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2022-05-04 14:20:02 |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33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22例、严重脓毒症组6例、脓毒性休克组5例。比较入院后PCT、CRP、WBC水平,记录患者入院30 d生存情况,并对患者的PCT指标与CRP、WBC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PCT、CRP、WBC水平分别为(16.8660±2.5290)μg/L、(207.718±45.5478)mg/L、(24.8750±5.8642)×109/L,严重脓毒症组分别为(10.8250±1.3377)μg/L、(102.7533±14.2382)mg/L、(13.8250±3.0347)×109/L,均高于脓毒症组[(3.2557±0.8517)μg/L、(41.6829±11.2808 )mg/L、(7.4091±2.5583)×109/L],脓毒性休克组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 < 0.01);死亡组PCT、CRP、WBC水平[(16.2460±3.3482)μg/L、(199.7180±57.8702)mg/L、(23.4400±6.0073)×109/L]均高于存活组[(6.8950±4.7010)μg/L、(72.9462±40.1186)mg/L、(8.5071±3.221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血清CRP(r=0.880,P=0.000)、WBC(r=0.619,P=0.008)均与PCT均呈正相关。 结论 血清PCT、CRP、WBC可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关键词] 脓毒症;降钙素原;评估;预后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5(a)-003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rocalcitonin (PCT),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white blood cell (WBC) in evalua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Methods 33 patients with sepsis in our hospital ICU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epsis group (n=22), severe sepsisgroup (n=6) and septic shock group (n=5), according to their severity. The PCT, CRP and WBC levels were compared after admission. The survival conditions were recorded after admitting to hospital for 30 day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CT and WBC, CRP levels were analyzed. Results PCT, CRP, WBC were the highest in septic shock group [(16.8660±2.5290)μg/L, (207.718±45.5478)mg/L, (24.8750±5.8642)×109/L], followed by severe sepis group [(10.8250±1.3377)μg/L, (102.7533±14.2382)mg/L, (13.8250±3.0347)×109/L], and sepsis group[(3.2557±0.8517)μg/L, (41.6829±11.2808)mg/L, (7.4091±2.5583)×109/L] (P < 0.01). The PCT, CRP and WBC levels in death group [(16.2460±3.3482)μg/L, (199.7180±57.8702)mg/L, (23.4400±6.0073)×109/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urvival group [(6.8950±4.7010)μg/L, (72.9462±40.1186)mg/L, (8.5071±3.2219)×109/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serum CRP (r=0.880, P=0.000) and WBC (r=0.619, P=0.008) were respective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CT. Conclusion The serum PCT, CRP, and WBC can evaluate th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The higher the level, the wors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Sepsis; Procalcitonin; Evaluate; Prognosis

脓毒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已成为人类十大死因之一[1]。国内一项研究调查显示,严重的脓毒症患者在ICU的发病率为8.68%,死亡率达44.7%,人均消耗医疗费用为11390元/年(502元/d)[2]。国外有研究发现,脓毒症的死亡率已经超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在ICU内脓毒症已成为非心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尽管在其治疗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其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达到20%~50%[4]。目前国际脓毒症治疗指南中重要部分是早诊断、早治疗,可以较大程度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5]。在以前的研究中,对脓毒症的治疗多依赖于临床实验室的检查,通常采用的是血液培养、白细胞计数、体液培养或分类等进行评定,然而,在进行脓毒症与非感染疾病的鉴别诊断时却显得十分困难,即使可以取得确切证据,但所需时间相对较长,从而使临床诊断及治疗受到较大的限制,缺乏特异性[6]。因此,准确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对检测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重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应用广泛[7-9]。本研究检测脓毒症患者PCT、CRP、WBC指标,评价其在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ICU的脓毒症患者33例,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19~88岁,平均(60.0±21.9)岁,所有患者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10]。脓毒症组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严重脓毒症组6例,其中男4例,女2例;脓毒性休克组5例,其中男3例,女2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排除糖尿病、肿瘤、重度营养不良、免疫系统疾病、器官移植术后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排除明确诊断后一周内死亡患者。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同意,均获得纳入研究对象的书面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随时根据自己的要求可以退出临床观察。

1.2 脓毒症纳入标准

参照2012年国际脓毒症学会讨论公报定义的脓毒症诊断标准[11]。脓毒症即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指任何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一种全身炎性反应,具备以下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体征:①体温>38℃或<36℃;②呼吸频率>20次/min或PaCO2<32 mmHg(1 mmHg=0.133 kPa);③心率>90次/min;④外周血白细胞数>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粒细胞>10%。

1.3 检测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三项及胸片X线检查,如果患者可能出现感染则增加血培养。入院当天对所有患者采集约4 mL静脉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低温保存,然后统一由医院检验科医生对患者血清中的PCT、WBC、CRP水平进行测定。

1.4 治疗方法

各组治疗均遵循2012年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的国际指南[12],包括初期复苏、抗生素治疗、感染源的控制、液体治疗、血管活性药、皮质醇激素、血液制品、脓毒症所致ARDS的机械通气、镇静镇痛与肌松药等,同时记录患者30 d的生存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 < 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各项指标比较

PCT、CRP、WBC随患者病情程度而升高,脓毒性休克组PCT、CRP、WBC水平高于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同时严重脓毒症组PCT、CRP、WBC水平高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死亡和存活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30 d后患者存活28例,死亡5例,病死率达14.5%。死亡组的PCT、CRP、WBC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2.3 各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血清PCT与CRP、WBC之间的相关性,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脓毒症患者血清CRP、WBC均与PCT均呈正相关,且PCT与CRP的相关性(r=0.880,P=0.000)高于WBC(r=0.619,P=0.008),可知PCT与CRP评估水平优于PCT与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3 讨论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内非心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3]。虽然近2年来,重症医学在人类抗击脓毒症尤其是严重脓毒症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目前全球仍有超过180万例脓毒症患者,同时每年以1.50%~8.00%的速度持续增长[14]。因此,早期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及时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是降低脓毒症病死率的关键[15]。

PCT是降钙素的前体,是一种功能蛋白,由114~116个氨基酸组成,当人体感染细菌时,受细菌或细菌内毒素影响,血浆PCT的水平可升高[15]。PCT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感染越重,水平越高,一般认为PCT<0.05 μg/L,属于正常水平;但如果PCT>2 μg/L时,认为PCT水平非常高,并且随着PCT水平的升高,细菌感染程度也越严重[17]。PCT 水平在真菌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时也有所升高,但在细菌感染时水平更高,而在病毒感染时PCT水平一般是不升高的。因此PCT可用于常规鉴别是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但是不能有效的鉴别是由细菌感染或者非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脓毒症,同时关于PCT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方面尚未有明确结论[18]。CRP是一种环状五聚体蛋白,这种五聚体蛋白具有显著的抗蛋白酶降解及耐热的能力。CRP由肝脏生成的血浆蛋白,主要被当作发炎的指标。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灵敏指标,血浆中CRP浓度在创伤、急性心肌梗死、炎症、感染、外科手术、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19]。WBC是人体血液中很重要的一种细胞。它具有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吞噬异物而产生抗体,对疾病产生免疫,治愈机体损伤等[20]。WBC升高往往意味着患者因细菌性感染而导致全身各器官或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的感染、炎症、组织损伤等情况,由于WBC具有吞噬功能,通常被看作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防线,所以当发生感染时,WBC数量会迅速增多,吞噬入侵人体的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21]。本研究是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血清PCT、CRP、WBC水平进行诊断分析,同时分析血清PCT与CRP、WBC的相关性来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价值。

结果显示,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PCT、CRP、WBC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且脓毒性休克组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常规治疗30 d后,存活28例,死亡5例,病死率达14.5%,死亡组的PCT、CRP、WBC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表明随着PCT、CRP、WBC水平的升高,细菌感染的程度也加重,临床上可根据PCT、CRP、WBC的水平来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指导相关的临床治疗;血清CRP、WBC与PCT均呈正相关,且PCT与CRP的相关性(r=0.880,P=0.000)高于WBC(r=0.619,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22-24],表明血清PCT、CRP、WBC可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同时PCT与CRP评估水平优于PCT与WBC,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综上所述,血清PCT、CRP、WBC均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显著相关,随着PCT、CRP、WBC水平的升高,细菌感染的程度加重,患者病情也越来越重,同时提示预后也较差,临床可结合PCT、CRP、WBC指标及时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以早期进行有效治疗。

该研究的缺陷:①该研究仅仅是一项回顾性的临床研究;②该实验缺乏实验基础,只为一项观察性研究;③本研究仅对33名患者进行了资料收集,调查范围较为局限,调查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医院患者的预后情况,建议今后的研究可以扩大调查范围,扩大样本数,并采取对照试验,以增加对结果的推论及全面性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Pieri G,Agarwal B,Burroughs AK. C-reactive protein and bacterial infection in cirrhosis [J]. Ann Gastroenterol,2014, 27(2):113-120.

[2] 李娜,余国宝,刘毅,等.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诊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上海医药,2014,35(13):43-45.

[3] 张逸,陈景连,叶宇钊.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8):635-636.

[4] 张天卿,沈淑男,胡哲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鉴别诊断及预后监测的方法评价[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29(1):87-89.

[5] 张颖颖.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54-56.

[6] 黄新文,王晋鹏,李海林.血清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对细菌性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4,54(24):76-78.

[7] 李真玉,刘毅,柴艳芬.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乳酸、细胞因子及危重疾病评分对脓毒症预后分析[J].临床荟萃,2011,26(16):1381-1387.

[8] Foushee JA,Hope NH,Grace EE. Applying biomarkers to clinical practice:a guide for utilizing procalcitonin assays [J].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2,61(17):2560-2569.

[9] 伍方红,许得泽,韦继政,等.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J].广东医学,2013,34(9):1369-1371.

[10] 许宏霞.血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4):517-518.

[11] Bouadma L,Luyt CE,Tubach F,et al. Use of procalcitonin to reduce patients" exposure to antibiotic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PRORATA trial):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Lancet,2010,375(9713):463-474.

[12] Dellinger RP,Levy MM,Rhodes A,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12 [J]. Intensive Care Med,2013,39(2):165-228.

[13] 蒋万里,周京江,刘辉,等.脓毒症患者早期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脑利钠肽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7):542-545.

[14] 余建,邵强,王权,等.联合检测presepsin、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14,32(3):200-203

[15] 吴欣然.血清降钙素原(PCT)对ICU重症患者感染性情况预估评价[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2):37-39.

[16] 徐定华,石秋萍,王超,等.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的临床病例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8(13):679-681.

[17] 龙涛,白蓉蓉,李智,等.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3):2881-2883.

[18] 谭书江,田杰,孙慧超.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3,42(13):1514-1516

[19] 刘慧琳,刘桂花,马青变,等.降钙素原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价[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5):298-301.

[20] 孙鹂.炎性反应与白细胞迁移[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9(21):12863-12865.

[21] 薛洁,陈晓超,李大元.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学,2016,44(1):92-94.

[22] 钱汉斌.血清降钙素原、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203-205.

[23] 李佳,杜艳雪,刘晓婷,等.血清降钙素原对细菌性脓毒血症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4):5534-5536.

[24] 王丽娟,王雅菲,拖娅,等.PCT与血流感染及脓毒症相关的临床应用进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S2):91-94.

(收稿日期:2016-01-30 本文编辑:赵鲁枫)

推荐访问: 预后 白细胞 计数 蛋白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