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分析

2022-03-10 08:17:48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效果,为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疾病中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选择200例经络疼痛患者, 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有效的分组,进行临床试验分析,对比患者的疼痛部位和发病规律,配合行之有效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进行经络疼痛的治疗。确定患者间的不同类临床症状后, 均选取患者相应疼痛经络循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上采用针灸针刺刺激30 min, 每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期是否存在其他的并发症状。结果:对200例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后,通过针灸针刺治疗, 有196例(128例显效和68例有效)患者明显效果,疼痛感逐步缓解, 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发生。结论:在对患者经络疼痛的治疗中必须遵循经络疼痛特有的规律进行辨证分析和诊断,配合中医的针灸治疗。

【关键词】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31-01

经络疼痛定义为不同于人体神经疼痛或者其他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的疼痛, 因为经络疼痛会引起患者独特的病理症状和体征状况, 经络疼痛有一定的发病规律。大部分临床中经络疼痛会出现酸、痛、麻、困、胀等不同的刺激反应, 给患者带来较严重的生活干扰。较为严重的经络感觉和循经疼痛会表现为丘疹、湿疹、红线、疤疹、色素痣、扁平苔癣、脱毛带等现象。我国对于经络疼痛的病因和病理都有较多的实验研究理论[1], 循经传感客观存在包括有:“外周”和“中枢”两类, 本院门诊中医针灸科也致力于对循经传感的经络疼痛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分析, 总结出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效果。

1 資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门诊中医针灸科收治的200例沿经络循行路线疼痛患者, 简称经络疼痛的患者。经络疼痛患者的职业包括学校老师、机关干部、团场一线承包土地职工。男95例, 女105例, 男性年龄15~75岁, 平均年龄(33.56±3.08)岁;女性年龄19~79岁, 平均年龄(30.98±5.12)岁。200例患者中经络疼痛的病程最短3 d,最长1年多。

1. 2 方法 首先根据200例经络疼痛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有效的分组, 确定患者间的不同类临床症状后, 采取切实可行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案。均选取患者相应疼痛经络循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上采用针灸针刺刺激30 min, 每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是否存在其他的并发症状。

1. 3 疗效评定标准 对临床疗效进行分类,显效:临床体征和疼痛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及疼痛减轻并有所缓解;无效:临床体征和疼痛感没有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经络疼痛的发病特点 200例经络疼痛中的经络分布:13例手太阴肺经,15例手厥阴心,13例手阳明大肠经,12例手太阳小肠经,23例手少阳三焦经,13例足太阴脾经,15例足少阴肾经,20例足阳阴胃经,17例足太阳膀肤经,32例足少阳胆经,10任脉,9例督脉,8例带脉。

2. 1. 1 经过临床分析后总结出以下经络疼痛的疼痛区域:①患者沿整条经络疼痛:如足太阳膀肤经络的疼痛是自足小趾的外侧经下肢后侧, 至患者的腰和背部,直至头顶部的循行疼痛;②沿两条同名经络路线的循行疼痛:如手足少阳经络疼痛是下肢外侧、颈项头外侧、季肋与上肢的外侧至肩到耳前部位的两侧疼痛;③经络某一线路的局部疼痛:如足少阴肾经络的疼痛, 表现为内与至大腿内侧的局部一部分;经络上的间断性疼痛:大部分为点的经络疼痛, 比如足阳明胃经络疼痛, 则分布于足次趾、解溪穴、犊鼻穴的各个点上的间断性疼痛。

2. 1. 2 经络疼痛的其他发病特点:经络疼痛的患者除了会有相关经络路线的疼痛, 还伴有组织器官脏腑的一系列疼痛症状, 足阳明胃的经络疼痛患者会伴有一定的胃胀和胃痛;足少阳胆的经络疼痛则会伴有眼睛红肿和痒痛、口苦而口干等不适的临床症状[2]。

2. 2 200例患者中医针灸经络疼痛的临床疗效 200例经络疼痛患者的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后有128例患者为显效, 68例为有效, 4例为无效。其中显效占总人数的64%, 有效人数占总人数的34%, 无效占总人数的2%, 治疗总有效为98%, 196例经络疼痛患者最终病情有所好转, 疼痛感减缓或者无疼痛感。

3 讨论

经络是在人体内连接五脏六腑、四肢、皮肉筋骨、五官九窍等组织形成的有机整体, 经络循行具备其特殊的线路特点, 经络存在疾病时可以通过疼痛感、神经感觉、麻木等经络现象体现于患者的体表中。本院门诊中医针灸科认为在经络疼痛临床的治疗上对患者的诊断分析和治疗方法具有一体性的特点, 采用中医针灸的诊断方法可以明显的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 缩短患者的疼痛时间, 加快患者的恢复情况。通过在相应的经络穴位上施针灸、推拿、拔罐、腧穴给药及相关气功治疗可以通经脉, 平阴阳, 对经络疼痛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的治疗具有取穴位少,疗程短,疗效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方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经穴与脏腑靶器官相关联聚焦性与弥散性功能效应特性规律的实验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2]汪家柔.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及相关脏器钙离子分布的影响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黄芪、当归致过敏现象分析

张玉春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110

【关键词】黄芪;当归;过敏反应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31-02

黄芪和当归是临床常用的两味植物药物。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功善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其化学成分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还含黄芪皂苷Ⅰ、Ⅴ、Ⅲ(Ⅰ、Ⅴ、Ⅲ)。

当归性温,味甘、辛。长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其化学成分含基本内酯、正丁烯酰内酯、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

黄芪是补气圣药,当归为补血圣药,兩药合用血得气而速生,可增强补血功效。因此临床医生常常两药合用入煎剂治疗气血虚弱等证。

大多数人包括许多临床医生都知道中药针剂引发的过敏反应较多,他们会认为中药入煎剂比较安全。然而就是人们认为安全无毒的黄芪、当归入煎剂后致使患者发生过敏现象。

例1:2012年2月。患者,女,30岁,汉族,教师。因月经病前来就诊,用当归补血汤加减(方中用当归10g,未用黄芪)1剂后,面部及上肢出现皮疹并瘙痒,嘱其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痊愈。随后分3次对所服中药做皮肤斑贴试验。结果:当归(+),其余药物呈阴性反应。此患者确定为当归过敏。继续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去当归10g,加黄芪15g,阿胶10g烊化)3剂,患者服药后再未出现皮疹。

例2:2014年9月。患者,女,36岁,汉族,电力系统工人。因失眠、头痛、纳差前来就诊。辨证为心脾血亏,用养心汤加减(方中用黄芪15g,当归12g)3剂,水煎服。服完1剂,面、背、胸部出现少量皮疹并轻度瘙痒,患者接着又服1剂的第1次后,全身皮疹增多并出现红斑,颜面、口唇水肿,即来复诊。经仔细追问药物过敏史,患者回忆1年前自服当归丸后曾出现皮肤红斑,停药后自行消失。之后嘱停止服用剩余药物。原方减当归加鸡血藤15g,两剂水煎服。但服完1剂后,皮疹、红斑增多,口唇水肿加重,患者即前来就诊,即停用二诊用药,并用扑尔敏、地塞米松抗过敏2天后,皮疹、水肿消失。随后分3次对所服中药做皮肤斑贴试验。结果:黄芪(+),当归(+),其余药物呈阴性反应。至此已知该患者为黄芪、当归入煎剂过敏。之后二诊方又减黄芪加党参12g,水煎连服3剂,无过敏现象发生[1]。

单味黄芪或当归入煎剂过敏反应有过报道[2~3],黄芪、当归入煎剂过敏反应多见周身瘙痒、皮疹风团,凹陷性水肿,口唇、眼睑、口腔黏膜水肿等,还有四肢剧烈疼痛、震颤,甚至重症多形成红斑等。

这2例中药煎剂致过敏反应的病例,对于临床医生起到了警示作用。在临床工作中要详细询问过敏史,谨慎用药,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尽管目前对于黄芪和当归的致敏现象的原因还未明确,但至少我们应当认识到中药制剂无论是针剂、汤剂、亦或是丸散剂均可以致过敏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昕旭.黄芪、当归入煎剂致过敏反应1例.陕西中医,2009,30(9):92.

[2]檀金川,李波.黄芪入煎剂过敏反应1例报道.陕西中医,2011,2(1):183.

[3]程建新,李静.中药当归致重症多形红斑1例.中华误诊学杂志,2010,4(7):74.

推荐访问: 经络 针灸 临床 疼痛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