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医学类药理学教材改革的建议

2022-03-23 11:35:42 | 浏览次数:

总结,以提升其学术性和理论性,药理学发展简史的阶段划分参见表3。

3.1.2 不良反应的理论性

现行教材基本上都忽视了“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区别,教材编写时应该增加该内容。因为前者是学术概念,后者是法律概念。因为这两个名词很接近,如果混用会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2 各论章节相应理论的系统性

现行教材各论部分的理论不彻底性较为突出。典型的问题是,有些“篇”和“章”缺乏统领性介绍内容(有些教材甚至无“篇”),导致散乱的知识未能形成链条,从而出现“难学、难记”等问题。事实证明:碎片化的知识是不好掌握的,而链条化的知识则是有利于学习的。[11]因此,药理学教材要主动将相应的知识进行链条化整理。

对此,各论部分的每一篇首先要介绍该篇涉及内容的生理、及疾病的共性病理生理基础和药物特点。对于特别重要的篇,如中枢神经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和内分泌系统及代谢调节药最好有专门的章进行归纳,以对该篇后续章节内容产生统领性作用,方便学习(表1)。对于具体某一章的药,也应该设置“概述”一节,对涉及的生理功能或生化特点、该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简要介绍,以直接统领本章的药物。

3.3 药物理论的系统性

对于具体的药物,应先交代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共性化学结构,然后交代药物的作用机制,继而交代药理作用,然后交代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含禁忌症)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这些具体内容要注意理论联系,以主要作用机制为主线条。一般来讲,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贯穿(或解释)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含禁忌症)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整个内容。

药物的作用机制要重点介绍药物的作用靶点,因为教材中绝大多数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是清楚的。由于很多药物存在多靶点现象,[12]作为教材的药理学应该着重主要作用靶点的介绍。药理作用也要围绕主要靶点所致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也尽量能够用主要作用靶点解释。对于次要的作用靶点以及涉及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應,教材也可以介绍,但要放在次要位置,甚至还要注意甄别。特别地,不良反应可能比较复杂,建议将不能用作用机制解释的不良反应列为其他不良反应,而共性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非特异性的消化道反应等可列为一般不良反应。

特地要提的是,一般能用主要作用机制解释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不宜用多个作用机制来解释。这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很重要,因为在临床上,能用一个疾病解释的症状,绝不用多个疾病来解释。如,众所周知,抑制Na+-K+ ATP酶的活性,继发性增加心肌内钙是强心苷强心的机制;但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时部分教材还认为其抑制肾素释放(即抑制RAAS系统)也是其机理。显然,抑制肾素释放的机理是不合理的,因为经典抑制RAAS系统的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时能逆转心血管重构从而延长心衰患者寿命,[13]而强心苷无逆转心血管重构作用,也无延长寿命的确切报道,甚至因心肌钙超载而恶化远期病程[14](这也是强心苷现在不作为慢性心衰首选药的主要原因)。

4 其他问题

关于代表性药物的选入问题:入选教材的代表性药物应该重点考虑其对药理学理论的贡献而非目前临床是否常用。如阿司匹林就是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的代表药,尽管该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已被其他药物代替。只要具有较大的理论贡献,甚至有些淘汰的药物,或者临床不用的药物也要不吝选入。而非代表性药物主要是为了扩充学习视野,建议多选用临床常用的药物。

关于药物名称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药理学教材介绍的是药物而非药品(所以药理学区别于药物学)。因此,教材介绍的是药物原型而不涉及其盐类,一般也不考虑其剂型。如,临床上曾出现过青霉素钾盐和钠盐,但教材只介绍活性原型青霉素即可,作为药物名也不必提及其剂型。类似地,平喘药“氨茶碱”应以“茶碱”来介绍,因为氨茶碱是复盐,乙二胺部分没有直接的药效贡献。如果盐基部分对药物原型的影响非常大,一并介绍其盐类也是可以的,如泻下药硫酸镁。当然,在药物名下的内容里,介绍常用的盐形式和剂型是可以的。

关于药理作用的介绍顺序:一个药物往往有多种药理作用,应该先按照剂量从小到大介绍能用作用机制解释的药理作用(即主要药理作用),再介绍其他药理作用。

关于临床应用的介绍顺序:一个药物往往有多种临床应用,应该先按照剂量从小到大介绍主要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再介绍其他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

关于不良反应的介绍顺序: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复杂的,建议按照剂量从小到大先介绍能用主要作用机制解释的不良反应,再介绍能用次要作用机制解释的不良反应,最后介绍非特异性不良反应(即不好用已知机制解释的不良反应)。

5 結语

药理学知识日益丰富,将繁杂的药理学知识系统而又相对完整地介绍给医学本科生是一个挑战。用严谨的学术思维指导教材的编写,有望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述及的建议值得医学类药理学教材改版时参考,也有望能更好的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

*通讯作者:段为钢

昆明医科大学药理学微课程示范建设项目(J1301307405)

参考文献

[1] 刘娟,奚瑾磊,王君,浅谈第八版《药理学》教材中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0):125-126.

[2] 关凤英,石卓,张明,等,加强药理学教材建设,促进学科发展[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22-423.

[3] 云宇,段为钢,分子药理学在生物医学中的重要性[J].药学教育,2016.32(1):35-38.

[4] 郝媛.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对英语听力的影响[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7(4): 9-10.

[5] 聂岁峰,李捷伟,王旭东.药物的发现与发明史[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3.

[6] 徐隆绍.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进展[J].临床荟萃,1986(5):54.

[7] 段为钢,云宇.现代药物活性筛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8] Hopkins A.L.,Network pharmacology[J].Nat Biotechnol,2007.25(10):1110-1.

[9] 殷华,段为钢,赵敏,et al.,根据认识规律认识药物发现简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4):87-89.

[10] 段为钢.根据认识规律理解药理学的发展简史[J].医学与哲学(B),2012.33(08):78-80.

[11] 兰碧莹,韩文峰.浅谈碎片化知识的重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445):146-148.

[12] Khanfar M.A.,Affini A.,Lutsenko K., et al., Multiple Targeting Approaches on Histamine H3 Receptor Antagonists[J].Front Neurosci,2016.10:201.

[13] Pacurari M.,Kafoury R.,Tchounwou P.B., et al.,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in vascular inflammation and remodeling[J].Int J Inflam,2014.2014:689360.

[14] Hauptman P.J.,Garg R.,Kelly R.A.,Cardiac glycosides in the next millennium [J]. Prog Cardiovasc Dis,1999.41(4):247-54.

推荐访问: 药理学 翻转 课堂教学 教材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