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2-04-13 10:02:48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法。结果 6 min步行实验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观察组大于对照组,Ⅰ级心功能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缺血心肌及心功能,提升患者的运动耐受力及步行能力,提升疾病疗效。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1..01

心力衰竭疾病的产生会引发患者的心肌结构及心肌功能发生较大的变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及体液潴留等,在对该项疾病进行治疗时,应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治疗目标,以防止及延缓心肌重构的发生,降低患者心衰发生概率。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中的一项常见病及多发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中,近年来患者的发病概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患者的运动耐受力。本文将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2月份至2018年2月份在我院接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的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为55~78岁,平均年龄为(63.2±2.5)岁。观察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为53~80岁,平均年龄为(64.5±2.8)岁。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并联合血管扩张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来修复患者损伤的心肌细胞,以起到抗心力衰竭效果。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普伐他汀,每日1次,每次20 mg[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实验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數据通过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6 min步行实验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实验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 min步行实验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后心功能比较

Ⅰ级心功能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疾病作为一种心脏的末期临床综合征,由于患者的心肌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患者的射血能力降低,左心室充盈,患者的心肌细胞功能出现严重的异常现象,增加了患者心肌功能损伤的发生概率,无法为身体提供正常的供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并且病程较长,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2]。目前,他汀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中,该种药物在修复患者心肌细胞损伤、延缓动脉硬化、消炎降脂上效果显著。同时,他汀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心功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完成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含量的调节,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实验、左心室射血分数、Ⅰ级心功能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 菁,刘大勇,严新美,曾庆宏,夏金兰.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以及患者心功能改善状况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2):2927-2928.

[2]侯凤丽.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170-171.

本文编辑:吴宏艳

推荐访问: 心力衰竭 类药物 观察 效果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