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合肥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探析

2022-05-06 18:40:03 | 浏览次数:

摘 要:针对合肥市养殖业发展现状,重点从养殖业生产、经营、载体、科技、动物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10个方面,提出加快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及对策措施,推动养殖业经营主体、发展载体、生态循环、经营机制、功能拓展等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养殖业强市建设进程,促进合肥市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合肥市;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中图分类号 S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14-05

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养殖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城乡资源、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诸多刚性约束,尤其是区划调整之后,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环抱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围绕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发展战略,养殖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养殖业转型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合肥养殖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1 加速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在合肥市“工业立市”、“县域突破”、“统筹城乡”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举措的强力带动下,全市养殖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初步实现了传统养殖业向基本现代养殖业转变,其保障城市养殖产品供给和消费安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

1.1 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2012年,全市畜牧水产一产产值186亿元,比2011年增加6%,占农业总产值近半壁江山。生猪存栏量138.07万头、出栏量283.07万头,分别比2011年增长2.8和5.2个百分点;出栏家禽1.54亿只,禽蛋产量19.28万t,分别比2011年增长6和6.6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47.21万t,牛奶产量11.17万t,水产品产量21.57万t,分别比2011年增长5.5、6.7和6.3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家禽出栏量和奶牛存栏量保持全省第一。

1.2 养殖业结构不断优化 大力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发展”等工程建设,建设了一大批“百头奶牛、万头生猪、千亩龙虾、千万只家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着力推进环巢湖生态渔业发展,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养殖基地快速扩张。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突破1.1万个,规模养殖比重达76%以上。乳业、生猪、家禽、龙虾、饲料、渔网渔具6大加工体系加速形成,前五大产业加工能力分别达40万t、400万头、2.5亿只、2万t和200万t,加工产值超过300亿元,渔业出口创汇达2.5亿美元,多年位居全省农业首位。龙虾经济产值突破20亿元,合肥市荣获全国唯一“中国淡水龙虾之都”殊荣。全市养殖业综合加工能力、畜牧水产业集群集聚度、辐射带动力、综合发展能力均稳居全省首位。

1.3 养殖业区域化布局日趋完善 区域化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肥东县以生猪、奶牛、商品鱼为主,肥西县以家禽、生猪、黄鳝泥鳅养殖为主,长丰县以奶牛、生猪、家禽、龙虾养殖为主,庐江县以生猪、蛋鸭、河蟹等水产养殖为主,巢湖市以生猪、湖羊、麻鸭养殖为主,城区以休闲观赏渔业为主的功能化定位、规模化养殖、生态化循环的养殖业集群集聚发展新格局。

1.4 养殖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 龙头企业集群不断壮大,中国最大的养殖企业温氏集团、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伊利集团、国内知名的肉品加工企业雨润集团、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以及业内最早上市的上海大江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合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至213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达35家;养殖业合作社发展到623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农户”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产业化经营活力不断释放。

1.5 养殖业科技支撑能力日益增强 全市拥有养殖业科技人员达5 000余人,中级以上职称突破200人。牵头组建了安徽省“115”水产业创新团队,不断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取得了良种培育、生态健康养殖、疫病防控、产品加工等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其中《淮猪新品系选育技术及产业开发》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牛羊胚胎工程产业技术研究》、《克氏螯虾(龙虾)苗种繁育与大面积推广》等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科技型养殖企业加速发展,其中长风公司、安泰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森科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淮猪遗传资源保护场,富煌三珍食品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6 养殖业功能延展取得新突破 肥西老母鸡家园、肥东2814垂钓休闲渔场、大圩渔家乐、环湖生态渔业等休闲观光养殖业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先后成功地举办了长临钓鱼节、中国合肥龙虾节等一系列会展和节庆,中国合肥龙虾节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合肥对外的重要窗口和名片之一。合肥养殖业正在由过去提供单一性物质消费产品,向提供消费物质产品与满足市民追求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等精神产品并重的多元化消费需求转变,其促进城乡互动的文化内涵日渐增强,经济、生活、生态、服务等多元化功能已初现倪端。

1.7 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制定实施养殖业地方标准29个,全市部级标准化及健康示范场总数达30家,无公害畜水产品140个,在农业部产地畜水产品例行监测中,合肥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在全国开创了动物防疫和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一体化管理、全程质量控制的先河,在全国率先解决了“注水肉”上市问题,实行牛羊肉报验以来,没收并无害化处理的含水量超标牛肉超过40万kg。建成了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养殖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有力地提升了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8 养殖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国、全省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在全市建成了集“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三位一体的动物防疫新体制和“市县有局、区域有所、乡镇(街道)有室、村级有员”的动物防疫新体系,建立了“市指导、县负责、乡(街道)为主、村落实、户联防”的动物防疫工作新机制,形成了“政府管面、部门抓线、场户抓点、群众监督、专家把关、群防群治、依法防控”的动物防疫工作新格局。在中部省会城市率先启动并顺利推进了无规定动物疫病防治省级示范区建设,在全省率先推动动物防疫监督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全市建立起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制。建立了“政府组织、畜牧主管、部门负责、分关把守、市县联动、联合执法”的监管工作新体制和“局、所、队、场”四级监管新体系,形成了“政府管理,部门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源头治理,全程控制,产销联防,溯源管理”的监管工作格局。实现了连续10a全市安全无疫和连续8a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防控目标,动物卫生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

2 推动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外因素

随着近年来合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养殖业经济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制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2.1 外在发展环境推动

2.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合肥区划调整之后,生态环境建设对养殖业发展的刚性约束更加明显,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任务,对养殖业的加速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加大养殖业污染面源防控、促进养殖业废弃物生态化和能源化综合利用力度,走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安全健康、保护环境的养殖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合肥养殖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2.1.2 消费市场需求 合肥作为全省重要的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基地和最大、最密集的畜禽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具有消费的群体规模大、结构层次多、需求多元化和安全化要求高等特点,既为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养殖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提供了发展空间,也对发展高效安全优质的养殖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2.1.3 城乡统筹带动 全市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口转移和扩大就业,加速了工业成果和城市文明向“三农”辐射,全市初步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加速了城乡资源配置和流动,带动和装备了全市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优化配置,为加快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蓄了能量。

2.1.4 政策扶持增力 市政府连续5a出台《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与市级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服务业构建了养殖业发展政策共享平台,奖补项目达180余项,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县两级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了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同步发力”的新格局,支持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效应日益凸显。

2.1.5 宏观经济压力 在宏观经环境影响下,养殖业经济发展受关联行业和饲料、燃油等相关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的不确定压力加大,加之受粗放利用资源等传统生产方式叠加影响,迫切需要养殖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2.2 内在矛盾的促使与驱动

2.2.1 “菜篮子”保障责任大与安全优质养殖产品生产能力小的矛盾 畜禽水产品作为“菜篮子”重要的基本供给产品,保障有效供给责任重大。随着自然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以及动物疫病越来越呈现出多种类、多频发特点,加之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致使安全优质养殖产品生产能力相对薄弱,滞后于多元化和安全化消费需求增长。

2.2.2 养殖业产业经营组织增效期望高与比较效益低的矛盾 养殖业生产在逐步由小生产向规模化大生产转变渐进过程中,进入了高成本、高投入的“双高”阶段,同时受当前“老人农业”、“空心村”、生态环境等影响,也进入了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趋紧的“双紧”阶段,农资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设施投入加大,养殖业生产经营组织,尤其是养殖农户对增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实际获利空间却越来越窄。

2.2.3 全产业链经营要求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的矛盾 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全程产业链生产经营体系是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合肥养殖业整体经营情况而言,尽管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企业,但龙头企业、养殖业农民合作社总量仍然偏低,联接养殖大户、农户的紧密型利益机制尚不健全,带动能力不强,粗放和分散的小规模养殖仍然占相当比重,养殖产品精细加工和深度开发程度不高,品牌总量偏少和知名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链较短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亟待通过加快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要素和功能等转型升级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2.2.4 优质安全要求与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的矛盾 全市养殖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了疫病防控和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较大压力。动物疫病种类多、病源复杂,流行范围广,尤其是口蹄疫、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病源变异机率加大,整体防控任务加重,加之在应对动物疫病防控中不可避免地使用防控药剂,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也随之加大。

2.2.5 科技兴业需求强与支撑能力弱的矛盾 全市养殖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以及农技推广队伍和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其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高附加值畜禽水产品研发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养殖业转型提升的瓶颈之一。

3 实现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

牢固树立“大产业”理念,不断破除“就养言养”的发展路径定势,始终将推进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养殖业产业体系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以谋划和推进。充分利用多年来持续推进而积淀的养殖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围绕全面转型升级和生产、生活、生态、生物功能定位,以规模化、园区化、专业化、设施化为方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养殖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成果装备养殖业基础设施,以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方式建设养殖业产业,大力发展“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养殖业,推动养殖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和集约化发展,加快构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基础、现代农民为主体、三产联动为特征的具有合肥特色的现代养殖业发展新格局。

3.1 围绕产业“发展什么”,深入推进养殖业结构调整,着力解决生产“散而不聚、多而不优”的问题,强化现代养殖业的主阵地,大力提升养殖生产的特色化、高效化和规模化水平 坚持“优质高效、科技进步、规模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全市养殖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修订和完善县域养殖业发展和建设规划,与美好乡村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规划同步衔接,突出县域特点,通过深入实施畜牧业升级、水产跨越发展、良种繁育体系、生态休闲渔业提升、养殖产品加工增值等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养殖业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

3.2 围绕产业“谁来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养殖业经营主体,着力解决主体“量多不优、大则不强”的问题,壮大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力提升经营主体的集团化、合作化和职业化水平 突出龙头地位,“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养殖业兴办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养殖产品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途径,发展养殖业经济,大力提升龙头企业的经营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和市场开拓力,着力打造一批养殖业领域的领军企业、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加速形成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突出合作带动,“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按照加大扶持促发展、完善机制促规范、服务农民强功能、拓宽领域增实力的要求,在增量、扩面、规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养殖业合作社再联合、再集聚和再提升,全面提高养殖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突出农民主体,“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坚持以养殖大户为重点,积极探索养殖业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使之成为当地园区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优质化产品的示范者和带动者。突出新生力量,“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养殖者,把返乡大学生、在农业领域从业的大学生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养殖农民的重要力量,鼓励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鼓励农技人员解放思想,投身现代养殖业发展,到农村一线领办、创办示范基地;加强养殖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教育,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养殖业从业人员队伍。

3.3 围绕产业“强体增效”,加大养殖业“全产业链”经营力度,着力解决产业经营“产业链较短、商品率较低”的问题,加强现代养殖业经营的主牵引,大力提升养殖业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 着力推动“养工商”三业互动和养殖业“产加销”三环衔接、三产联动、上下游配套、多功能开发,加速建设生猪、家禽、乳业、渔业等一批总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构建全产业链产业集群。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围绕养殖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综合各地资源优势和生产传统,确定产业主攻方向,以“县域有特色、乡村有特品”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区域性特色版块,建立特色养殖业产业基地。突出示范村镇创建,建立健全“一村一品”联动发展机制,发展生猪、家禽、龙虾、水产、休闲渔业等特色“一村一品”,建设“村企对接、一村一品”专业养殖示范村,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多乡一业的养殖业集群发展新格局,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突出产品精深加工,围绕养殖业主导产业,大力兴办各类养殖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配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现养殖产品多层次、多领域的转化增值,不断延伸高效特色产业链。突出利益机制完善,引导龙头企业积极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养殖园区+农户+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养殖产业化联合体,不断完善定向服务投入、价格保护、风险保障和利润分配等联农经营机制,增强养殖业强农联农带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突出提升养殖产品市场化水平,建立健全以城区大型综合性养殖产品交易市场为龙头,以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产品销售市场体系,以连锁配送、冷链物流、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现代流通业态为主导,建设具有较强聚合产品营销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养殖产品市场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县(市)中心为骨干,区域性乡镇站为基础和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大力实施“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

3.4 围绕产业“要素集聚”,深入推进养殖园区建设,着力解决先进生产要素“集聚载体少、承载功能弱”的问题,建立引领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主战场,大力提升养殖业建设的园区化、集约化和集群化水平 突出规模化和综合型的养殖园区建设,加大资源、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推动产业、企业、科技、人才、资金、服务集聚,改变养殖业“低、小、散”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重点加大“部、省、市、县”四级标准化及健康养殖示范场联创工作力度,实现健康养殖在规模养殖场的全覆盖。围绕“产园村”一体化建设,突出温氏、现代牧业、合肥立华、富煌三珍、海纳百川等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以“一村一品”专业村为基础,积极规划和发展生猪、奶牛、家禽、水产、黄鳝泥鳅等主导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构建以大型现代养殖园区带动适度规模养殖业经营的园区化、规模化养殖新格局。依托部、省、市、县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加强示范区内现代养殖园区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聚才引智,促进养殖生产示范基地、苗种繁育基地、质量检测中心等平台建设,实现现代养殖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设施、服务共享,带动周边养殖主导产业共同发展。深化养殖园区发展机制创新,引导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规模养殖,建立“大园区+小业主”和“园区+农户”的运作模式,鼓励农户参与现代养殖园区建设。

3.5 围绕产业“持续发展”,加速推进养殖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资源环境“利用粗放、负荷加大”的问题,建设现代养殖业发挥多重效益的主平台,大力提升养殖业功能建设的低碳化、绿色化和生态化水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殖业发展,促进养殖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3大效益同步提高。突出“调”,以“环城、环湖、环饮用水源保护地”、“沿山、沿岭、沿路”“三环三沿”为重点,积极发展生态养殖、集约养殖和污染控制。实行大房郢水库和董铺水库等水源保护地畜禽禁养、限养;规划和推进环湖1.5km以内禁养畜禽,加大禁养外围区域的养殖规模控制和生态环保养殖措施落实的力度,控制养殖污染。加大山区、岭区、沿路等区域高效、生态养殖业、林果业和农业循环发展,加速构建规模与效益并重的现代生态养殖产业体系。突出“转”,创新循环养殖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采取“一个产业一种模式”,创新推广适应地域特点的林间养殖、猪沼结合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养殖技术,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层与立体交织的生态循环养殖产业链。突出“控”,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减量化使用养殖业投入品,大力实施养殖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构建减排与防控同步的养殖业面源污染防控体系。突出“融”,坚持把生态渔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相对接,促进休闲渔业发展,重点加快环巢湖等重点区域渔湖风情带建设,构建“以产稳业、以游延业、以节旺业”的生态休闲观光渔业产业新体系。

3.6 围绕产业“活力释放”,深入推进养殖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内力不足,外力难融”的问题,强化推进现代养殖业提速发展的主驱动,大力提升养殖业经营机制创新的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创新规模经营机制,会同农业部门,在建立健全规范化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规模养殖集中,着力解决发展规模养殖的土地难集中问题。创新养殖业经营机制,积极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制、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大园区+小业主”等多种形式的养殖业规模经营模式。以品牌企业、企业品牌产品、区域性主导产业等为重点,完善和推广以产业链为主线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村)+适度规模养殖+农户的经营方式,提升产业经营效益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创新养殖服务机制,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养殖业的必然要求。围绕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制,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与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一主多元”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养殖业生产经营服务水平,推动养殖业发展方式进一步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提高养殖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创新养殖业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养殖业发展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实行对养殖园区集中投入、重点投入,引导工商和民间等各类资本投入现代养殖业建设。积极引导养殖业经营者开展资金互助合作,开展联户担保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担保,从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贷款。创新商业性银行信贷方式,探索养殖业经营组织商业合作基金联盟,拓展信贷渠道。积极推行农村“三权”抵押,探索以养殖产品订单、保单作贷款担保,扩大养殖户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养殖业保险制度,加大农业保险力度,降低养殖业生产风险。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工商资本集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综合优势,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行内外资齐引,内外商齐招,依托“龙虾节”、“合肥农交会”等载体,重点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养殖业设施建设和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增强养殖业发展后劲。

3.7 围绕产业“支撑引领”,深入推进养殖业科技进步,着力解决科技“集成创新弱、推广应用低”的问题,强化养殖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大力提升养殖业科技推广应用的信息化、集成化和普及化水平 依托和发挥合肥科教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科技强牧和科技兴渔战略,重点加强现代苗种、养殖设施、精深加工、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组装配套,形成与农业养殖业相适应的科技要素结构,提升养殖业核心竞争力。突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科技示范园区等养殖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大与安农大、省农科院、在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校和机构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力度,按照首席专家+创新团队+协作单位的科技创新与推广联盟模式,加强养殖业生产和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建设一批现代养殖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和转化载体,提高科技转化推广的组织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水平。突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围绕生猪、家禽、龙虾等主导产业,加强地方优质良种资源保护、开发和新品种繁育,壮大畜禽水产良种企业集群,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自主育种、供种能力。突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发挥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区域站、村级防疫员的养殖科技推广作用,探索推行“网格化”、“组团式”畜禽水产科技服务模式,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人员、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参加的协同科技服务,促进养殖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服务的有效性。突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养殖业,积极推进地理信息、智能控制等现代科技和物联网技术在养殖生产、产品加工营销和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创建一批养殖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养殖业领域广泛运用,提高养殖业管理智能化水平。

3.8 围绕产业“强基增力”,增强养殖业保障能力,着力解决发展“基础设施弱、稳定投入低”的问题,强化现代养殖业发展基础的主抓手,大力提升养殖业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市场化和项目化水平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市县两级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各社会资本投资养殖业。以县(市)区为主体,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联动农业、林业、农开发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养殖业项目集聚,突出基础保障,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本农田水利、标准农田等重大项目的集聚建设,为促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奠定设施基础。加强养殖业重大项目编报和争取,大力加强建设、调度和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养殖业投入,夯实养殖业发展基础。

3.9 围绕产业“生产安全”,大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着力解决疫病防控“松懈麻痹、言防即苗”的问题,筑建现代养殖业安全发展的主防线,大力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法制化、常态化和科学化水平 强化各级政府和养殖业主管部门“无疫就是安全、无疫才有增收、无疫促进发展”的意识,充分认识重大动物疫病多病联发、多发频发等难控的新形势和新特征,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研究能力,着力推进防控工作由以人治疫向依法治疫、被动防控向源头管理、集中负责向落实责任制、集中强免向规范管理、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监督的转变,以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为主线,以突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突出重点,源头管理,全程控制,防养并举,防控结合”工作原则和“无疫严防、有疫严控,立足早发现,全力抓救治”工作要求,完善“市指导、县负责、乡为主、村落实、户联防”长效机制。加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和监督力度。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狂犬病、奶牛结核病等动物疫病为重点,以开展强制免疫为主线,强化城区活禽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畜禽疫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人畜共患病发病风险。

3.10 围绕产品“消费安全”,大力提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着力解决质量安全监管“重城市、轻农村,重终端、轻源头”的问题,建立现代养殖业质量保障的主控阀,大力提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全程化、可溯化和一体化水平 坚持“严管、长效、规范、创新、提升”原则和“系统规划,有序推进,标本兼治,全程控制,长效管理,确保安全”的思路,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核心,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实行“畜禽与水产品、源头与全程、农村与城区、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专项检查与例行监测”同举并重,充分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等综合手段,强化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服务、管理、监督、查处、应急”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规范、准入、责任、全程”的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形成“政府管理、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产销联防、部门联动、城乡联控”的长效监管格局,推进畜产品安全监管由重点季节监管向全年监管,由重点环节监管向全程监管,由单纯行政监管向行政、技术监督相结合监管的转变。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制度创新、安全监测、应急处置、专项整治、案件查处、安全宣传、部门联动、协调监督、督察督办等工作措施的落实,不断增强全市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高动物卫生执法水平,促进畜水产品生产标准化、流通标识化、市场规范化、经营品牌化、监管法制化、信用公示化,确保广大群众安全消费,保障畜水产品市场良好的经营秩序和公共卫生安全。

(责编:陶学军)

推荐访问: 合肥 探析 养殖业 路径 加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