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艺术的奇葩:新疆麦盖提县刀郎农民画

2022-05-15 13:10:03 | 浏览次数:

一、麦盖提县刀郎农民画的产生背景

“刀郎”是维吾尔语“dolan”一词的音译,原意为“一堆一堆的”,引申语义为“聚集”或“聚居”。维吾尔族学者普遍认为“刀郎”是生活在新疆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周边的古代某个维吾尔部落的名字。民间流传,刀郎人的祖先开垦荒地,以十几户人家为一组聚居生活,逐渐建立了一个个村落,是这一地区最早的居民,他们被后来迁入这一地区的人们称作“刀郎人”。刀郎人是维吾尔族中具有独特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的群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就是刀郎人聚居的地区之一。麦盖提县地理位置偏僻,处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下游的冲积平原,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当地人起初从事渔猎,后来逐步发展为半牧半耕的生活方式。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外界影响很小的条件下,才保留了刀郎人历史悠久的原生态文化艺术。当地的刀郎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藝术手段把自己的情感外化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创造了“刀郎麦西来甫”、“刀郎木卡姆”、“刀郎舞”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发展为独特的“刀郎文化”。

麦盖提县的刀郎农民画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政策的扶持下,得以萌芽并茁壮成长,在绘画艺术的百花园里日益绽放出光彩。刀郎农民画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受到当时全国“工人画”、“战士画”以及内地部分地区农民画的影响,麦盖提县一些农民产生了用艺术形式反映生活的创作热情,开始动笔创作农民画。起初这种绘画纯粹是劳作之余的消遣,以自娱自乐为目的。久而久之,创作农民画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绘画艺术,乃至成为刀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刀郎农民画颂扬党的兴边富民政策,讴歌新时代和新生活,农民画家用画笔描绘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风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麦盖提县刀郎农民画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征

麦盖提县的刀郎人以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意识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并通过绘画形式予以表现,展示了卓越的艺术天赋。刀郎农民画的表现内容包罗万象,反映了当地农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常以狩猎、种棉花、养蚕、植树造林、赶集、刀郎麦西来甫为题材,把刀郎人对生产生活的热爱及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刀郎农民画具有以下鲜明的艺术特征:

1.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手法粗放,构图大胆,造型夸张,形象生动且极具装饰性,生活气息浓厚。就其画面来看,已经熟练掌握了构图和造型技巧。虽然看似没有一定章法,无拘无束,其实是乱而有形的。例如,在农民画《家禽养殖》中,两位老人蹲在地上观察鸡群,面部表情诙谐。地上散落着很多鸡蛋,而鸡的大小都各不相同,有一只雄鸡昂首挺胸,甚至比画面上的人还高大。

2.画面色彩对比极其强烈,通常以亮色为主色,明艳的色彩搭配构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专业画家一般用接近描绘对象原色的颜色进行绘画,而刀郎农民画通过各种颜色来表达绘画者的想象。例如,在《放羊》这幅画中,羊群中的羊既有白色的、黑色的,也有黄色的、红色的、蓝色的,显示了画家奇特的想象力。

3.对绘画工具、材料、载体没有严格限制。刀郎农民画常见的绘画颜料有水粉、丙烯等材料。一般大小的画幅多是在纸上或木板上作画,也有画幅很小的,是在家具器皿上作画,例如茶几、床头、壁橱、箱子甚至葫芦上都能画农民画。还有画在室外墙壁上的大型刀郎农民画,需要多人协作完成。走在麦盖提县著名的“刀郎农民画之乡”库木库萨尔乡的街上,可以看到每户刀郎人居住的房屋外墙上都绘有五彩缤纷的刀郎农民画,描绘出打馕、挤牛奶、剪羊毛、养骆驼、种果树、种庄稼等场景。行走在这里,如同走进了“乡村亦如画”的大画廊。

4.从画面效果来看,只要“好看”就可以,没有严格的专业绘画规范标准的束缚,表达方式自由。农民画画家所说的“好看”与大众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好看”又有所区别,他们所强调的“好看”是一种整体的美,不仅指事物的外表,还用来形容讨人喜爱的、和谐的、和蔼可亲的特质。刀郎农民画的画面构图往往不拘一格、随心所欲,以平面式构图为主,有全景、散点、对移等多角度多视点的空间构成特点,同一幅画里往往出现多种视觉现象,常常表现出超现实的思维方式,具有幽默稚拙的特点。

三、麦盖提县刀郎农民画的保护与传承

麦盖提县多年来十分重视当地文化建设,加强了对农民画等刀郎文化载体的保护,积极对刀郎农民画艺人进行帮助和扶持。为了进一步做好刀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出台了《麦盖提县保护、传承、弘扬刀郎文化暂行规定》,建立健全了民间艺人激励机制,县财政在国家、自治区补贴的基础上每年人均补助3000至5000元,并通过建设“刀郎艺人之家”等方式,充分发挥刀郎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传帮带的作用。多次开办农民画培训班,邀请专业画家授课,进行面对面的辅导,提高了刀郎农民画艺人的专业技能。在县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开设了刀郎农民画制作专业班,在全县中小学校开设了以“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来甫”、“刀郎农民画”为内容的素质教育课,在广大学生中普及和传承刀郎文化,使刀郎文化后继有人。麦盖提县现有知名农民画画家近400人、农民画爱好者2000多人,每年创作农民画5000多幅。近几年,麦盖提县共有2800多幅农民画作品在国内外展出,有1000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还有很多农民画在各类报刊上发表。1996年,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刀郎农民画已经成为麦盖提县地方文化的一张“名片”。

2014年8月18日,由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主办,麦盖提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晋京汇报展”在北京开幕,100多幅刀郎农民画在民族文化宫集中展出。开幕式上,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宣布建立“中国农民画麦盖提基地”,这是继吉林省东丰县之后,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在全国建立的第二个农民画基地。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族画院院长、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林旭在开幕式上致词:“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作为中国农民画代表性画种之一,不仅艺术技巧精湛,而且在民族人类学、民族审美学等方面极具研究价值。麦盖提刀郎农民画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对改善和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和谐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曾提出“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中,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艺术产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一种动态的保护方式,近些年麦盖提县刀郎农民画的传承和发展也正是采取这样一种模式。麦盖提县积极开发当地的文化产业资源,举办农民画展览,提高了刀郎农民画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和旅游市场的开发,前往当地欣赏和购买农民画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也有一些优秀的刀郎农民画被国内外的画展所收藏。这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改善了刀郎农民画画家的生活,进一步提高了他们从事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刀郎农民画已经成为麦盖提县文化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但是,个别农民画艺人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只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创作,无形中改变着刀郎农民画的传统艺术形式,使其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乡土特色,破坏了其原生态。其实,原生态才是刀郎文化遗产的价值基础。刀郎农民画是一种原生态的民间文化艺术,牢牢植根于刀郎人的生活土壤之中,必须在刀郎人世代生活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发展和传承,表现刀郎人的真实生活和美好理想。笔者认为,在对刀郎农民画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同时,也要在刀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传承刀郎农民画家特有的气质和审美情趣,重视和保护刀郎农民画的原生态,使刀郎农民画这一维吾尔族民间艺术持续健康发展。

注:本文是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西北地区民间艺术研究”子课题“新疆麦盖提县刀郎农民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号:14LZUBWZD009。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 麦盖提县 民间艺术 奇葩 新疆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