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能竞赛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的启示

2022-03-03 08:18:33 | 浏览次数:

【摘要】组织高职学生参加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可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就业。针对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文章认为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人文和创新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U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7-0066-02

所谓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就是要求参赛选手两人为一组,利用规定的比赛器材(比较典型的是德国Festo公司生产的MPS模块化生产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需完成以下类似工作:对工作站进行功能分析,根据技术文档的要求完成机械联接、电路联接、气路联接和PLC I/O 接口联接等,并根据工作要求,在计算机上编写PLC程序,输入PLC,并调试整个机电气系统确保工作站设备功能正确。它考查选手在机械、电气、气压传动方面的综合实践技能,同时也考查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需要,全国各地举行了很多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举办方有行业协会、政府劳动和教育部门、学校等,举办这些比赛的目的,基本上都是想以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探索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模式和方法,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早在广东轻院办高职之初的1998年就购买了德国FESTO公司生产的MPS系统,开始进行机电一体化综合技能训练的探索和实践,并积极组织学生参相关的竞赛。2004年11月,笔者作为指导老师带队学生参加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举办的“第一届中国青年机电一体化大赛”,取得综合组第四名。2006年8月,带队学生参加了穗港澳青年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竞赛广州地区选拔赛,取得第三名。2006年11月,组织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机电一体化专业选手取得第一、二名。

一、通过参加组织竞赛取得的成果和暴露出的问题

通过这几年组织和培训学生参加比赛,在学生学习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学生的赛前培训和参赛,普遍提高了专业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提高了参赛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几年正式参赛的选手,在就业时都顺利进入了合资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如:宝洁公司、本田汽车、KHS公司等;通过主办方对指导老师的赛前培训,以及指导老师在培训和指导比赛过程中的实践,锻炼了教师队伍,间接促进了校内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这说明组织和参加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无论是在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上,还是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二、构建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理论实践教学体系

(一)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办学方针

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如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从事自动机与生产线及产品包装自动化机械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在知识结构上要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即针对自动机与生产线及产品包装自动化机械;在能力结构上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即对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改造能力;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要时刻围绕着这些中心问题来构建和进行。人才培养的成功要看毕业的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一线岗位的实际技能。

(二)构建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上以“整合能力观”为指导,以专业理论技术为基础,以胜任岗位群要求为出发点,以培养毕业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构建课程体系。目前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是机电综合应用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就必须打破普通本、专科“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格局,专业知识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来设计课程。

(三)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教学-实践—再教学—再实践”双循环教学模式,倡导“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校内教学与校外现场教学”双向互动、双向沟通的教学方式。在每个专业教学模块不仅有体现和理论课程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而且和核心技能相适应,还须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如电气模块的实践教学可分为电气基本技能的训练、电气单项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机电综合技能的训练,从而形成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并与理论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理论教学考核和实践教学考核相结合,并将职业技能标准和考核要求引入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在进行机电综合技能的训练时,可以利用校内的机电综合实训设备,如MPS柔性制造系统,要求每个学生进行类似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内容的实训;也可安排学生到校外和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顶岗或跟班实习,由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通过学生参加实际生产,如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岗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机电综合技能。

(四)构建一批“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需要的服务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除能胜任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新型“一体化”教师。保证理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教学内容的岗位针对性,理论实践一体化。因此,我们要继续组织学生参加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通过主办方对指导老师的赛前培训,以及指导老师在培训和指导比赛过程中的实践,锻炼教师队伍。继续鼓励专业教师考专业技能证书,在假期选派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安排教师定期到工厂担任一些实际岗位的工作,锻炼和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适当引进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构建一批“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考核中,不仅要体现职业技能标准,还要适当增加一些选修课,如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技能上是职业的,在思想上也是职业的。

三、总结

定期在校内举办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并培训和选派优秀选手参加校外的竞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提高校内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就业,也能够检验教学效果,不断发现问题,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七部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

[2]戴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3]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4.

[4]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4、2005、2006级教学大纲.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5]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规程.Festo公司,2004.

作者简介:李湘伟(1975-),男,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电教研室主任,工程师,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推荐访问: 人才培养 高职 竞赛 机电一体化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