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调查与耐药性研究

2022-05-14 17:00:05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外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外科病区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实验结果,分析其流行趋势及耐药性。结果 外科近3年分离的多重耐药菌中,主要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构成比分别是82.6%,87.6%和84.6%。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7.8%和8.8%,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本院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加强对大肠埃希菌的目标性监测,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和流行。

关键词:外科;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外科患者多为经过手术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身体素质较差,住院期间易发生病原菌的入侵而导致医院感染。医院外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医护工作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国内众多研究可见,大肠埃希菌仍是普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优势病原菌[1~4]。我院2012~2014年外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流行趋势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2012年1月~2014年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多重耐药菌非重复菌株120株。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102株。

1.2仪器试剂 对可疑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系统和配套板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产ESBLs检测方法按照NCCLS确定的双纸片法进行确认,纸片由杭州天和公司提供。

1.3质量控制 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由山东省临检中心提供。

1.4统计分析 采用WHO推荐的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分布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外科检出多重耐药菌部位以腹腔为主,占73.4%,其次是泌尿系统占10.8%,见表1。

2.2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年度分布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外科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以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种类年度分布及构成见表2。

2.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年度分布 外科在2012~2014年度大肠埃希菌分离株数分别是:63、76、128株。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株数分别是:19、28、55株,分离率分别是:30.2%、36.8%和42.9%,呈增长趋势。

2.4药敏结果 除了碳青霉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美培南均敏感外,产ESBLs大肠埃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大肠埃希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是24.5%、16.6%、7.8%和8.8%,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30%,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

本研究本研究资料显示,外科多重耐药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在近三年外科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中构成比都在80%以上。多重耐药菌的主要感染部位是腹腔和泌尿系统,这和唐文[5]等调查研究基本一致。资料显示,欧美国家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多为10.0%~20.0%,而亚太地区明显高于欧美比率。我国文献报道大多介于40.0%~70.0%[6]。本研究显示2012~2014年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分别是30.2%、36.8%和42.9%,并呈增长趋势。ESBLs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它通过产生ESBLs酶形成药物渗透屏障和药物泵出等多种机制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除了碳氢霉烯类以外,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和头孢西丁具有较好的药物敏感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药物、含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表现了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性分别是0、7.8%和8.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是16.6%和24.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较高。一些学者认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致使产ESBLs菌株不断增加,ESBLs日趋流行[7]。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有:①外科手术多为侵入性,防御屏障遭到破坏,给大量的细菌提供了入侵的机会,有些是肠道菌群易位引起内源性感染;②患者住院时间长易接触到医院多药耐药菌,造成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③医护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手术器械以及手卫生、病房消毒不彻底,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④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是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加强医患人员及环境中产ESBLs菌株的目标性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

参考文献:

[1]卢惠华.普通外科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6-18.

[2]李爽,于晓园,李秋实,等.普通外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399-3401.

[3]杨梅,王爱华,封志纯.综合医院普外科医院感染感染病原菌与耐药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4,2(8):67-69.

[4]俞莹,陈志勇.医院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282-1284.

[5]唐文,陶瑾,张爱红.普外科及乳腺科多药耐药菌感染调查与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5):3802-3804.

[6]王倩,孙国全,田素飞,等.外科ICU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279-4281.

[7]唐文燕,邹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多药耐药菌感染分析[J].江西医药,2014,49(6):478-481.

编辑/成森

推荐访问: 耐药性 大肠 外科 临床 感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