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1-10-09 23:55:53 | 浏览次数: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 录 引言 2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概述 2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2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3 (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3 (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的响应 4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4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4 (二)旅游者环保意识差 4 (三)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5 (四)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资源的破坏 5 四、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 (一)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5 (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 6 (三)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 6 (四)加强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 6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提高公众素质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 要:虽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但是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间题诸如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却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论文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问题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活动越来越频繁,大大地促进了旅游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各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前进。但从20世纪下半期起,因旅游业的发展给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及人类自身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日渐显露出来,“旅游破坏环境”的现象随处可见,人们往往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目前这已引起了有关国家和有识之士的重视。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概述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成绩斐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蕴藏着广阔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潜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旅游业在飞速发展的进程中,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比如,由于开发不当造成旅游资源特色的丧失;
旅游景区环境污染严重;
旅游对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等。

这样的旅游发展模式必将导致旅游业走向萎缩,为了扭转这种颓势,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都开始对目前的旅游现状进行深思,希望找到一条可以让旅游业与社会、环健康协调发展的途径,使得旅游可以为人类提供更为持久的福利,后来一些学者和专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旅游业,从而揭开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序幕。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从可持续发展概念引申出来的旅游业发展原则。所谓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资源持续性基础上,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或接待区域的需要。它强调旅游业的发展要保证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实现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方式,更是旅游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责任。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1990年的Globe大会上,与会代表第一次比较完整的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2)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5)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该以实现旅游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为目的,使得旅游业在保护旅游目的地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所处的阶段,目前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表述如下:(1)改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旅游对环境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产业,需要科学规划的去发展。(2)保护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增强旅游资源的生存能力,减缓不可再生资源的衰竭速度,把人们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限度控制在可再生的范围之内。坚决摒弃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非持续发展模式。(3)大力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满足旅游地居民对就业、粮食、能源住房飞用水等方面的基本需要,防止当地居民因贫困而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的悲剧发生。(4)优化旅游业的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以“人定胜天”的主人姿态,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过了近300年的历史,但令人类始料不及的是,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但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土地沙漠化、海洋污染、物种灭绝等等,它们激化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就使得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旅游的发展来说,巨大的环境问题是对旅游业深入持久发展的严峻挑战,严重的环境危机已经使得旅游环境容量在逐渐变小,旅游如果不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换句话说,由于环境危机的逐渐加重,使得发展旅游的空间也在逐渐变小,如果不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资源退化或消失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由于旅游研究、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的水平较低,再加之旅游与环境保护法规建设的滞后以及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欠缺等,一方面使得许多旅游开发变成了变相的环境破坏,例如,饭店等旅游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水和固体垃圾所造成的水资源污染;
过多地在旅游地使用现代交通工具所产生的空气污染;
旅游交通、旅游活动、旅游设施的集中所造成的噪音污染;
不恰当的旅游规划布局、风格设置不当的建筑物、对一些名胜古迹的随意修葺等所导致的视觉污染等,另一方面游客的乱写乱刻、乱踩乱踏、乱丢垃圾等肆意行为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同时也是对旅游资源本身的一种破坏。需要指出的是,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还会进一步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心理等多个层面。所以,如果我国旅游发展不采取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因旅游的负面影响将使得旅游业的发展举步为艰。

(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的响应 自瑞典斯德哥尔摩会议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理论体系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并成为了世界各国众所追求的一种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与这种形势相呼应,旅游可持续发展也逐渐受到了广泛注意,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1996年世界旅游组织与世界旅游理事会等又联合制定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议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尝试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原则等应用到旅游发展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衡量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我国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下,也作出了相应的选择,1997年底由国家科委、国家旅游局等联合召开了中国可持续旅游学术研讨会,呼吁重视旅游环境保护,在我国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流动人口增加。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交通、商店、公共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应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工作造成了不便,造成了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旅游者环保意识差 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
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
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而几乎所有的旅游资源一旦被破坏掉想要真正的恢复,那基本上是不怎么可能的。

(三)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交叉混编的情况,这使得上层管理者处境尴尬。一方面,作为公司领导,他们要对企业负责,争取尽可能盈利;
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专职机关的行政领导,他们又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愿做有损景区资源的事,严格地说,他们是在良心的制约下做工作。没有完善的法规制约下的企业化经营,很容易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推向难以承受的风险之中。

绝大多数的风景区在五一、国庆等旅游高峰期,均不同程度地“超负荷”工作。景区游人接肩比踵,空气污浊,旅游质量大受影响。我国古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持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还有许多奇山异洞、秀水珍木,也因过多地被人类光顾而面目“狰狞”。我国的世界古城平遥,不是也因为企业和政府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无视古城的维护,互相推脱,最后终于导致部分发生围墙倒塌。

(四)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资源的破坏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被砍伐1/2,致使云南的大象、老虎不是向缅甸逃跑,就是蹿出自然保护区,毁坏庄稼、伤害人畜。坐落在湖南、湖北交界处的著名四大湖泊,目前仅剩下长湖和洪湖。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市,到2008年只剩下50.29万亩;
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国内外房地产、旅游开发商加速挤占洪湖水面。还有一些地区,为了追求近期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业,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旅游发展观念,而不是一种旅游产品或者旅游利基市场。可持续发展应是一种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法,是一种在相关人群、政府、旅游者和投资商之间优化利益分配的发展方式。如果要使环境和人类免受旅游负面作用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观念必须渗透到整个旅游系统当中去。

可持续开发理念的正确树立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应通过信息、宣传、教育和一般性劝导等手段,引导和鼓励旅游区开发经营者改变不正确的开发观念,制止掠夺性开发行为,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开发理念。

(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城市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1)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由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装置的措施。位于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关闭。

(2)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
空间上,城市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

(3)市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出钱治理”的原则,并立出相应的法规条例,将现在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

(4)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

(三)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 应尽快改变旅游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状,取消旅游企业与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与政府官员应各司其职。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我国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针对个别时期,个别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门应注意适当限制售票量;
同时,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

(四)加强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式,我们应防止生态旅游演化为大众旅游。所有的生态旅游项目都应进行合理的规划,例如选址、各类污染控制办法、废物的管理办法等等,都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结合旅游者开发目的和环境特征,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中需要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特性及分布,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大小,旅游区生物多样性程度和保护条件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等。同时任何规划都要有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评价确定项目是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抑制的恶劣后果,进一步确定开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总之,生态旅游要遵循生态和环保规律,从政策法规、开发规划以及生态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提高公众素质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从设想到实施,需要有既懂旅游又懂可持续观念的规划设计者和开发商,需要既懂经济运行规律又真正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商,需要懂得可持续观念的旅游管理者,同时也还需要有既热爱环境又懂得保护环境的有责任感的导游与游客,可以说整个环节无一可以或缺,所以,既要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公众的包括可持续意识在内的科学文化素质,以此来保障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必须进一步强化与健全教育体系,以青少年为重点,帮助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深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良好的旅游消费行为,切实改变旅游消费行为中的不良现象;
同时还要加强公众环境意识教育,积极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臭氧日、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植树节、爱鸟周、旅游节以及其它一切有效形式动员和组织广大公众参与到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环境建设的实践中来。在现实国情下,要特别注重加强对政府和旅游企业领导者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使他们能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旅游决策与开发管理。因为具有决策权的各级领导者,他们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引导者,他们是否具备可持续意识在决策的制定和施行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结论 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工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无论从生态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我们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为促进环境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更主要的是要在开发的过程当中掌握好度,对一些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则应以保护为主,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科学地开发、利用;
对于一般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可造成建设性环境破坏。

参考文献 [1]李慧,李薇薇.从生态旅游中看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2004(08) [2]唐建军.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术交流.2004(02) [3]朱晓华.论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与生态旅游的实施[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03) [4]何佳梅,许峰,田红.论选择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意义[J].经济地理.2001(03) [5]曾珍香,傅惠敏,王云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03) [6]赵翔翔.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2) [7]赵承华.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8(04) [8]叶红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9]程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天府新论.2007(S1) [10]高嘉.旅游可持续发展浅析[J].现代商业.2007(27) [11]刘丽.基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J].科学之友(B版).2007(10) [12]徐少阳.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J].理论界.2007(11)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Abstract: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ut it faces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restric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so a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main problem that face, and aimed at these questions to propose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

推荐访问: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