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战术数据链在电子战中的应用

2022-05-04 09:55:02 | 浏览次数:

【摘要】电子战对作战行动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借助于战术数据链可以将分散的电子对抗设备集成为统一网络,以发挥体系对抗的优势。本文阐述了数据链在监视、协同、频率请求保护、诱饵部署和电子战参数融合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战;数据链;战术应用;联合作战;参数融合

1 电子战的含义

电子战(EW)是现代战争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卫部队免遭攻击,以及截获和破坏敌方通信的职责。它是指利用电磁能量限制、剥夺、减弱或防止敌方使用电磁频谱,保持友方部队有效使用电磁频谱的军事活动。电子战是介于攻击系统和防御系统之间的战争,它包含三种类型。

(1)电子支援(ES),是实现快速的威胁识别而采取对辐射电磁能的搜索、侦听和定位行动,它可提供引导电子攻击、电子防御、回避、目标瞄准和其它战术所需的电子战源信息。

(2)电子进攻(EA),使用电磁能或定向能,以防止或减弱敌方有效使用电磁频谱而采取的行动,包括电子干扰和电子欺骗等。

(3)电子防护(EP),防止敌方利用电子支援和电子进攻行动消弱、压制或瓦解己方作战能力,保护己方人员、设施和设备的行动。

2 战术数据链

Link16,又名三军联合分发系统JTIDS(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是美军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种根据未来作战需要,并充分发挥各武器平台作战效能而制定的一种新型数据链。它是实现各作战单位间战术数据实时交换,便于美国防部指挥、控制和情报收集的主要战术数据链。JTIDS支持相对导航、精确定位和识别、监视数据、电子战数据、战斗任务、武器分配和控制数据的交换。

运用战术数据链,各应用平台(包括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平台)有机地连为一体,实现数据链网内成员监视与战场信息共享、指控系统建协同作战以及指控系统对作战武器平台的大容量实时指挥控制。数据链应用的根本特征应是在不同的作战平台间建立了紧密的战术链接关系,由此带来的突出效果便是战术协同能力的增强,数据链与电子对抗设备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子战作战效能。

3 数据链在电子战中的战术应用

传统的电子战以平台为中心,独立执行电子防御或电子攻击任务,其使用范围、作战能力各不相同,多数用于完成单一的作战行动。尽管也有部分系统能完成较为复杂的联合电子作战行动,但是这些系统大部分仍然是烟囱式的垂直系统,彼此不能交换传感器截获数据,缺乏共享战场态势和协同电子战行动的手段,存在EW 信息不连续、资源分配不合理、易对己方部队造成干扰等问题,无法满足打赢未来战争的军事需求。

3.1 电子战监视

具有电子战作战能力的指挥控制平台(预警机等特种飞机或合成指挥所)通过战术数据链把所有电子支援截获信息报告给数据链网络。所有参数数据由指挥控制单元自动报告,在大多数系统中,不要求操作员干预。这样,具有电子支援能力的所有指挥控制平台都被视为电子战资源,电子战网络参与群被视为区域中被探测到的所有电子活动的“共享电子战数据库”。

3.2 电子战协同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实践表明:电子对抗武器装备“一对一”的对抗方式已难以取得明显的作战效果,必须采用诸兵种、多种电子战手段联合实施协同对抗的综合电子战行动,才能达成最佳效能。通过近几场局部战争不难看出,每一次空袭或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取得优势一方大都是将多兵种、多手段协同的火力打击与电子攻击相辅相成、交替使用,使对抗一方的指挥控制系统、防空系统、供电系统、广播设施等遭到严重破坏,部队遭受重大伤亡并失去控制,而自己以微小代价获得重大战果。战术数据链强大的电子战报告能力使得电子战协同变得十分重要。通过电子战命令(电子战控制/协同、电子战防护协同)可实现下列协同功能:

(1)指定某些指控平台报告特殊的截获;

(2)指导扣留电子战报告;

(3)通过选择的指控平台来评估;

(4)指示电子支援搜索;

(5)委托部队评估;

(6)与多个已报告的截获关联;

(7)指示各种其他电子战行动。

3.4 频率请求保护

利用战术数据链电子战命令对在指定频率或频率范围内友机干扰的保护程度进行设置,通常有三种方式。

(1)保护:对敌方部队采取主动的电子战行动时,需要对用于具体行动的友方频率进行标识和保护,以防止友军的无意干扰。应在这些关键频率上限制干扰,除非绝对需要,或与使用单元进行协同。它们通常与实践有关,可能随战术态势变更,必须周期性地更新。

(2)警戒:当前正被用于作战信息和情报传输的敌方频率。警戒频率与时间有关,因为当敌方处于不同的作战态势时,使用的这些频率是变化的。在指挥官对潜在作战效益与战术信息进行权衡分析后,这些频率可能被干扰。

(3)禁用:绝不能受到友军有意或无意干扰的重要友方频率。通常包括国际遇险、安全和管制频率。然而,它们可能与时间有关,当作战或演习态势变化后,可能会取消这些限制。

“频率保护”命令可以由相应的作战指挥员始发,并寻址到一个具体的干扰平台,由该平台实施,也可安排频率保护的开始或持续时间;如果没有安排开始时间,则保护将尽快开始;如果安排了持续时间,则保护将在持续时间的终点撤销。

3.5 部署诱饵

战术数据链命令引导一个指控平台为一个规定任务部署指定类型的诱饵。该命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部队协同部署诱饵,体现了协同作战,而不是为了个别单元的自保护。“部署诱饵”命令可由任何作战指挥员始发,必须寻址到一个具体的指控平台。

诱饵类型可以是主动电子干扰、箔条、红外(IR)、光电(EO)和角反射器等。

诱饵部署可按如下顺序进行:

(1)部署诱饵的位置或区域;

(2)沿着走廊或扇区,或在走廊或者在扇区内部署诱饵,规定为一条方位线,规定扇区的宽度;

(3)要诱骗的一个频率或频率范围。

也可安排诱饵部署的开始和持续时间。如果没有规定开始时间,则部署应尽快开始。如果安排了持续时间,则在规定的持续时间结束时解除诱饵。

3.4 电子战参数融合

数据链上的电子战节点,在对本地和接收到的电子战参数进行状态及属性融合处理后,生成电子战定位点、概率区或航迹。电子战节点首先将多个电子战截获的报告时间外推到同一时刻,然后进行测量计算,以提高定位精度。同时,各报告单元报告电子战参数使用的坐标系可能不同,需要进行空间统一。状态及属性融合的算法有很多,如参量模板、聚类算法、神经网络、Bayes推理、确定性理论、证据理论、模糊集理论、专家系统理论等。

4 结束语

借助通用战术数据链的实时交换电子战参数信息、电子战协同与控制命令等功能,能够把分布在各作战区域的、不同种类、不同频段和不同用途的电子战装备、电子战平台以及多种电子战手段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传感器资源、武器资源和情报资源共享的综合电子战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由“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的转变,具备扁平化的以网络为中心的电子战作战体系,即网络中心电子战体系。使用数据链,不仅电子战系统与平台可以实时、近实时的共享数据链网内的电子战信息,提高各种电子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战资源的整体作战效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的多军兵种联合作战需求。

数据链的应用加大了电子战参量信息的交换量,拓宽了电子战的控制范围,运用数据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

参考文献:

[1]李宏智.战术数据链中的电子战信息处理.舰船电子工程[J].2009,186(12):19-20.

[2]骆光明,杨斌.基数据链-信息系统连接武器系统的捷径[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7):270.

[3]梅文华,蔡善法.JTIDS/Link16数据链[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82.

推荐访问: 数据链 浅谈 战术 战中 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