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2022-03-19 10:41:36 | 浏览次数:

摘要:在对经济数学、会展法规、汽车市场营销课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考试改革,注重过程型考核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注重考核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注重考核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作用;注重处理教学与考核评价的关系。通过实践,与实验前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显著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有所增强;加大过程化考核,使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目标更明确、学习更认真,期末总评成绩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对今后教学的反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了考试改革的实践研究目的。

关键词:考试改革;过程考核;学习态度;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4-0068-02

本研究从四个方面进行:该课程在高职高专中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改革思路的设计;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步骤;质量监控的保障。在这四个方面中,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是重点。下面就不同课程的研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经济数学考试的改革方案

(一)改革方案

1. 用“案例教学法”引入数学概念。在微积分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极限、导数、微分、定积分、不定积分、极值与最值等重要数学概念都通过不同的实例引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2. 用“问题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在微积分的教学过程中,用问题驱动法逐步展开教学内容,问题一环扣一环,便于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实现,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用“讨论法”展开习题课的教学。在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大家讨论问题,不但可以达到释难解疑的目的,而且还能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4. 能力训练。指的是当堂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

5. 拓展应用。课下留与课堂知识相关的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复习总结得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考核评价方式

1. 增加平时成绩的考核比例、降低期末笔试难度。变“一锤定音”式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让学生经历“认知—反馈评价—再认知”的学习过程。考核总成绩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试卷成绩的总评成绩,比例为4∶6,即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模块考核)四个部分。期末闭卷统考占总评成绩的60%,考核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分册上划“√”,并在作业本上给出好评。否则划“×”,并延时批改,使其下次作业很赶时间,从而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最后,根据这学期全部作业给出作业等级,共分A(10分)、B(8分)、C(6分)、D(不及格5分)四个等级。

模块反馈评价测验(10分)所学课程共3个模块,每个模块结束进行一次反馈评价测验,每次3分至4分,最多10分。反馈测验形式共分三种,每次一种:面试,第一模块结束用;分组完成作业,第二模块结束用;写本模块总结,第三模块结束用。

2. 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60%。

3. 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成绩乘以各自所占比例相加综合算出。

二、汽车市场营销的考试改革方案

(一)改革方案

“汽车市场营销”是一门操作、实践强的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期末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训实践单独进行。具体包括:

1. 过程考核+期末考核(作业成绩5%+考勤5%+笔试40%)。

2. 实训实践考核(态度5%+实训操作25%+实训报告10%+答辩10%)。

实训实践部分考核的具体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三个实训项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从三个实训项目中挑选一个本组表现最优秀的项目作为成绩评定的内容。

实训项目一:一分钟自我推销演练

(1)实训内容及步骤。首先,学生应按授课教师的要求,精心写好一份一分钟自我推销介绍词,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演练,达到内容熟练、神态自然时,再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登上讲台进行一分钟自我推销演练。

(2)实训的具体要求。 一是上讲台自我推销介绍的神态、举止(55分)。其中声音大小10分、热情展现7分、面带微笑10分、站姿8分、肢体语言5分、语言表达10分、服装得体5分。二是自我推销介绍词内容新颖、独特,顺序自然(35分)。三是时间掌控(10分)。

实训项目二:产品策略情景模拟

(1)内容及步骤。产品策略情景模拟,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展开讨论分析,最后选定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在课堂上模拟产品策略营销的全过程。

(2)具体要求。一是精心进行产品策略知识和相关资料的准备(10分);二是情景模拟神态自然,角色扮演逼真,口齿清楚,语言流利(20分);三是角色扮演定位得当,分析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学知识运用自如,言之有理,逻辑性强(45分);四是总结情景模拟的收获,分析存在的问题(25分)。

实训项目三:接洽与初次面谈演练

(1)内容及步骤。接洽与初次面谈的步骤及表达。首先学生应熟悉接洽与初次面谈的步骤,然后以3人为一组,分别扮演推销员、准客户和观察员,进行接洽与初次面谈角色扮演,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扮演三种不同的角色,观察员使用接洽与初次面谈角色扮演反馈表,进行反馈。

(2)具体要求。一是演练前先设定一个情景或背景(10分)。二是角色扮演神态自然,举止文雅,模拟逼真(30分)。三是按接洽与初次面谈的步骤进行演练(40分)。四是观察员认真记录接洽与初次面谈角色扮演反馈表(20分)。五是撰写实训报告(10%),实训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写一篇不少于2 000字的实训报告,其中包括自己扮演不同角色的感受、体会、不足及今后需要如何改进。六是进行答辩(10%),完成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提问。

三、会展法规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一)改革方案

1. 内容及步骤。

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为6∶4。考试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为主,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选择分析报告、问答考核或阶段性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核。每学期根据课时及授课计划安排,可进行1—2次的小组教学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环节、第二环节,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A.为完成与给定问题相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B.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即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C.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D.协作学习,即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E.效果评价——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将学生划分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小组指定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和指挥工作。课下可由组长牵头进行资料准备,给每个人分配任务并进行汇总,形成讨论稿。

第四环节,在本节课小组展示具体教学活动时,各小组指定2—3名学生上台发言,组内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同学就本组同学的教学展示内容提出问题,本组同学进行答辩。

第五环节,学生自评或互评、教师作整体评价。

第六环节,时间分配。每小组具体展示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0分钟,答辩时间为5—10分钟,学生自评或互评、教师整体评价时间为5分钟,合计时间控制在25分钟/组。

2. 期末开卷笔试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

3. 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乘以各自所占比例相加综合算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三门课考试改革的实践,根据期末总评成绩与对照班及往届学生相比有如下变化:

1. 学生平时过程学习的积极性有显著提高,团队合作精神有所增强。

2. 三门课期末卷面成绩与期末总评成绩与没有进行考试改革的班级进行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些课程至少要高出10个百分点。

3. 考试改革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目的更加明确。

4. 应用能力要求提高,能力较弱的一部分学生不易得分,成绩不够理想。

参考文献 :

[1]靖向党,张鸣放.高职高专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胡胜亮,白培康.“形成性考核评价”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

[3]王志瑛.《高职教育考试方法的研究》研究报告[R].2009.

[4]王丽梅.高职院校考试改革与实践探索[J].成功教育,2013,(20).

推荐访问: 高职 实践 课程 改革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