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区红色歌曲的基本特征

2022-05-15 11:00:05 | 浏览次数:

摘 要:红色歌曲的研究是当下有关红色音乐方面的研究中最为繁荣的,红色歌曲是伴随着红色武装割据斗争而产生的。真实的反映了所处时代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对红色歌曲的研究也可以使当下的人们对过往革命先辈们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而作出的奋斗历程了解的更为详实。江西地区因其在革命斗争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因而是红色歌曲发展、繁荣的重点地区,本文主要从文化性质、题材内容、体裁形式三方面来梳理与探讨这一地区红色歌曲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江西地区;红色歌曲;文化传承;题材内容

红色音乐资源的研究是当下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方向,其研究的丰富成果从中国知网上便可一窥其面貌。有关“红色”音乐方面的研究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体现的较多,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间,每年都产生了几十甚至百余篇相关红色音乐方面的论文著述。由此也足见其研究的繁荣程度。而在红色资源研究的项目中,红色歌曲的研究又是一个最为繁荣的部分。红色歌曲,在当下的审美角度来说,通常有广义的概念与狭义的概念之分。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所谓红色歌曲“指的是凡是那些具有启人心智、积极健康,反应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净化心灵的歌曲,皆被称为红色歌曲”;而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红色歌曲则指的是那些产生在革命战场年代,反应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生活的歌曲。因而,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红色歌曲”也被称为“革命歌曲”。

从地域的研究上来说,江西地区的红色歌曲在研究上呈现的最为丰富,因为这里有着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军旗升起的地方,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成立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形成了共和国的摇篮——瑞金等地区。这里无不显示了江西这一地区红色音乐资源的繁荣,尤其是红色歌曲。在那些烽火峥嵘的岁月里,红色歌曲始终伴随着革命,反应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状况与斗争的生活,同时也起到了特殊的宣传作用,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由于江西地区红色歌曲的丰富性,本文将对这一地区的红色歌曲的特征作一个基本的探讨与梳理。

一、厚重而丰富的文化传承

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八一”南昌起义,同年九月,毛泽东率领部队于湘赣边界进行了秋收起义,中共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军诞生,并且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胜利会师,并且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至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壮大。1929年1月起,毛泽东、朱德等开始率领红军第四师向赣南、闽西方向挺进,开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另一中心——瑞金,并且于1931年11月在那里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一直持续到了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从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1934年10月红军从中央苏区撤离,并且进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北上。至此,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共历时7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与此同时,相应的产生了许多反应这一时期革命斗争、人民生活的红色歌曲。

红色歌曲通常是一种写实主义的歌曲,其产生的过程与其地域性的背景有着深层的联系。江西的文化内涵丰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撑之一。在这一文化的培育下产生了众多的大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等,如杨万里、欧阳修、文天祥、解缙等历史人物。拥有自身特有的宗教文化、书院文化、以及陶瓷文化等。从而形成了江西地区所传承的勤劳勇敢的务实精神;重教好学的育才精神;坚忍不拔的革新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创新精神以及海纳百川的兼容精神。

另外,由于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性,江西地区除了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精神之外,也同时吸收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中所体现的讲求实际、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以及百折不挠、敢于反抗的精神,都被后来产生的红色歌曲孕育其中。还有湖湘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行统一的求实精神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这些丰富的文化精神的融合才孕育出了江西地区红色歌曲所具有的博大精神。江西地区的红色歌曲实时的体现了当时的革命斗爭场景、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以及精神需求。厚重而丰富的文化传承是江西地区红色歌曲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题材内容的多样性

红色歌曲中的题材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应,红色歌曲中的题材内容一般都是直接反应与再现当时的革命斗争场景、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题材内容的反应是以歌词的体现为主的,江西地区的红色歌曲所包含的题材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一般有以下五大类题材内容。

(一)反抗压迫与剥削的题材

自晚清末年,反抗压迫与剥削就一直伴随在我国的人民群众之中。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仅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更重要的还有反对军阀压迫的斗争。实际上已经转向了农民的土地革命斗争。在这一背景之下,产生了许多这一题材的作品。如《妇女暴动歌》、《穷人调》、《逼债歌》、《起义歌》以及《无产阶级要共产》等。这一题材的作品不仅仅是描述农民逆来顺受、遭受压迫的社会现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号召被压迫的人民群众在遭受压迫的同时要奋起反抗。如《妇女暴动歌》中写到“努力啊,战倒劣绅,推翻旧社会种种压迫,才算是拨云见太阳”。正是这一题材作品的宣传与传唱激励当时千万人民群众,唤醒了大家要勇往直前的参加革命斗争,从而创造幸福的生活。

(二)歌唱新生活的题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使得本来在这些地区受压迫的人民群众得到了解放,过上了有地耕、有活做,基本稳定的生活。此时的人民群众在生活上幸福的,即使在物质上可能会有所欠缺,但是在精神上也是富足的,因而产生了像《无钱人享太平》、《暖暖和和入梦想》、《不嫁红军不甘心》、《提早春耕歌》、《翻身人民喜洋洋》等歌曲。实实在在的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以及苏区政府人民的新生活、新面貌。正如红色歌曲《翻身人民喜洋洋》中的歌词所表达的“人民翻身喜洋洋,自从来了共产党,拨开乌云见太阳,见太阳呃。”又如表现人民群众精神富足的歌曲《暖暖和和入梦想》“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在歌唱新生活的作品中,体现妇女解放,反映妇女在新生活中的自由、平等显得尤为突出。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与后期的军阀混战局面,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经历了许多非人道的待遇,如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裹脚的陋习等,都是对女性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在根据地以及苏区政府下生活的女性们都得到了解放,并且积极的参与土地革命斗争,参与劳动,支援根据地与苏区政府。如反映这一题材的《剪发放脚歌》、《劳动妇女学梨耙》、《时打五点钟》、《放哨歌》等歌曲。

(三)歌颂党和革命领袖的题材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通过一系列的土地革命运动,使苏区以及根据地的人民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人民群众通过革命前后的对比,深深的感触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同时,毛泽东、朱德等一批领导人所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有着严格的纪律,官兵平等、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为苏区和根据地的壮大以及人民群众的稳定生活提供了重大的保障,人民群众坚定信念,下定决心永远跟党走。产生了许多对党和革命领袖歌颂的题材。如《三湾降了北斗星》、《共产党是我们至亲人》、《活着就靠共产党》、《人民靠稳共产党》、《朱司令》、《跟着毛委员》、《毛委员带头吃苦菜》等歌曲。其对党和领袖的歌颂无不体现在歌词里,如歌曲《活着就靠共产党》里所体现的“松柴烤火十里香,穷人骨头坚如钢,死了要埋井冈山,活着要靠共产党”,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热爱与信仰;再如歌曲《跟着毛委员》中所唱到的“红军驾临到遂川,土豪劣绅无处钻,穷苦人民开心笑,永远跟着毛委员”,既歌颂了党的军队,也歌颂了党的领袖。在江西地区的红色歌曲中,此类作品亦是十分丰富。

(四)表现军民鱼水情的题材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并且纪律严明。正如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所体现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过的东西要归还,不许打人、骂人,不许调戏妇女,人民的战士要处处爱人民,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从而使得人民群众既拥护又欢迎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革命军队。此类题材的歌曲有《欢迎红军歌》、《军民一家亲》、《红军百姓一家人》、《永安农友一条心》、《慰劳红军歌》等歌曲。

(五)动员青年参军的题材

根据地的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切实的获得了新生活的保障。从而青年们纷纷报名参加红军。苏区以及根据地的人民以鼓励自已的亲人去参加红军为荣。在这里产生了很多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等参军题材的歌曲。如《铁心当红军》、《送郎当红军》、《我送丈夫上前线》、《上前线去》、《一条毛巾送哥哥》、《韭菜开花一杆心》等。这些歌曲不仅体现了亲人们对青年参军的支持与鼓励,同时也体现了对其给予了殷切的期望。如歌曲《我送丈夫上前线》中所唱的“我送丈夫上前线,穷人的仇恨记心上,勇敢杀敌齐向前”。

这五项内容大致囊括了江西地区红色歌曲的题材内容,本文在题材内容的划分上是以一个大范围来作为界限的。以上五项内容还可以再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本人将在后期的研究中将其予以细化。

三、体裁形式的丰富性

所谓体裁指的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音乐作品的体裁是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而生成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江西地区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红色歌曲的体裁形式,既有战歌式的进行曲风格,又有歌唱性的颂歌风格,还有旋律优美的抒情性歌曲,也有活泼热情,具有多种形式表演的表演歌曲。

(一)进行曲风格

所谓进行曲指的是可以伴随人们步伐行进的歌曲体裁,在音乐特征上,一般是以二拍子或者四拍子为主,词曲简介凝练,一唱起来使人精神抖擞,满怀信心。在革命战争年代,这类歌曲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产生了许多这一体裁的歌曲。如《红军纪律歌》、《杀敌歌》、《工农兵联合起来》等歌曲。这些歌曲都体现了强烈的军人气魄,充满阳刚之气。这些歌曲除了为革命军人增添了精神气质,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颂歌的体裁

颂歌,显而易见是以歌颂祖国和英雄人物为主的歌曲。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江西地区,则主要是歌颂党的领导、歌颂红军、歌颂苏维埃政权等方面的内容。在音乐的特征上,颂歌的旋律一般比较宽广,节奏较为平稳。速度也较为缓和。既有亲切的、又有宏伟性质的。这一体裁的歌曲与上面所述的第二大部分的第三点歌颂党和领袖的题材作品有重叠之处。一个是从作品的内容上来分析,而一个是从作品所属的形式上来探讨。这类歌曲有《五一斗争曲》、《五卅纪念歌》、《歌唱中国共产党》、《太阳出来红又红》等。

(三)抒情歌曲的体裁

抒情歌曲通常是以直接表达人的情感为主,往往也会相对的艺术化,帶有较多的修辞成分。在音乐本体上,通常具有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在当时的江西地区产生的这一类歌曲,通常有抒发对领袖崇敬、对红军的热爱,也有表现男女青年爱情的幸福,亦有表现夫妻别离的痛苦的歌曲。比如《一颗红星拿不去》、《结婚歌》、《接亲歌》、《拥护苏维埃》、《太阳一出冰雪化》等。

(四)表演歌曲的体裁

所谓表演歌曲,通常是伴有一定的情节、人物、时间和空间的,乐曲的结构上一般较为规整和短小,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比较完整。歌词一般比较幽默、活泼,所要表达的语言比较形象化。乐曲在旋律上既平稳又有起伏性,适于演唱表演。这类歌曲与其他体裁的歌曲相比更加具象化,通俗易懂,并且有的还加以民族乐器唢呐、锣鼓等进行伴奏,营造欢快、热烈的气氛,有利于革命思想的宣传。此时,这一地区产生的表演歌曲有《天足舞》、《东征胜利歌》等。

四、结语

整个江西地区可谓是红色音乐发展、繁荣的重点地区,而红色歌曲正是红色音乐研究的内容之一。红色歌曲是在红色武装割据斗争中所形成的,红色歌曲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歌曲,直观的反映了人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状态,而且红色歌曲的内容也同时体现了红色政权是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宗旨。因而,江西地区的红色歌曲也是整个大范围红色歌曲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从江西地区红色歌曲的文化性质、题材内容、体裁形式三个方面来梳理探讨这一地区红色歌曲的典型性特征。对这一地区红色歌曲基本特征的探讨,也反映了所处不同地区的红色歌曲的基本样貌,具有借鉴与参考性。

[参考文献]

[1] 肖云岭,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史[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 胡建军,邓伟民,傅利民.江西苏区音乐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3] 梁威,谢林玲.井冈山时期红色歌曲的艺术特征[J].黄河之声,2016,10.

[4] 凌绍生.中央苏区音乐文化的特征及其历史意义[J].音乐研究,1998,03.

作者简介:张桂荣(1977-),女,陕西渭南人,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研究;蔺彦锋(1975-),男,陕西延安人,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合唱指挥研究。

推荐访问: 江西 基本特征 红色 地区 歌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