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2-04-03 08:29:11 | 浏览次数:

【摘 要】分析民办本科院校“基础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师水平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办法。通过区分教学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增加课程设计难度、改革教学方法,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改变考核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工程理论和实践知识。

【关键词】“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2014年教改项目“‘综合性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方案优化研究”(编号:2013-Z-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颖凤,女,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安丽媛,女,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结构工程;裴萌,女,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结构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6-0049-02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理论知识涉及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等学科,并且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作者根据近几年“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工作情况,发现一些民办本科院校“基础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办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工程”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

(1)课程教学以房屋基础为主。三本院校的招生计划及师资力量决定土木工程专业为大土木,不再区分工民建、道路桥梁专业方向,在授课时以房屋基础为主,忽略桥梁基础的教学。但是学生对工民建、道路桥梁的专业兴趣不一样,有部分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桥梁方向的工作。毕业后从事桥梁方向工作的学生,由于在校时没有系统学习桥梁的基础,不利于工作开展及深度学习。

(2)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教学。“基础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但在授课时以浅基础、桩基础的理论设计为主,忽略工程地质勘察、地基处理、基础施工技术等实践知识的教学。对于实践教学部分,由于课时量的限制,授课时只能借助一些图片和一些工程实例加以辅助说明。“百闻不如一见”,图片和工程实例的讲解只能使学生有片面了解,而工程现场的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学以致用。

(3)课程设计设置简单。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基础工程”课程学习之后的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巩固基础设计知识。目前的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上部传递的荷载情况进行桩基础设计,全班采用同一设计资料,对于基本知识掌握好的学生来说课程设计相对简单。并且地质资料并不是采用实际工程中的地质资料,大都是教师参考实际工程编的,设置比较简单。

2.教学方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再加上多媒体快捷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在没有课前预习的情况下不容易掌握课堂所教知识。“基础工程”课程理论性强,涉及较多规范公式和经验公式,公式较多的情况下“填鸭式”的多媒体快捷教学使得学生不能快速掌握公式,公式之间容易混淆。而且,“基础工程”在大四学年开设,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在上课之前不预习,更是加大了理解掌握知识的难度。“基础工程”设计中涉及很多理论,单纯地用文字解释描述这些理论学生理解不了,从而导致在进行基础设计时不会主动思考,生硬套用设计例题,时间久了又会忘记,没有真正掌握知识。

3.考核方式

(1)课程考试。“基础工程”的学习主要是对理论知识和规范的理解,并不是死记硬背。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使学生不注重知识的理解,一味地在考前强行记忆,考完就忘,并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改革后,采用半开卷的方式(填空选择简答采用闭卷,计算题采用开卷),但半开卷方式使得学生在求解计算题时简单地套例题计算,并没有去理解学习规范,没有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

(2)课程设计考核。由于设计资料大都类似,学生往往相互之间参考或者套用书上例题,不去查询相关规范条文,这样也能完成课程设计,得到相应的计算书。课程设计考核主要以教师评阅学生手算计算书为主,而计算书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课程设计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很多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设计要领。

4.教师水平欠缺

教师水平欠缺包括本身知识水平及授课水平。三本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很多是刚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本身的理论知识有待提高,加上没有从事过设计、施工工作,实践经验为零。教师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不足,在授课过程中一些深度理论及施工技术不能讲解清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基础工程知识。

二、解决方法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革方法,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

1.教学内容

(1)根据兴趣方向选择重点教学。授课时以房屋基础为主,忽略桥梁基础,可能会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不切合,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区分兴趣方向,根据方向的不同确定授课时重点。在“基础工程”开课前,提前调查统计出将来要从事道路桥梁方向工作或对桥梁方向有兴趣的学生,将此类学生作为一个班授课,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桥梁的基础,简单介绍房屋的基础。其他学生作为一个班授课,重点讲解房屋的基础,简单介绍桥梁基础。按兴趣分班教学后,针对学生的兴趣授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强,毕业后也能学以致用。

(2)重视实践教学。基础属于隐蔽工程,与房屋、桥梁的上部结构不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常见到,对于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在授课过程中只能利用图片和视频了解施工过程。而语言文字、图片描述远不如施工现场的实地观察、学习。“基础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习过程中应该带学生去基础施工现场学习,通过施工现场的实践教学,以及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的讲解,使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

(3)加深课程设计的难度。采用真实的设计资料,从设计院找到实际工程中的勘察地质资料及传递到基础顶面的荷载作为设计资料,并且一个班中分组采用多种设计资料,针对不同的资料进行桩基础设计。除了进行手算设计外,还要用PKPM进行电算,增强学生的计算机设计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工作打下基础。

2.改善教学方法

“基础工程”中涉及大量的公式,对于复杂的公式要注重理解,简单的公式要掌握。在授课时注重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与学生一起探讨考虑了哪些因素、为什么考虑这些因素、公式中的系数是如何确定的,通过思考加深对公式的理解。简单公式在讲课时可以用板书推导公式的由来,比如在初步确定矩形基础底面尺寸的时候,直接根据基底压力不大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这一规范要求进行推导得到,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公式。

对于“基础工程”中一些难理解、难表述的理论知识,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解释。比如确定承台高度时,要保证承台有一定高度以免发生冲切破坏,对于冲切破坏概念学生难以理解,也没有直观的认识,此时可借助生活实例讲解。在一张纸上垂直放一支笔,向下用力按笔纸就会被戳破,纸张越多越厚越不容易被戳破,纸看作承台,笔看作柱子,这样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冲切破坏以及为什么高度越高越不易发生冲切破坏,学生更容易理解。

3.改变考试方式

课程考试方式仍采用闭卷考试方式,但是提供计算过程中用到的规范公式,这样可以考核学生理解规范的程度和规范应用的掌握情况,真正达到考核的目的。课程设计的考核可以参照毕业设计的模式进行课程设计的答辩,根据答辩过程中学生对规范条文的掌握以及在课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判断学生对基础设计的掌握情况,以使学生认真对待课程设计,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4.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

聘请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强的教授或工程师以开办讲座的形式指导年轻教师,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丰富其知识体系。年轻教师自己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学院可以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假期将教师派到施工现场学习实践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同行听课及网络上名师的授课视频学习如何上好一门课,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还可以跟学生交流,或者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了解讲课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讲课水平。

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基础工程”这门课程,需要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解决,不断优化课程教学,让学生更易掌握所学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施工中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工艺,为学生将来从事具体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明华,徐雪燕.基础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杨冬英, “大土木”背景下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83-85.

[3]程晔,艾军.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3):99-101.

(编辑:郝婵)

推荐访问: 教学改革 探讨 本科 院校 课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