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化学生物学维度的高校药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2022-03-04 08:07:42 | 浏览次数:

摘 要: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式好、需求大,国内设置药学类专业的普通高校很多,但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多差异,没有统一标准,建议以医学、化学、生物学三大类基础课程为框架,药学类专业核心课程基本统一,其他课程多样化的设置原则,培养具有宽口径、掌握药学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应药品生产、流通、研究等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普通高校 药学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a)-000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健康产业需求大,就业形势好,毕业生供不应求,和健康产业相关的药学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国内设置药学类专业的普通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传统的几个药科大学,知名医科大学药学院之外,一些综合性普通高校和理工类院校也开设了药学类专业,专业设置除传统的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

生物制药外,还有海洋药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却参差不齐,有些院校由于客观和主观原因,某些课程未开设或已开设但学时偏少,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

药学是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流通、研究等各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的学科,是建立在医学、化学、生物学框架基础上的一门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因此药学类专业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上,医学、化学、生物学几大类的科目学时要充分全面[1],使学生对这几类学科的知识体系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不能不开始或大量删减学时,以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本文将通过医学、化学、生物学几大学科和药学学科的关联性的维度对药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做一些探索。

1 医学类课程的设置

药学专业对医学类学科的设置要求不是很高,开设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课程即可。生理学一定要设置成必修课程,不可采用选修。生理学课程设置要涵盖人体各主要系统生理,让学生对人体正常生理知识有系统掌握,比如血压的形成等要讲透,有利于后续课程药理学抗高血压药物部分的学习。开设病理生理学课程,让学生对在疾病状态下的人体生理情况有基本了解,为后续药理学课程中学习药物治疗疾病原理做铺垫。没有医学院的独立设置的药科大学、综合大学和其他理工科院校开设上述两门课程基本可满足后续课程的学习。医科大学的药学院可结合自身优势,适当再开设其他医学类选修课程如病理学、疾病概论等。

2 化学类课程的设置

化学类课程是药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开设要齐全,学时要充足,主要有四大化学,分别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应全部设置为必修课程。无机化学作为高中化学的补充和深化,强化和药物相关的知识模块。有机化学是重中之中,因为药物的基本结构都是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要求专任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按照知识点层层推进教学,从结构命名,基本有机化学反应等,每个知识点都要涉及,要讲透,不能留下知识死角。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关系到学生后续药物化学课程中药物的结构式、化学性质、构效关系、药物代谢等知识的掌握。有机化学不仅是药学化学的基础学科,还涉及到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课程中官能团的波普分析和一些鉴别反应实验。分析化学是后续药物分析课程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对该课程有系统深刻的掌握,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2个学期学习。化学分析主要包括滴定分析和称量分析,介绍一些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等,这些检测方法快速便捷。另外电化学法对其他课程有很多关联,也需要好好掌握。仪器分析主要介绍各种先进仪器对化合物或者药物检测的方法,有紫外、红外、质谱、核磁等传统的四大波谱分析,也有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各种仪器检测方法的原理要和学生讲透,此课程对后续药物分析课程和各种药物检测新仪器和新方法的学习使用息息相关。物理化学是化学课程难度最大的课程,要注意各知识点的难度把握,不易讲授难度过大对后续课程关联性不大的知识点。物理化学和后续专业课药剂学的关联度最大,除讲授基本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外,和药剂相关的溶液性质、物质形态、表面活性剂等知识点要重点把握。总之,除无机化学外,化学类课程和后续药学类课程对应,分别为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物理化学-药剂学,要把对四大化学课程的重视程度放到药学专业课程的高度,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科或者删减课时。

3 生物类课程的设置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类课程在药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和药学专业相关的课程有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生物化学是药学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为必修课程,主要介绍糖、蛋白质、脂肪、核酸四大物质的基本知识、合成、代谢过程以及酶的基本知识,和后续药理学课程的学习息息相关。生物化学还是生命科学和化工材料等学科的核心基础学科,也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类专业和生物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报考药学类或者转行报考材料、生物、化学、化工等其他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微生物学涉及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板块的学习,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对于实验室工作有一定帮助,设置为必修课程。分子生物学属于生物化学的升级版,从更微观的角度介绍氨基酸、核酸的分子结构、合成代谢,基因调控等知识,相当比较前沿。细胞生物学主要介绍细胞各基本结构的功能特点等知识,每个学校可结合自身特点,设置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4 药学类课程的设置

在大学一二年级医学、化学、生物学类课程的基础上,三四年级可开设置药学类课程。药学类课程主要有药物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构效关系等)、药物分析(药物的化学检验质量分析等)、药剂学(药物剂型设计、处方设计、生产工艺等),药理学(药物的基本作用原理和药物和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等)[2]。四大药学核心课程对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流通、研究等各方面工作的高级药学人才相当重要,要无条件全部开设,任何一科都不能删减学时,学时要充分,教材要规范,可采用人卫版统编药学类规划教材。各高校对药学专业药学类课程的设置有一定的共识[3],学时设置充足,但其他涉药专业如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差异较大,对四大药学核心课程的学时做了删减,比如药物分析只讲总论部分,药理学只选部分章节,偏废了药理学和药物分析,使学生对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掌握不全或对药物的各种检测方法和原来不是很熟悉,此举对学生长远发展不利。药学核心课程之外的其他药学类专业课程比如新药研发、绿色药物合成等,各高校可结合自身特点自行设置。

5 结语

总之,普通高校药学类专业课程设置要构建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类学科基础上,基础课程不能差异过大,各课程学时和科目设置要合理[4]。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四大药学核心课程不能任意偏废,这样才符合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流通、研究等各方面工作的高级药学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沈雪松.构建医药专业化学和生命学科跨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7,23(5):18-21.

[2]岳旺,杨志宏,王蕾,等.药学专业特色建设的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4):369.

[3]卢亚欣.综合性大学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0,26(4):1-4.

[4]徐晓媛,吴晓明.中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展望[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4.

推荐访问: 维度 药学 初探 生物学 课程设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