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硕:为历史人物注入生命灵魂

2022-03-09 10:02:04 | 浏览次数:

zoޛ)jivNNm4~UvN}ii5}}饨ky体会其中奥妙,我是从写生进入创作的,在创作中学习传统。”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画家的地方。偶尔他会停下脚步对着一棵树写生,而每次下生活写生,一次用去两三本速写本是平常之事,可见其勤。画院里至今每周一次的人体写生,对他驾驭人物画造型,起到必要的支持作用。

他对创作的态度是十分严肃的,创作一幅新作前的苦思冥想,从构图、造型、场景、预期效果等,都要进行写生实践,反复推敲之后才下笔。他的悟性直接来源于对历代绘画大师吴道子、梁楷、陈老莲等作品的仔细反复阅读。“陈老莲在艺术风格上,上接大唐严谨华贵之风,又开启明代抒写胸臆的一代风气。还有,任伯年的技法丰富多样,色彩丰富……”。

和韩硕交谈,你会感到他是一个随性之人,他不善言辞却坦荡真诚,那种坚定其实来源于长期人物画创作前对历史人物的阅读,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领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能从他的一组现代文化艺术大师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沈钧儒、蔡元培、潘天寿、林风眠等肖像创作里,通过笔墨氤氲与略带夸张变形的整合视象显“真”之中,感受到深邃历史人物被注入了生命灵魂。韩硕近日又精心创作了伟人邓小平、陈毅和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肖像,作为建党九十周年庆典的献礼。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视角还涉足反映现代都市人群生活的鲜活场景,从艺术专业的层面上走进了当代:在《丽人行》中,那夸张的造型带来强力的现代感,圆圆的脸修长结实的身材,时尚的裙子,牛仔裤、鸭舌帽、凉鞋、背包等凸显强烈的信息,显出都市丽人的活力。在《绿提琴》中,作者用夸张简洁的造型,生辣的笔法,描绘出两女一男三位青年演奏组合,男生微阖双眼,与两个正襟侧坐的女小提琴手,开弓拉出“优美”弧线,合奏出一曲都市奏鸣曲。作者诗意般地给大、小提琴施以绿色,富于生命力的暗喻。同时让读者感到,音乐是流动之画,画是凝固之音乐的美妙。

采访韩硕先生不易,即使已经是熟人,因为他的低调,而且说话比较慢,说到一半有时就停下,所以采访了两次。对当今一些感兴趣的问题,韩硕也作了简短的回答:

袁:上海好像只有两位是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委员,是具体开展什么工作,还是作为一项荣誉职务?

韩:是否只有两位,我也不太清楚。艺委会有一些工作要做,比如评审作品……(沉默下去)

袁:近代人物画大师级画家中,海派像程十发这样的人物,绝无仅有。有人说他是海派最后一位大师,请谈一谈程十发的艺术特色。

韩:程十发是海派最后一位大师,这句话可能有其他意思在里面,或许是一种期盼,其实总有人会冒出来的,程十发的艺术让我很佩服,你看他画得多么率真、自由啊!

袁:十一届全国美展“工笔功夫画”满天下,作为一个传统艺术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你对当今“中国画写意精神缺失”现象怎么看?

韩:当今“中国画写意精神缺失”和“工笔功夫画”满天下,我认为是一个问题。工笔可能相对容易把握,青年画家往往死扣表现细部,看似逼真,其实缺少生命力,我个人并不赞成这种“花死功夫”的画法:要有笔墨功夫而不是死功夫,中国画强调一个意字,工笔画也要有写意精神。

袁:我看你创作之前要准备许多草稿速写,这是由人物画特点决定的。观众有兴趣了解你是在什么时候、如何从连环画转到中国画创作上去的?

韩:现在上海中国画院还有写生项目,很好,我至今每周还在画人体写生,写生即练形又练笔。我画连环画的同时也在画单幅的中国画创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家都在画连环画,后来连环画的社会需求减弱了,就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所以转型问题不是很突出。

袁:有一句话“上海关心的是一张好画,北京关心的是一张有意义的画”,你的画好像两个方面都包含了,以后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韩:嗯……我好像更关心是一张好画。

袁:如何摆正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韩:在与画廊的合作方面,不是去迎合市场,而是要画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们这一代人与上一辈比是幸运的,物质上已得到改善,更加可以静下心来……要创新。我在艺术上坚持三点要求:一是要保持民族特色,二是要有自己面貌,三是要有时代性,我认为这样中国画艺术才站得住脚。

袁:在你的艺术道路上遇到过什么挫折?

韩:遇到的挫折实在太多了……

推荐访问: 历史人物 注入 灵魂 生命 韩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