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析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在儿童乳牙龋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22-05-04 14:30:02 |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01

研究表明,使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能最大程度保护患儿的牙体组织,有利于维持患牙牙轴质的完整性。现在将确诊为儿童乳牙龋病的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的82例患儿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9岁,平均年龄(6.85±1.25)岁;患牙共79颗。对照组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5~10岁,平均年龄(7.25±2.05)岁;患牙共82颗。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对其进行情绪安抚,减轻其心理负担,并根据患儿喜好播放音乐或动画片用于稳定其情绪。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备洞并使用复合树脂填充对患儿进行治疗,首先患儿乳牙破损填充需要有合适洞型,先将乳牙损坏的部位以及牙体组织用激光钻牙机进行钻孔并剔除干净,后留出合适的窝洞部位将其进行全面清理干净,再用复合树脂材料填充其缺损部位。观察组给予患儿采取非创伤性修复技术进行治疗,首先,用专门设备来扩大患儿的乳牙龋洞,把腐坏的牙轴质清除干净后,用温水清理窝洞并填充盖髓剂以来保护患儿的牙髓部位,然后将调和玻璃离子材料填充其乳牙龋洞并修整好形状,最后再抹一层凡士林在其牙体表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常规禁食。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来评定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儿乳牙龋洞填充材料完整无缺且没有松动的迹象;有效:治疗后其填充材料边角有轻微磨损,但磨损不明显;无效:以上情况均未出现,修复体损坏严重,还有脱落的迹象[1]。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通过治疗期间医护人员的护理方法和护理舒适度来进行满意度评分,85分以下为不满意;85~95分为基本满意;95~100分为非常满意,0~100分范围内,分数越高则表明满意程度越高。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患儿治疗期间配合治疗,过程较为顺利为合作;患儿抵触治疗,有身体抗拒行为,其拒绝治疗的为不合作。配合度=合作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该研究中所有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率(%)表示,当组间统计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93%,较对照组的85.36%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1,P<0.05)。

2.2 两组患儿配合度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合作38例(92.68%),不合作4例(7.32%);对照组患儿合作31例(75.60%),不合作10例(24.40%)。观察组患儿的配合度较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47,P<0.05)。

3.讨论

儿童乳牙龋病是儿童口腔多发病的一种,每年患该病的儿童都在不断增加。龋病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类型中的一种,是患儿牙体硬组织中以细菌为主等多种病菌对乳牙进行慢性破壞,从而导致乳牙破损并出现龋洞的疾病,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引发牙周炎、牙髓炎等症状出现,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2]。

历年来,各大医院对儿童乳牙龋病时大多采用常规备洞和填充复合树脂来进行治疗,由于在牙窝制备时采用的是激光钻牙器,容易导致年龄较小的患儿出现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降低了治疗配合度,提高了治疗风险[3]。复合树脂作为患儿填充龋洞的材料,时间一长,其容易破损、掉落,并且在患儿进食时容易出现食物塞牙的情况,不利于其牙齿的清洁。非创伤性修复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保护患儿的牙体组织,其中,用来填充患儿龋洞的玻璃材料,不仅具有耐磨性,还能够在治疗期间保护其牙本质和牙轴质,从而稳固患儿牙齿,其富含的氟离子还具有抗龋齿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接受度[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儿配合度以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且P<0.05。综上所述,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疗效更佳,有利于家属满意度及患儿配合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俊丽,吴巧丹,梁培记,等.贵州省黔东南州苗、侗族5岁儿童乳牙龋病情况调查[J].贵州医药,2016,40(02):213-214.

[2]李建梅,雷党党,张玫.新疆伊犁垦区5岁儿童乳牙龋病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7,32(01):26-30.

[3]杜琴,李月玲,杜浩经,等.上海嘉定区582例2~3岁儿童乳牙龋病及相关因素分析[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6,25(03):165-168.

[4]李欣雅,司燕,郭岩,等.我国四城市学龄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09):1412-1414.

推荐访问: 乳牙 临床 修复 探讨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