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其策略

2022-05-10 11:10:03 | 浏览次数:

Tactic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China

Zhao Yongshou

(陕西教育学院,西安 710061)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Xi"an 710061,China)

摘要: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它对旅游者的休闲生活和身体健康具有特殊价值。体育旅游业在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期能为我国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sports tourism takes sports and the traveling overlapping fusion.To the health of consumers, it has a special value. Sports tourism can promote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utting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 and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related function department"s decision, It will supply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rogress of sports tourism in china.

关键词:体育旅游 我国 发展现状 发展策略

Key words: sports tourism;China;developm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tactic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268-02

0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外出旅游已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游览,休闲放松为主的旅游方式。近年来,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的体育旅游已成为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旅游项目。

1 体育旅游的概述

1.1 体育旅游及其内涵广义上的体育旅游是指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的旅游,即旅游者在旅游中活动中所进行的集休闲娱乐、身体锻炼、运动竞赛、医疗康复、体育文化活动及其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从狭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指为了满足旅游者的体育需求,借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达到促进并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一种社会活动。就其社会本质而言,体育旅游是归属于社会经济与社会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体育迈向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体现。体育旅游是以一定的体育资源和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为表现形式,为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它能使人与自然、社会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体育旅游的本质内涵所在[2]。

1.2 体育旅游的分类按照体育旅游者的客观需求,体育旅游可分为观战类、健身类和尝试涉险类3种。①观战类:指旅游者为重要的体育赛事所吸引,大批的观众前往异地观战,并由此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的旅游形式。如世界杯、奥运会等。②健身类:指旅游者直接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身心达到健康状态的同时,又能起到旅游休闲放松目的一类旅游活动。如赛龙舟、爬山、滑雪等。③尝试涉险类:指旅游者亲身参与并考验其体能、意志力与探险精神的一类体育旅游活动。如蹦极、漂流、攀岩、野外生存等。

1.3 体育旅游的特点

1.3.1 健身性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得到身心娱乐,回归自然,增进其身体健康。因此,以身体运动为主基调的体育旅游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娱乐旅游方式,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1.3.2 自我挑战性与普通的旅游相比,体育旅游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活动一般都带有体验成功、挑战自我、探索未知的情感体验。如穿越沙漠、草原、森林、雪地,体验黄河漂流、悬崖蹦极、定向越野等。它们都会对体验者产生前所未有的心理和生理冲击,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1.3.3 参与性参与性是指体育旅游需要通过旅游者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其获得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的自我情感体验过程。如2001年宁夏举办的“激情申奥、健身自我万人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活动。所以参与性是情感体验的基础和前提。

1.3.4 民族区域性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不同民族都创造出了适应本地区的,符合本民族特性的传统体育项目。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旅游中的价值,让旅游者充分体验和享受民族体育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促进民族地区间的文化互动与交融。

2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旅游起步较晚。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选择和参与已不再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而开始选择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加强身体锻炼的体育旅游产品,如登山、游泳、滑雪、观看大型比赛等。应对我国体育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国家旅游局将2001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体育健身游”,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项目来吸引和满足各种类型的消费群体[3]。可见,体育旅游消费观念在我国已深入人心,并且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市场发展潜力。从自然与人文环境两方面来看,我国具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这些将成为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业良好的外部条件。比如东北各省份开发出的多个天然滑雪场及国家级森林公园,都成为了我国冬季体育旅游的滑雪与游览胜地;风光宜人的海滨城市,如三亚、大连、青岛、厦门、秦皇岛等地,都是体育旅游开展游泳、潜水、日光浴等项目的理想场所;此外,内陆众多的江河、湖泊及水库也可开发成为漂流、划船等体育旅游的娱乐活动项目;我国各地的诸多名山大川也为登山、攀岩等项活动的开展造就了天然条件。这些都形成了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体育旅游业务正以不同的形式相继开展起来。部分省市区还把发展体育旅游作为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浙江、安徽等省把体育旅游作为当地旅游项目开发的重点;甘肃省举办了“丝绸之路汽车拉力赛”,用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升温;无锡市还在太湖旅游风景区兴建了山地自行车赛场,增加新的体育旅游项目并形成特色,以确保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体育旅游也给所在地区带来了现时的社会及经济效益[4]。可以看到,体育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

3.1消费方式的转变近年,我国群众消费水平逐年攀升,体育消费支出已成为可能,文化娱乐消费水平快速提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参加2.31个体育项目。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方式在过去的5年内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调查,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中实物消费占60%,劳务消费占40%(较发达地区),劳务消费的比率较5年前大大提高[5]。这说明消费者外出体育锻炼、体育休闲、旅游的次数增加。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将不断增加用于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体育旅游也将成为人们消费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重要选择。

3.2 体育旅游需求旺盛前景广阔伴随人们生活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体育旅游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将最终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游开始选择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的体育旅游项目,如登山、游泳、滑雪、观看大型比赛等。体育旅游的消费观念已深入人心。鉴于此,国家旅游局将2001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体育健身游”,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项目满足不同类型消费群体的需求。如黑龙江充分利用冰雪资源开展出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项目,2006年冬季全省共接待游客560万人次,2007年春节期间,7天内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亿元以上[6]。国家假日办公布,2007年春节最后一天,吉林北大湖国际滑雪场的旅游接待量达到4万人,同比增长20%;哈尔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2万人,同比增长18%[7]。可见,体育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

4我国体育旅游的开发发展策略

4.1 制定并完善体育旅游法律、法规政府职能部门应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出符合当地的体育旅游法律法规。通过实施这些法规,起到规范体育旅游市场秩序,端正体育旅游企业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体育旅游的人文环境。体育旅游具有参与度高、专业性强等特点。在项目的经营管理中,要注重强化专业人才的培训,建立经营者与导游的资格审查制度;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对体育旅游设备做到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游客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4.2 加强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体育旅游可持续性发展体育旅游要走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体育旅游的建设和发展中,加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保护旅游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实现与其他旅游形式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相互间的利益共享,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以保护生态及风景名胜资源环境为前提。对于建设项目要合理开发、科学地规划实施,始终把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建立在生态及人文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之上,使体育旅游产业效益与生态、人文发展相互协调,体现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融[8]。

4.3突出地方特色,打造自主品牌突出地方特色是体育旅游吸引游客的关键。所以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地方,体现出本地区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特色,开发出具有社区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来。在旅游线路、活动形式、景点设置上都要因地制宜,不能背离社区自身的人文和自然资源特征。充分利用本地区特有条件创造性地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自主品牌。

4.4 加大宣传与促销,努力拓展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运用影视、广告、互联网等多种宣传促销手段,加大对体育旅游的宣传推广,增强体育旅游宣传促销实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要积极组织各旅游单位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及各种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交流与合作。体育旅游的发展要以国际体育旅游为先导、国内体育旅游为基础的发展方向,大力拓展体育旅游客源市场[9]。体育旅游经营实体和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宣传,强化人们的健康锻炼意识,让体育健身成为每个人的自发行为;加强体育旅游的活动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旅游。地方政府要支持新闻媒体对体育旅游活动的跟踪报道,增强对体育旅游的社会认知度。

4.5 强化管理,努力提升体育旅游服务水平促进体育旅游制度及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形成完备的体育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体育旅游产业服务质量的规范化管理,树立“质量第一”的服务理念,拓宽体育旅游服务领域,提升体育旅游的综合服务水平。保障体育旅游安全制度的实施过程,确保每一位体育旅游者的人身安全。排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杜绝体育旅游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体育旅游各类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体系,确保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体育旅游工作团队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关键,也是体育旅游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霄.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4):47-48.

[2]苏肖晴.关于中国发展体育旅游的几个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2):18-21.

[3]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2):264-266.

[4]张自明,孙民治.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1):32-33.

[5]陈宝珠.我国体育旅游开发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0(1):30-32.

[6]于素梅.小康社会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科学,2008,27(5):23-35.

[7]刘毅,施抗美,李大立.吉林省冰雪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08,(4):87-89.

[8]李荣芝,虞重.体育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46-51.

[9]付业勤,闻扬.国内体育旅游研究进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8(6):103-108.

推荐访问: 发展现状 策略 我国 体育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