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2022-04-01 09:06:47 |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从提高高职学生数学素质的角度,对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教学改革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看法,可供高职院校数学课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职 学生 数学素质 培养

数学是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工科院校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对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却困难重重,一方面,专业教学改革的结果是大力压缩公共基础课,数学课的学时急剧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能断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专业课教学对数学的依赖和要求又不断增加,加之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任课教师感到压力很大。笔者认为,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确实应该加大数学课教学改革的力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力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一、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要充分理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术人才,而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所以不能重理论而轻应用。数学虽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但也有应用性和趣味性。我们在教学中应避开繁杂的理论推导,重点是应用,让学生在学习中领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和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对数学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们也不能放弃。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毕业后都有用武之地,因此,我们要主动关心和帮助学困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学到应有的知识,大家共同进步。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习兴趣,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什么是数学素质呢?数学素质主要包含:(1)数学意识。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字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2)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的载体,具有通用、简捷、准确的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3)数学技能。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等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现实的生产、生活、流通甚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这是数学的创造,在用数学技能解释、判断自然或社会现象及预测未来的同时,也发展与创造数学本身。(4)数学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现,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都是数学思维方法、方式与策略的重要体现。数学直觉思维、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辩证思维都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综上所述,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基本表象,数学技能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存在于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之中。数学素质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常常是潜在的,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数学素质具有社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时至今日,数学的知识和技术有逐步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一种通用技术的趋势。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是高度社会化的,而高度社会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就是定量化和定量思维,定量化和定量思维的基本语言和工具就是数学。由此可见,未来人的数学素质将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了解著名数学家对数学的巨大贡献,吸取其科学献身精神。了解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推动作用,数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是无数劳动者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字美、图形美、符号美、科学美、奇异美,以此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科学美。要使学生在学习解题时,学会冷静、沉着、严谨的处事品格,形成独立创新意识。从数学的发展史观上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判断推理及论证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数学学习与再创造能力。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思考题,鼓励学生到图书馆看书查资料,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步入数学殿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热情和对数学知识渴求的欲望。三、努力搞好教学改革,使数学课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从高职教学的特点来说,基础课要紧密联系专业。数学是学生学好专业技能的重要理论基础,所以,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相结合。我院目前的数学课教学是针对不同的专业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专业需要的多讲,专业不需要的少讲或不讲,数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互相联系和沟通,让数学课教学适应专业。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就非常明确,具有学习的动力。四、加强数学实验,积极开展数学建模工作与其它学科一样,数学课也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很多学校建立了数学实验室。数学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实验中,由于计算机的引入和数学软件包的应用,为数学的思想方法注入了更多更广泛的内容,使学生摆脱了繁重的、乏味的数学演算和数值计算,促进了数学与其它学科的之间的结合,从而使学生有时间去做更多的创造性工作。在数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数学建模工作,使学生通过数学建模,深刻领会数学在工程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近几年来,我院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践证明,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五、改革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价方法目前,大多数学院校对学生数学成绩的评价还是以课堂考试为主,这是多年来对学生学习优劣的评价手段。这种评价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内容,容易引导学生被动地学习,呆板地学习,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对学生数学成绩的评价不能只看课堂考试,还应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情况应作为对学生成绩评价的重点。总之,数学是一切科学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工具,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责任。具有较高数学素质的学生一定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访问: 浅谈 素质 培养 数学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