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为文化产业注入新鲜活力

2022-05-08 18:35:04 | 浏览次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人们越发感到,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竞争。6月21~30日,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32名委员在浙江展开了为期10天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视察活动。之所以选择浙江,缘于它是我国仅有的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之一。一路行来,委员们深刻感受到文化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密不可分,也实际体会到中共十六大做出发展文化产业决策的深远意义。

产业之路为文化找到出口

文化产业是个新兴产业,其概念的提出不足十年光景。直到2003年国家统计局牵头成立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于今年下发《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文件,原来一直混淆不清的文化产业内涵才最终明确。据悉,我国文化产业的分布结构大体如下:一是核心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三大门类,属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二是改革开放后新兴的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等“外围层”文化产业,其从业人员已超出传统文化产业近1倍,创造的价值已接近传统文化产业;三是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相关层”文化产业,其发展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据了一半。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堪称可怜。据文化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美国的文化娱乐业年收入4000亿美元,占GDP的五分之一,为美国第二大产业。日本2001年度文化产业总值约100万亿日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成为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而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0%;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

随团视察的文化部官员指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就业人数偏低,市场机制不完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视察团副团长中有著名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叶朗,他是国内最早提出文化产业的学者之一。从一个著述丰厚的学人变身为文化产业的积极鼓吹者,叶朗先生有着长期和深刻的思考。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是公认的未来最具爆发力的朝阳产业,是各国都在不惜血本争夺的市场。目前,在世界最发达国家的GDP中,80%以上来源于服务业,其中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及相关的服务业扮演了主要角色。另一组数字是,全世界的文化产品中,欧美在世界上占有量达到86%以上,而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的占有量却只有百分之几。叶朗说,文化方面发展的极大不平衡和它的经济发展强势有很大关系,文化产业的发达并不表示西方文化本身就很强大,而是他们把文化“产业化”,是立足于经济之上。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潜力巨大。据悉,近两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包括娱乐、教育、文化消费)将增长到7000亿元以上。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在市场引起国际文化产业巨头的关注,他们把进人中国市场作为其重要战略目标,加紧推销其文化产品。叶朗指出,为防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出现美国文化(美国的价值观、审美观)一统天下的局面,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具有必要性,而发展文化产业乃是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叶朗并不主张对一切文化产业化,他发起过对于昆曲的保护,并提出“对经典的扶持就是要保持经典的品位。这不应该靠市场,而要靠国家。”但在文化具有越来越大经济价值的今天,文化单位亟待形成“造血机制”。“只有在发展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方面采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途径,才能加大传播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才能在国际文化产业中占有和我们泱泱大国相称的地位。”他说。

文化产业成为民企最后晚餐

随着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民营资本逐渐成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不可缺少的力量。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委员们更是看到了民间资本在文化产业各个门类都有所突破。国内第一家民营企业控股国有电影院,第一家民营影视拍摄基地,第一家国有出版集团引进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民资所到之地,带去的不仅是资金,更对当前文化体制中积习已久的弊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时至今日,还有些人对文化进入市场存在种种顾虑。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只讲文化事业,不讲文化产业。而现在我们所讲的文化建设,既包括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又包括经营性的文化产业。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人们的文化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政府财力有限,如果完全依靠国家财政办文化,不可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研究员徐一鸣指出,只有在全面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真正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

在视察团走过的5个城市中,不仅有争奇斗妍的杭州动画世界、宁波的百里文化长廊,还有气势恢宏的横店影视基地、投资10亿的台州市体育中心。这些成果的取得受益于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投资机制的构建,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譬如,耗费近亿的宁波游泳健身中心以公开招标形式,将经营管理权委托给美国西格集团,每年以100万元为基数、年递增15%上缴管理费;原来政府每年需补贴上百万,现在则可坐收百万以上。

于是,老百姓看到丁停演近20年的地方剧台州乱弹;听到了企业无偿赞助举办的“利时之约”百场音乐会;作为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海岛居民也由于民间职业剧团的出现不时感受文化的魅力。于是,政府可以从原来大包大揽办文化的困境中抽身出来,集中财力对属于公益性文化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加大投入。据介绍,浙江博物馆2004年元旦起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率先向社会公众常年免费开放,当年参观人数就达到105万人次,而此前的两年观众人数总和才20万人次。

有资料显示,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纵观我国文化市场,至今还没有形成大型的、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企业。目前形成的文化产业集团都是受到行政保护的,以垄断性资源为投资资本,是区域化、部门化的集团,资金、人才和市场的运作水平都比较低。在今后的国际化竞争中,我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有专家指出,从历史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讨的起步与欧洲、日本、韩国相比并不晚。欧洲、日本和韩国90年代中期先后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其后,韩国也提出,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是最适合韩国的产业;政府制定了切

实可行的政策,将文化产业培育成21世纪在韩国经济中起先导作用的国家基干产业。

先知先觉的浙江民企非常看好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广厦集团董事局主席楼忠福感慨“做什么都比不上做文化”,“文化产业是我们最后的晚餐!”其下属的浙江广厦文化传媒集团斥资十多亿元与浙江广电集团等签订经营性资产重组合作意向书,将联合发展影视业、印刷业、演艺业。然而,由于受限于我们长期把许多文化的经营部门当作事业单位来看待,既没有采取合理的市场化战略,也没有引进竞争机制,一些文化领域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些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依然存在着吃大锅饭的思想。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渠道并不畅通。

此外,人才的严重匮乏也是阻碍文化产业集团化发展的瓶颈。视察团副团长、全国政协常委甘子钊指出,只有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建立一支有文化、懂经济、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才能迎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同时,委员们欣喜地看到,杭州市安排了专项经费,建立文化人才库,建设人才公寓,对引进高层次特殊人才给予特殊政策,使杭州不仅成为创业者的天堂,更成为文化人的天堂。

政府嬗变:从管脚下到管天下

从去年开始,杭州在全国率先推行“公益文化产品政府采购制”,学生只要花上几元钱就可以听上高品位的音乐会,市民不花钱就能在自家门口欣赏上滑稽戏。喊了多年政府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小文化”向“大文化”、“管脚下”向“管天下”的转变,正在浙江省一步步变成现实。

发展文化产业归根结底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大障碍,是文化管理体制的不顺。比如,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文化、广电、体育、工商、计划等部门都是“婆婆”,又都职责不尽清楚,造成政策不一,管理多头。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浙江省全面推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先行一步的杭州市是目前全国惟一一个将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三局合并的副省级城市。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并组建而成的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今年1月刚刚成立,其下属的行政执法总队也统一了原来各自为政的3个执法机构的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原副部长艾青春认为,政府还要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事业,尝试“公益文化社会办”的路子。宁波市对于公益性的群文团队出台了“群众点团点剧目,政府服务采购,群众享受”的“万场电影千场戏”运作模式。业内人士评价说,“以前的公益性演出活动,全由政府拨款,花的钱不少,可总也突破不了‘经费紧张、事业难办、水平难上’的困境。现在政府采购公益性文化项目,可实现群众、文化团体、企业‘三赢’局面。”湖州市将排定的全年文化活动项目通过媒体公示向企业推介,在首次公益性文化项目签约仪式上,万场电影下农村、中外经典声乐作品音乐会等12个文化项目分别由8家企业签下。温州市推出的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等52个公益文化项目,在当地企业中反响强烈,有的企业还特意提前上门来“预订”。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元方指出,文化产业像其他产业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凭市场调节,必须有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引导。政府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积极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在宁波市的视察中,委员们看到,他们不仅编制了《宁波市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宁波市旅游发展规划》,还着手编制《宁波市域大型文化场馆统一布局专项规划》、《宁波市竞技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如此详尽的文化产业建设指导,避免了时常出现的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弊端。

文化产业现已成为社会各个方面关注的热点,许多地方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专家提醒,如果缺乏具有各自城市鲜明特征的产业定位,往往会引起区域性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不利于国内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和应对国外文化企业的激烈竞争。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张洽指出,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准和地区文化资源的差异,制订不同的文化产业规划,还应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因素,制订中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并在制订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工作安排。

视察团成员还提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譬如,杭州市建立了3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资助、贴息等方式对文化产业单位和项目加以扶持。在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滨江区财政对在中央台播出的二维动画片给予每分钟1000元奖励,该区很快涌现出几十家民营动漫游戏企业。视察团建议尽快建立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发展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文化产业项目,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

推荐访问: 民企 文化产业 注入 活力 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