讲义一经确定,即可由教材管理部门将书稿交付印刷部门,经过一系列印刷过程(包括调度下发任务单、排版(或打字)、书样校对、印刷、装订等),由教材管理部门再负责发行。但讲义的印刷与一般图书有几方面不同,它的特殊性决定了教材管理部门与印刷部门的关系有别于一般出版社与印刷厂的关系。

首先是讲义印刷一般由本校印刷厂承担,因此教材管理部门应该避免与校印刷厂产生不必要的磨擦,以免影响讲义按时出版;第二,由于讲义印数少,成本高,一般大学都有所补贴,无论补贴费用由谁掌握,都应该重视必要的经济核算,因为讲义的发行是由教材管理部门负责的,其定价的依据来自于成本核算和补贴比例。如果教材部门与印刷部门的本位主义意识严重的话,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这是不可取的;第三,根据印刷厂规模不同,大多数大学印刷厂除承担本校讲义印刷外,还不同程度地承担社会上的印刷客户。校内讲义为教学所需。理当安排在前,先做保证;社会用书利润高,经济效益大,又有合同制约,似也应大开绿灯。况且,印刷部门在大学大都实行企业化管理,其利润指标的完成往往直接影响职工收入。这样一来,教材管理部门与印刷部门在行为目的上即可能发生分歧。切合实际的办法是,尽量提前确定讲义的印刷计划,避免临时性印刷业务的出现,考虑印刷部门对外印刷时签署合同能够留有回旋余地,不至于发生讲义印刷与对外印刷的直接冲突。第四,由于校内讲义基本上只由校印刷部门承担,所以提高讲义的印刷质量的问题对教材管理部门来说,就不能像社会出版单位那样,凭竞争机制促进印刷部门改进技术。

以上所述教材工作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基本关系,是教材工作系统中的一部分,合理的调整和处理好这些关系,将使教材部门的内部工作走向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打破教材工作的封闭状况,全面地发展和完善这些关系,使之紧密地围绕教材工作的中心任务,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01(3).

[2]杨达寿,祝源东.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管理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4.

推荐访问: 浅谈 管理部门 教材 关系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