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物理治疗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2022-03-06 08:37:42 | 浏览次数:

【摘 要】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CPT)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5例机械通气患儿根据时间段自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综合的胸部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预后较好。结论:胸部物理治疗应用于机械通气患儿可使肺部并发症减少,同时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

【关键词】胸部物理治疗机械通气 PICU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87-02

PICU重症肺炎尤其须机械通气患儿病情危重,咳嗽排痰能力差,痰不易咳出,肺部症状持续时间长。因此保持气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在PICU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胸部物理治疗(chest physiotherapy, CPT)应用物理学的方法来预防气道分泌物堵塞及改善通气的技术。主要包括:体位引流、胸背部扣击及震颤。我科从2013年6月全面开展此项治疗,至2014年1月做资料汇总,和往年同时期对比效果满意,现数据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据时间段选择65名患儿入组,其中未采取CPT者32例为对照组(取样时段2012.6-2013.1),采取CPT者33例为治疗组(取样时段2013.6-2014.1)。入组标准:(1)无胸部物理治疗的禁忌症;(2)重症肺炎患儿;(3)入科即机械通气治疗;(4)治疗时程8天至15天。

入组患儿年龄段6个月至5岁,两组患儿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PaO2、PaCO2及胸片指标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2。

1.2方法:对照组每日给予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治疗及常规翻身拍背及吸痰护理。治疗组在应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同时,再辅以由1~2名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综合的胸部物理治疗。具体措施包含:(1)胸背部叩击。操作者五指并拢,微曲,手掌窝起,呈碗状,手指方向与肋间平行,利用腕部的力量在病变部位由外周向肺门方向有节奏的、均匀叩击,4次/日,每次持续10~20min;(2)体位引流,根据重力作用原理,通过改善体位的方法,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原则上病变部位在上,引流气管开口向下,如肺上叶引流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肺中叶取45°,健侧斜卧位,脚比头高30cm,肺下叶取俯卧位,脚比头高40~45cm,2次/日,每次15~30min,体位选择根据肺部听诊及床旁胸片结果而调整;(3)震颤,操作者双手尽量张开,放在病人胸廓表面,手指沿肋间与肋骨走行一致,紧贴胸廓,感受胸廓运动方向。病人吸气,随胸廓扩张,操作者手掌慢慢抬起,吸气末,双手掌紧贴胸壁,施加压力并轻柔抖动,挤压方向与胸廓运动方向一致;频率:3-5次/s,时间:6-7个呼吸周期,4次/日。(4)胸部叩击、震颤及体位引流同步进行,之后给予吸痰护理。上述方法虽有时间说明,但要视患儿的耐受情况而定。同时要注意气管插管的位置,避免气管插管移位。。

1.3观察指标:(1)机械通气情况,包含脱机例数及应用呼吸机累计时间(人数×天数并求和);(2)胸部X线检查。选取从机械通气开始连续CPT治疗第7天进行相关指标对比。为了降低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如不同个体呼吸机参数差异对血气指标的影响,长时间的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营养状况的影响,医生听诊的主观性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因此不采用血气分析、全身状况及听诊结果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一周后通过各指标分析,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婴幼儿气管及支气管相对狭小窄,纤毛运动差,咳嗽发射弱。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尤其是重症肺炎患儿。正确的胸部物理治疗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患儿的时间,增加脱机例数,进而改善胸部X线片使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茅松. 儿童支气管肺炎胸部物理治疗疗效观察 [J]. 山西医药杂志, 2011, 40(8): 806-807

[2] 谭维玉. 胸部物理治疗在婴幼儿肺炎中的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5): 696-698

[3] 张虹. 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应用[J]. 健康必读杂志, 2011, 7(7): 46-46

通讯作者:

景钰

推荐访问: 通气 胸部 患儿 护理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