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笙的国际推广

2022-05-10 19:40:05 | 浏览次数:

摘要笙的历史距今已有三千年以上。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将中国的笙传到了欧洲。此后,欧洲才出现了现在的管风琴、口琴和手风琴这一族簧乐器。在西方簧乐器发展、流传的同时,中国的笙也应作出新的探索,适应大众文化,实现新跨越,重新登上历史舞台,进而向国际推广。

关键词:民族乐器 发展趋势 国际推广

中图分类号:J632.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笙作为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它能够演奏和声和复调,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惟一的自由簧乐器。中国的笙对西洋乐器的发展,也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中国的笙没有传入欧洲之前,欧洲的簧乐器是不成族的。直到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将中国的笙传到了欧洲,欧洲才形成了现在的管风琴、口琴及手风琴这一族簧乐器,可见笙的魅力,对西方簧乐器的影响及其在国际音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笙走过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历经了无数朝代,构成了中国簧族乐器的纵向发展,在这种文化对外传播、渗透中,管风琴、口琴、手风琴等簧乐器的出现又构成了簧族乐器的横向发展。而人们对笙的了解认识少之又少,笙的普及和国际推广亟待我们对这个古老民族乐器的再认识。近年来,笙也处在不断的改良和成熟进步之中。下面就以研究笙的纵向发展以及笙与西方簧乐器作横向对比研究为依据,谈谈笙的国际推广。

二 笙的历史进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形。在出土的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和”的记载。在中国古时,人们把大笙称之为“竽”,把小笙称之为“和”。很多著述中都有笙的记载和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中就提到“鼓瑟吹笙”、“吹笙鼓簧”等。《史记》中也记载了“女娲之笙簧”、“赤松吹笙”等传说。在这些史料中,足以看到笙在当时已被广泛流传,更是一件高贵而不失典雅的吹奏乐器。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一书中记载:“竽者,无声之长也。故竽先,钟鼓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而在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中,笙同样也担任独奏、领奏和伴奏的角色,同时履行为所有乐器定音、定弦的义务。这说明,笙在民族管弦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在古代是一样的。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被人们分为八类,是按照各种乐器的制作材料不同而进行分类的,称为“八音”。这可算是中国音乐史上最早的科学分类法。所谓“八音”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乐器。其中匏是葫芦的意思,即笙、簧、竽、巢等乐器,这些乐器都是现在的笙。

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笙作这样的解释:竽:管,三十六簧也;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了一支竽,26管,簧是用铜片制成的。从出土的文物看,竽在当时的百戏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时期,又有了十三簧、十七簧、十九簧,并在民间广泛流传。隋唐时期,竽还存在,但在九部乐和十部乐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里均被采用。

在唐代,宫廷音乐以雅乐为主,中国的笙因具备独特而优美的音色得以在宫廷雅乐中担任主奏乐器,吹笙者也被称之为“笙师”。当时,唐王朝与海外的交流增强,于是笙也作为文化使者传到日本等国。现在日本仍然流行着中国唐朝时期的笙,其演奏技法,仍保持着唐时风格。当雅乐转向燕乐时期,雅乐的地位日趋低下。随之,笙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从此也逐渐走向衰落,进而笙被传入民间一改以往高贵典雅的姿态,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红白喜事中给唢呐伴奏,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此,笙的独奏和主奏地位告一段落。

到北宋初,四川地区出现了三十六簧的“凤笙”。其实,早在周代的时候就有了次乐器,只不过在宋朝被叫做“凤笙”罢了。宋以后,笙便完全代替了竽。在宋代的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无竽争。此后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音乐的发展,音乐品种的增多,以及其它乐器的出现和发展,使笙逐渐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笙的发展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焕发新的青春。随着笙演奏大师胡天泉、闫海登两位演奏的《凤凰展翅》、《晋调》等笙独奏曲目,也将笙重新推向了独奏舞台,重新倍受瞩目。从此,几代人为笙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精力。笙曲目的风格也随之更加多样化,给笙这一古老的传统乐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三 笙的改革简述及发展趋势

笙的演奏技巧日益成熟,乐曲日趋丰富,但也渐渐显露出其缺陷。笙与其他民族乐器相比,经过了漫长的华夏文化洗礼后,仍旧形制不统一,音位排列不统一,持笙的姿势不统一,记谱不统一,修理工具很难买到。这些都不为一般人所重视,但却是笙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推广,是否能够舒畅演奏的关键。

中国建国六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笙也处在不断改革创新和蓬勃发展中。如今,笙音乐不仅早已走出发展的低谷,而且新人辈出、硕果累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可喜局面。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笙也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众多乐器的长处,全面加以创新,力求在保持传统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适应现代乐队演奏的要求,使笙在新时期的音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改良后的笙已经在音域、音量、音色、形制和演奏艺术等方面日趋完善,改良笙的诞生以及有关笙的专业书籍的出版,对笙音乐的教学和推广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笙,以便更大范围的推广,甚至走向国际,向世人展示笙这一中国古老乐器的魅力,实现笙的崛起,实现笙的国际推广的设想,这已成了当今笙音乐改革发展的总趋势。

四 笙的传播及对西方簧乐器的影响

今年初,笔者有幸参加了南昌大学古老艺术团,并随团前往德国参加“世界古老音乐艺术节”。演出之余,随团参观了位于德国特罗辛根城市的口琴博物馆及几个大教堂。在口琴博物馆里,竟陈列着中国的笙,而且还有一张西方簧乐器发展衍变图,位于顶端的也是中国的笙。这也就是说,中国的笙是西方簧乐器的先驱甚至是祖先。既然是西方簧乐器的先驱,笙的发展和流传更不能落后于它们的发展。

有关中国的笙被传入欧洲的说法有很多,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1777年,法国传教士若瑟·玛利·阿米奥神父,将中国的笙寄到了巴黎。”此后,笙便在欧洲开始流传,并引起了欧洲一批簧乐器的兴起。欧美一些著名资料中也这样记载:“自从中国笙的‘自由簧’在18世纪后半叶被带进俄国之后,这一原来不为人们知晓的簧片,就快速传遍了欧洲。其生命力最强的是柏林人布什曼1821年发明的口琴和1822年发明的手风琴。”因此说管风琴、口琴、手风琴是沿用中国笙的发音原理发展而来的是毫不夸张的,也是无疑的事实。

五 笙的国际推广的可行性

中国的笙与西方簧乐器相比,虽没有管风琴雄伟磅礴的气势,没有管风琴宽广的音域,但也绝不逊色于西方簧乐器。可以说笙具备了西方各种簧乐器的大部分优点。笙的体积小,便于演奏,价格便宜,且经过改良的笙,音域已达三个八度之多。中国的笙也是和声乐器,笙担任着独奏、伴奏、合奏、重奏中的重要角色。笙可以吹也可以吸,演奏者通过改变口腔和舌头的状态、位置,加上手上的技巧,也可以制造出多种多样的音响效果,而且比口琴更丰富。笙在民族乐器中,体积算不上大,携带还算方便。而口琴无法与笙比拟的是,笙在乐队中的作用和地位。改良后的笙具备了越来越多的优点,这些都为笙的国际推广起着积极的影响。

笙在中国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不仅应用在地方戏曲伴奏的乐队中(如山东梆子、河南梆子以及南方的昆曲等),还应用在民间乐种中(如河北吹歌、山东吹打乐、西安鼓乐和江南丝竹等)。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笙是最理想的“溶合剂”,它可以与吹、拉、弹三组乐器结合得很好。在民间的吹打乐中更不能缺少笙,如果少了笙,简直无法使笛子、管子、唢呐等极其活跃的声部结合为一体。

笙的表现力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在近年来的民族管弦乐队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在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以及民族乐队移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都多次用笙演奏快速的上下行半音阶,担当了西洋管弦乐队中的管乐器,成功地表现了乐曲中风吼马嘶的战斗场面,这充分显示了改良笙的优越性能。

目前,国内笙音乐的传播非常少,这说明在笙音乐的流传方面还存在不足,但也告诉我们,笙普及推广的空间还很大,推广颇具潜力。从这一点来讲,笙的国际推广是有可行性论证的。

六 笙的国际推广条件及笙音乐的传播渠道

笙要国际推广首先要普及笙音乐和教育,笙的普及要具备生存土壤。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路途,为什么笙会从隋唐盛极一时发展到宋以后的没落,直到今天还没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呢?这是值得广大笙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普及、推广,关键在于能否赢得大众的喜爱,大众的喜爱便是笙事业的生存土壤。因此,笙的普及、推广要建立在大众文化之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喜爱,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

其次,还要求全国的笙演奏家们和笙音乐教育工作者们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笙的形制不统一,音位排列不统一,持笙的姿势不统一,记谱不统一仍是阻碍笙得以普及推广的一个重大缺陷。在国内乃至国际应该更多举行有关笙改革、发展的交流研讨会,团结所有笙艺术家们,解决这些问题,推进笙的发展统一和规范化,博采众乐器的优点,推进笙的推广。

再次,要重视大众视野,建立起大众畅通的欣赏渠道。人们很难在舞台演出、影视媒体、街头巷尾中见到笙的身影,面对这样的事实无法苛求大众欣赏水平,而要从笙的本身发展寻找原因:吸引大众,笙有独特的魅力,其和声丰富、音色柔美,能够演奏复调,能够带动欢快热烈的气氛,易于携带、不受环境场地的限制等,加上独奏的韵味、合奏的气势、伴奏的灵活便捷,更是其他乐器不能比拟的。它应该是非常适合大众文化需求的艺术载体。现今,能够推动笙事业的发展,实现国际推广,其关键就在于能否使笙融入大众音乐生活,找回笙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赋予笙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第四,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推动笙普及推广的一个重要环节。推动笙普及推广,教师首先应该是引导者。他们在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想认识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老师对普及推广的理解,直接关系学生的理解。教师还担任着宣传、推动笙事业发展的责任,其作用举足轻重。

七 结论

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文化的交流、碰撞和互融。文化的纵横向发展,推动着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可以说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的笙通过对外传播进入欧洲以后,与簧乐器发生接触、碰撞,促进了管风琴、口琴、手风琴的发展。在日本、韩国,至今仍存在并流传着中国的笙,这都是很好的例证。

中国的笙走过了辉煌的昨天,也经历了远离高雅的暗淡历程。反思笙发展的历史,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笙普及推广要适应社会,适应大众,要根植于大众文化的土壤中。在多元化的社会中,笙艺术家们应有敏锐的目光,捕捉大众对时代音乐的需求,引导大众音乐欣赏的审美品位,革新表演形式以成为大众喜爱并乐于接受的表演,让更多的人关注笙。努力创作大众喜爱的音乐作品,贴近百姓生活,紧跟时代的发展,在与大众的融合中,寻求笙事业的发展空间,让笙艺术焕然一新。

随着中国笙会在北京的成立,笙这件古老而又传统的乐器,已经向整个世界音乐界证明了它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赢得了世界的认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笙,不断地吸取新的要素,为它注入新的生命力,推动笙的发展,让笙艺术的发展再次腾飞,使它以新的姿态得到普及、推广,走向国际,实现几代笙事业工作者以及民族音乐家们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牛庆森:《略谈笙的历史、种类和沿革》,《剧作家》,2008年第2期。

[2] 张之良:《笙演奏实用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3]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张新平译:《衣袋里的钢琴》,《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作者简介:刘含柱,男,1969—,江西吉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单位:南昌大学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 推广 国际 试谈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