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因素与防范措施

2022-05-15 09:25:03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以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90例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引发感染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呼吸系统感染患者42例,明显高于其他系统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是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因素,因此临床需提高护理水平,合理用药,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安全程度。

[关键词]呼吸内科;感染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49.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90例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42例,年龄13~75歲,平均(48.24-1.5)岁。疾病类型:11例哮喘,14例支气管扩张,12例肺气肿,10例支气管炎,15例咳嗽,12例肺血管炎,16例肺炎。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者自愿参与。

1.2方法

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基本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方案。做好病房清洁工作,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温度:22℃~25℃,湿度:40%~60%),定时换洗病号服和床上用品;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协助临床医师处理解决异常情况;严格规定患者家属探视时间,并对探视人数进行限定,进入病房前应详细检查携带物品,防止影响患者病情的物品流入病房;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抗生素,给药时严格遵循说明书,并结合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1.3观察指标

不同系统感染情况。感染诊断标准:(1)入院48 h后出现感染,伴随相应临床症状为无明显感染潜伏期患者;潜伏期后产生感染和相关症状表现为存在感染潜伏期患者;

(3)排除脓毒血症迁徙而出现的感染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x±s”描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呼吸系统感染42例(46.7%),泌尿系统感染18例(20.%),消化系统感染14例(15.6%),其他系统感染16例(17.8%),呼吸系统感染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00,P=0.000;x2=20.323,P=0.000:x2=17.196,P=0.000)。

3讨论

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临床和患者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并逐渐认识到防范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呼吸科室是临床比较容易出现感染的场所之一,导致感染的因素多种多样,患者心理状态、环境和生理因素为主。患者情绪不佳时,治疗依从性普遍不高,部分患者甚至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治疗效果;病房内走动人数过多,使得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导致患者被迫吸入劣质空气,提高有害气体入侵概率;个别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损伤患者气道,导致感染发生。

为降低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加强病房管理

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同时考虑患者病情,尽量将同类患者予以集中管理,与特殊患者隔离开来;定期开窗通风,每天用医学酒精对病房内的仪器设备予以消毒处理,对于见到的污渍,需及时清理。患者感染因素过于复杂时,需考虑是否属于特殊感染,有无隔离的必要性,周围是否存在免疫力低下、气管插管者;患者出院后,及时对病房和床铺进行消毒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允许患者入住。

3.2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范意识

由于唾液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3],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进入病区自觉佩戴口罩,防止被病毒感染,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3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对于需要服用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应先进行药敏试验,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确定是否可给予患者抗生素。对于可服用抗生素者,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给予适量用药,并详细告知正确用药方式。

3.4注重手部清洁

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否需要用手进行操作,很可能与各种污染物品接触,为提高诊治安全性,医护人员应当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手卫生意识观念,如应在接触患者前清洗双手病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减少感染风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呼吸系统感染概率为46.7%,明显高于其他系统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因素较多,可导致多种感染性疾病的产生。

总的来讲,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比较常见,可明显增加患者风险,需要临床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将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提高呼吸内科病房院内安全性。

本文编辑:李豆

推荐访问: 院内 内科 病房 防范措施 感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