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22-03-14 10:23:23 | 浏览次数:

zoޛ)j馟i޵m=~7m5]4m4iv^n?iMxi_iii馟駮饨ky总结订单式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工程教育改革趋势,借鉴CDIO、OBE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经的关键是构建以学生为本,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符合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管理体制,与企业共同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多元化师资队伍,以及校内外实训、实习、研發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一)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改革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的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大学4年教育可以采用“3+1”或“2.5+1.5”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有累计1年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及结合工程实际开展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同时加强就业与创业教育。

(二)构建分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以新工科技术和企业需求为依据,注重引进学科前沿的先进技术和企业急需技术,重新构建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分层次(基础型、综合提高型、设计创新型)、多元化(校内外结合、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工程实践改革的重点,改革措施如下表所示。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学校教师、企业专家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企业生产技术领域的项目为载体,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形成了“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又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可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即派出专职教师到企业作为企业特派员,开展科学研究或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同时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为学生讲解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把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整理、提升之后,使其变成实验教学项目,以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其学习兴趣。另外,要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以保证企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丰富校内教学平台和硬件资源,如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基地等,比如机械工程类的专业要增加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工业在线检测设备等新技术装备,可以为学生的校内实训提供更加先进的设计制造软硬件平台。每个专业与对口的生产技术水平高、设备先进的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开展订单班、技术服务等措施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五)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监管各个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实验实习内容、实验实习场地、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及学风等;聘请资深教师和企业实习管理人员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检查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定期对校内外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校和企业,形成教学闭环管理。各专业建立定性定量评价机制,可采取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后的质量进行跟踪调查。

强调以提升学生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为导向构建利益紧密相关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将企业元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目标预设向结果达成转变,从自我设计向需求导向转变。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剖析二元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常见培养模式的特点,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实现途径:一是分析校企共育共管模式及其实现途径,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二是地方高校与省内具有研发实力和行业特色的大型企业沟通,建立学校、企业、地方政府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保证新工科工程教育计划的可行性。三是强调以提升学生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为导向构建利益紧密相关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 参 考 文 献 ]

[1]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 瞿振元.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2-16+23.

[3] 刘彦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82-86.

[4]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5] 李冉.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6] 林志坚.政府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运作模式的创新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3(21):37-40.

[7] 杨沐昀,赵铁军,李生.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眼中的企业研究院实习:以微软亚洲研究院“双导师”培养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5(15):19-22.

[责任编辑:庞丹丹]

推荐访问: 工科 初探 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