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羌族二声部民歌的分类及其旋律特征

2022-05-15 11:45:03 | 浏览次数:

摘要:羌族二声部民歌是流传于四川阿坝羌族地区的民间歌曲艺术,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园地中盛开的一朵璀璨的艺术之花。本文通过对羌族二声部民歌进行分类简介,并同时进行旋律特征的分析,从而对其二声部民歌的体裁及歌类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羌族 二声部民歌 分类 旋律特征

一、引言

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悠久历史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卜辞里就有所记载,《诗经·商颂》有言“昔有成汤,自彼氐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人民和其它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现今羌族聚居地大部分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岷江上游地区。区内山川秀丽、森林茂密、峰峦叠障、气势雄伟。羌族信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习尚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人口共有10余万人,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羌语称羌族为“尔玛”或“日麦”。羌族二声部民歌是羌族民间音乐宝库里20世纪80年代才发掘出来的艺术珍品,是其民族文化延续的结晶。鉴此,本文拟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下册)(以下简称《集成》)中所载四川羌族二声部民歌为范本,简介这一艺术形式的分类并择例分析其旋律特征,从而使其独特的音乐形式能得以展示和传承。

二、主论

羌族民间音乐的分布由于历史上各部族所赖以生存的地理位置和劳动环境的不同,而长期构建起来的风土方言、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及审美爱好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南北两大风格色彩区。这两个区域以位于岷江上游的叠溪海子为界而作划分。羌族二声部民歌则是流传于叠溪海子以北的羌族北部方言区,主要分布在松潘县小姓乡和镇坪沟及黑水县知木林一带的部分羌寨中,它是羌族民间音乐宝库里20世纪80年代才发掘出来的艺术珍品。现存此类歌曲的体裁一般可分为“山歌”“风俗歌”“酒歌”“劳动歌”“舞歌”等五大类。

(一)山歌:羌语称“喔都惹木”,“喔都”意为山野,“惹木”意为歌曲。“喔都惹木”是茂县羌语对山歌类民歌的称谓,汶川和理县羌语方言称“八耶”。虽同为山歌,但“八耶”是单声部歌曲,而“喔都惹木”才是二声部歌曲,它是一种节奏较自由,旋律多曲折抒情的一类民间歌曲。此类歌曲由于演唱形式和表演场合的不同又可分成以下3个歌类。

1.“古纳”:又称“哈依哈纳”。一般在野外或步行时演唱,是在北部方言区广为流传的一种多声部歌曲。曲式的基本结构为乐段体,旋律气息悠长,音调简约,节奏平稳舒缓,多为五声徵调式。全曲大多由2或3段歌词组成,有时仅唱其中的一段。歌词内容大多为对自然景物的歌唱和自我心境的抒发,一句为7个音节。演唱时常以男女组合的二部形式出现,有时也有男声或女声使用单一音色方式演唱。

《集成》中的第1168首松潘县民歌《黄色花儿开得多美》即是一例。此曲从歌名我们即可想见这是一首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古纳”。由A、B两个部分组成,是用平叙变唱手法构成的具有二部结构特征的变唱曲。

这首歌的调式为D徵调,音阶呈徵、宫、商、角四音列结构。B部a2+a1是A部a+a1的变头同尾形式。其中A部变唱Ⅰ第3小节与B部变唱Ⅴ第3小节在原主题第3小节4/4拍的基础上,分别在第第1拍与第4拍上嵌入两个四分音符“DO”与“SOL”,进行了局部扩充而变为6/4拍子。B部变唱Ⅴ第2、第3小节上下声部对A部变唱Ⅰ第2、第3小节上下声部进行换位。A部变唱Ⅱ与变唱Ⅲ在保持主题旋律骨架音不变的条件下,细部中施以如旋律加花、节奏紧缩或扩充,同音重复等手法进行变唱,以求得统一中的对比和对比之中的统一。二声部属支声式织体,上下声部节拍节奏协调平稳,音调舒缓恬淡。音程以3、4、5度关系结合较多。终止式音程为3、2、1度,即从3度行进至2度再至同度结束,全曲上下声部间音程均未超过6度,使之更具有粘合力。

2.“尕罗”:此类歌曲演唱场合比较广泛,曲式结构及旋法音调与上述“古纳”相似。旋律和节奏在两个声部间交替穿插,形成对比式复调织体。颤音的演唱使用较多,演唱难度大。歌词无实义,习用虚词,演唱时注重不同声部间的铆合和情意表达。

《集成》中的第1169首松潘县民歌《尕罗》即是一例。该曲全长20小节,乐段体结构。上下乐句各分两个乐逗。上句4小节加6小节,下句6小节加4小节,构成倒装句式。上句为f调,下句结束在b E徵调上,这种前后呈向下大二度关系转换的调式,因其交替效果显著,色彩对比明晰。故称之为色彩性调式交替。这种调式交替形式在羌族二声部民歌中甚为常见。在复调织体上,两个声部呈自由模仿式结合关系。

3.“勒吾”:称作“娄”。通常是妇女们相伴行路时演唱,人数约3至8人,多用女声重唱形式来演唱。演唱时歌词无具体内容含义。歌曲结构为乐段体。旋律淡远清高,自由悠缓,听起来别有韵味。

《集成》中的第1174首松潘县民歌《勒吾》即是一例。此例子全曲共8小节,上下句呈平行结构的乐段体。上句f羽调,下句结束在c角调上,前后构成4度调式交替关系,这种交替方式为色彩对比不大的功能性调式交替。二声部节奏基本同步,节拍为4/4,3/4,2/4的混合拍子。上下声部的旋律关系甚是独特,上句低声部旋律为高声部旋律的自由向下平行移动3、4度,上句低声部旋律继而作为下句高声部旋律,下句低声部旋律又在此基础上自由向下移动3、4度,使得整首歌曲材料异常简洁明晰。这种高低声部旋律的逐步下移,使其前后乐句调式的交替和转换成为必然。

(二)劳动歌:羌语为“直布勒惹木”。是农事活动中耕地、收割、运粮时演唱的歌。这类歌曲可细分为以下四个歌类。

1.“哈拉”:汉语为“犁地歌”,此类劳动歌曲是在翻耕田地时演唱。

《集成》中的第1184首松潘县民歌《犁地歌》即是一例。该例全曲14小节,为带变唱的单一乐句复叙体乐段结构。第一乐句7小节,分两个乐逗,第一乐逗3小节,旋律上扬,带有呼号性,第二乐逗4小节,旋律从冠音La向下进行到主音C徵音。第二乐句7小节,通过对前一乐句旋律进行变唱一气呵成, 音调节奏带叙述性。下声部在两小节后进入,与上声部同时结束。具有应和的特点。全曲基本节奏型由

发展变化而成,呈现出强弱显明的2/4拍子节奏特征,这种极富周期性的节奏律动规律,宜表现动作性较强的生产劳动情景。音调简明朴素,旋律抒咏性不强,吟诵性特点突出。多声结构形态为支声式织体。

2.“哦若勒”:是农事收打粮食时所唱歌曲。劳动者均可参于演唱,分甲、乙两组轮流歌唱,所唱衬词大多无实义,或加入“大家快加油,就要收工了”之类的词句。旋法音调简单,节奏律动性较强,音调极富地域特色,和声色彩恬淡。

《集成》中的第1185首松潘县民歌《哦若勒》即是一例。该曲全长12小节,上下句结构。上句ba商调,下句be羽调,属下四度功能性调式交替。尽管上句旋律结束在商音,但由于起始于羽音,就为下句转入羽调取得前呼后应的效果。旋律进行受受毗藏区民歌影响,因而在风格韵味上也就具有些许藏族音乐的特色。整首歌曲节奏明快,表现了羌族劳动人民在丰收年景中的愉悦心情。上下声部旋律时分时合,和声音程多四度和八度,音响上略显清淡。

3.“沙姆”:是在农事间歇中男声二人所唱歌曲,曲式结构与旋法音调及其演唱风格特点与上述“尕罗”近似。“沙姆”在演唱时间上划分严格,顺序是约定俗成的,上下午所唱曲目不同,歌词无具体词意。

上例全曲17小节,由上、下、下三句构成,第一、二句各5小节,第三句应用了民间称之为“加帽”的手法,使其结构扩大增长至7小节,加强了第二个下句终止时的结束感。bg羽调。支声型织体。拍子为4/4、3/4、5/4的混合,属非周期性匀整节拍,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节奏节拍上的某种“自由性”。整首歌曲由于羽音偏低加之颤音和下滑音方式构成特殊音响演唱效果,歌声中自然亦流露出悲凉的情绪和凄苦的心境。

4.“纳登恰”:在收工或背粮时所唱。松潘县热吾沟一带又叫“嘛吱”,因歌中沿用祭祀歌曲唱词“嘛吱”而得名,祈求神灵保佑。除一组固定的音调外,还可随兴唱数段“勒萨”助兴。曲调节奏明快活泼,表情自然轻松,以数人组成的A、B两组回返对唱形式为主,歌词无词意。

《集成》中的第1188首松潘县民歌《纳登恰》即是一例。该例全曲18小节,由(4+5)+(4+5)构成的单一乐句复叙体双乐段结构。方法上后三句均由第一句变唱而成。第一句为C羽调,第二、三句与第四句的前半句旋律中出现了偏音si与变音升do,使调性由C羽转向C宫,前后构成同主音宫——羽调关系,但在第四句最后三小节旋律又实现了C羽调的调性回归。上下声部是自由模仿式织体。由6/8和9/8拍子混合,属非周期性匀整节拍。该曲在曲式结构、旋律音调、节奏节拍、调式调性等方面都异常新颖独特,具有较高的学习与研究价值。

(三)酒歌:羌语称“晏”。是年假节日及喜事活动中喝“咂酒”时所唱的歌。羌民大多均喜饮“咂酒”,素有“有酒歌儿多,无酒不起歌”的习俗。唱时主客坐成一排,轮流对饮对歌。此类民歌体裁在羌区最具代表性,因此艺术性较高。曲式大多为二段体结构,B段落常是A 段的引伸重复或展衍对比,,两段之间调性常变换。旋法音域宽广且音程跨度大,演唱时而低徊,时而高亢,声部间一上一下,一问一答,大起大落,互为交织,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歌词以7或9个音节构成一句,口语化较强,内容简单,唱词为歌者即兴编唱,表现自我愉悦的心境及情趣,酒歌的四字固定歌头为“厄罗纳基,厄舍纳依”。

《集成》中的第1213首松潘县民歌《今夜欢唱》即是一例。该例全曲31小节,整体是对称结构。开始3小节为领唱固定歌头,前后两段第一乐句均是be羽调,第二、三乐句是bD徵调,为大二度色彩性调式交替。多声结构形态是泛音性和音式织体。音阶为宫、商、角、徵、羽、变宫构成的五声性六声音阶,并常出现色彩音还原G,致使调式调性移移多变,用以表达欢畅愉悦的心情。

(四)风俗歌:羌语称“祖惹木”。是婚恋嫁娶、喜庆年节、丧葬祭祀等风俗性活动中所唱歌曲。歌曲内容和演唱场合与特定的民俗活动密切相关。二声部风俗歌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勒萨”:是喜庆场合以问答形式演唱的歌曲。表演人数多少均可,分两组对答演唱,前呼后应,舞步伴以歌声节奏的律动。上下两乐句构成完整歌曲,衬腔构成上句,实词构成下句,唱时上下两句循环反复至曲终,全曲音域狭窄,歌词反映生活面宽广。变化多样的旋律音调,流畅平稳的节奏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歌谣体风味。

《集成》中的第1235首松潘县民歌《三代人》即是一例。歌曲基本句式由上下句对称的平行结构组成,因由甲、乙对唱经两次复唱而全曲扩展为四个乐句的复叙性结构。第一轮问句与答句是基本句式主题句及其复唱句的关系,各占6小节,f羽调。第二轮问句与答句是基本句式的下句及其复唱,也各占6小节,C角调。整体上为下四度功能性调式交替,这与甲、乙歌者一问一答的歌词声调语气相辅相成。四个乐句的后三句均为第一乐句的变唱。第一轮问答中,答句开头第1小节“加帽”后才进入正曲。“加帽”是为了给低声部的进入提供音高和节奏概念。第二轮问答中,问句开头又加了1小节“帽子”,音乐材料来源于主题句即第一句的第2小节。全曲是支声式织体。主题句上声部前3小节旋律作为第一轮答句低声部前3小节的答题旋律。第二轮问答句中,问句上声部后3小节旋律又作为答句低声部的后3小节答题旋律。首尾呼应呈前后对称结构关系。

2.“嘛吱”:又称颂经调。因受毗邻藏传佛教影响,长年住在北部区域的部分羌民也信奉藏传古老原始宗教——“苯教”。在一些重大神事还愿活动中,羌族巫师“许”要演唱咒语歌曲,吟诵经文,作巫术法事,此时所唱歌曲会借用“苯教”“俺嘛吱姆咿啥嘞嘟”八字箴言为歌词内容。集体表演的歌唱形式,哀婉低徊的旋律音调,凝重滞缓的节奏,吟诵宣叙的表情特征。使情景虔诚而肃穆。

上例全曲14小节,由起、承、转、合四句构成。调式多变,起句3小节C角调,承句4小节bE徵调,转句3小节f羽调,合句4小节调式回归为C角调。拍子为3/4、4/4、5/4的混合。四句旋律从高音区开始逐渐曲折迂回下行,带叙事性特点。节奏比较自由散慢,情绪低沉悠缓。支声式织体的低声部有个别音超越高声部呈自由状态,以适应演唱情景中感情起伏交错的需要。

(五)舞歌:羌语称“萨朗”,是羌族的集体歌舞,又作“锅庄”。可分为喜事与丧事“萨朗”两种。喜事“萨朗”用同声或混声合唱及伴唱,是过节和喜庆日子时表演。尤其在过春节时,全村寨人齐着盛装团聚于开阔空地或庭院场坝,由男性表演各种舞蹈,如龙舞、狮子舞和牛头舞,合唱队及锣鼓伴奏由妇女儿童组成。表演时先恭祝老年人安康福寿,然后祝福各位乡亲父老吉祥平安以表现全寨民众共迎新春佳节,同庆人寿年丰的欢娱之情。这种表演方式最早脱胎于劳动时的集体合唱。丧事“萨朗”专用于老人逝世后的丧葬吊唁活动。表演时,表演者要身着盛装,男前女后且歌且舞列队行进,过后又转为女前男后逆向行进,忧郁悲伤的气氛,深沉厚重的舞步,哀怨凄凉的歌声,生者对死者亡灵的祭奠之情表达无遗。

《集成》中的第1257首松潘县民歌《山得里协》即是一例。该例全曲30小节,双乐段结构。第一段由上、下、下、下四句构成,基本句式为上下句,在此基础上采用两个补充的句子构成上、下、下、下四句。第三句只有3小节,为达到平衡,第四句扩充至5小节。第二段是上、下、下三句结构,前两句是第一段1、2句的重复,第二段第3句在句末扩充两小节成为6小节,与第一段落在总体结构上趋于一致。调式为# f羽调,上下句的终结音呈属主关系。两段上句闰音的多次出现使其具有调性转换因素。

三、结语

作为羌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羌族二声部歌曲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民间艺术的异珍奇葩。从其艺术性到思想性,从内容到形式,其别具风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与历史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都得以真实的反映和展现。这一艺术奇葩的产生、发展、演变、传承和与变化繁复,千姿百态的羌族单声音乐同生共荣,具有顽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本文对羌族二声部民歌所进行的归纳和论述,其目的是期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羌族二声部民歌音乐提供一定的现存文本实例和理论研究基础,推其陈、创其新,并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创作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独特地方色彩的艺术作品提供丰富的养料,从而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能够开创性地继承、弘扬和发展。

注释:

①文中四川羌族二声部民歌曲谱可参阅: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四川卷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下册,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四川卷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下册[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

[2]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3]杨鸿年.二部歌曲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推荐访问: 羌族 声部 民歌 旋律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