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研究

2022-05-11 12:40:05 | 浏览次数: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使现行的高校德育工作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的途径,寻求新的办法,创造新的经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去指导德育新的实践是当前我国德育实践的呼唤。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实质在于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9)05-0058-03

高等学校作为21世纪的人才培养基地,在社会大变革、大转型、大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提升,德育工作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传统的德育工作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适应,不利于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如何发挥高校以人为本的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切实发挥现代德育工作的作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当前,高校正处于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一是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产生了一些共性的表现,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思想主流积极向上,但理想信念有所淡化;价值观念务实进取,但功利色彩比较浓厚;道德和法制纪律的认知水平较高,但知行反差比较明显;成才愿望非常强烈,但目标行为短期化;心理逐步走向成熟,但逆境中自我平衡能力较差;主体意识普遍增强,但个人主义倾向较重等等。

二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把人们引入了一个数字时代,互联网高速度、大容量、多渠道的信息资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各种信息云集网络,思想的防线形同虚设,文化的渗透无处不在,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消极的内容冲击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混淆了是非观、善恶观,使人们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迷失了方向。

三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和校园文化的多格局、多层次发展,给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度,也使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

同时高校德育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忽视了教育的主体是人,而更多地把学生作为社会的被动客体来教育,要求学生服从或适应社会所认可的一切东西。二是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因素和主观能动性,过分看重课堂教育,认为学生的思想品质通过讲解和说教就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三是只强调教育的意义,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价值。四是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距离过大。德育内容单调,缺乏情境性,而且更多的是通过教科书体现的,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五是德育方法过于简单,主要通过直接的说服、规劝、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示范等方法来进行,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无法解决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更为深层次的东西,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不平等,造成受教育者的排斥和抗拒。

不难看出,面对新形势,尽管我们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并且各高校也设置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但在大学德育的理念和实践上,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对人格塑造的意义,没有认识到德育对人才培养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德育。不断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积极探索构建较为科学规范并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新模式,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课题。

以人为本的德育,是一种新的育人理念,这种理念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与此相适应,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与时俱进的原则。人是活的、变化的。教育人的德育实践也必须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德育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德育理论创新。就德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但要对广大青年学生面对的现实生活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加以研究,为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而努力,而且要做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去指导德育新的实践。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的途径,寻求新的办法,创造新的经验。

第二,全面发展的原则。当人们探求未来教育的使命和未来人才的素质时,如何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是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就要求学校在德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学生的尊严、潜能和价值,使学生在思想、品德、心理、智力、体魄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第三,自我行为管理的原则。由于复杂社会的影响所带来的学生心理的复杂性,同样的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而相同的动机对不同的人又可能产生差距很大的行为。因此,在高校德育中,对广大学生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行为规律,才能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

第四,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原则。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没有动力,事物不会运动,社会不会向前发展。以人为本的德育要以学生的客观行为为依据、以社会道德教育目标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刺激,尊重和引导学生的个人目标,帮助协调好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主动地把各种道德品格的形成、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自身的一种需求。

第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始终做到把现实问题、广大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紧密联系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要联系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努力回答和解决德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德育原则,必须建立相应的育人机制。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和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赞同。现代德育的本性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对人性的尊重。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理论创新。传统的德育教育只是纠正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偏差,对大学生思想特点、现实发展需要及基本品质的培养不够重视,一味地进行说教和灌输,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当前的德育教育应以现代化、全球化和信息化、大众化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以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树立“育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强调学生自身的尊严和人格,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

第三,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目标。高校德育

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德育目标时,首先必须体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确定具体目标时,应充分照顾到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成长规律及其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当体现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学生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学生的民主权利、公平公正要求、价值实现、精神文化需求等社会需要。要从关心、尊重、爱护学生出发,追求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拓展创新德育工作内容。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当前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危机意识、道德伦理、网络意识和网络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促使学生道德意识、道德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

第五,解决学生实际问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标准的逐步提升,大学生们面临的学习、生活、就业、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因此德育不单是教育人、引导人,更要关心人、帮助人,把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作为高校德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的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接受挑战的能力,帮助他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还应努力创新德育工作机制。

第一,改进德育的方式方法。

一是实践德育法。把学习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此来拓宽道德教育的时空。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帮贫互助活动、参观、考察、实际锻炼、调查等都会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道德教育在活动中完成,体现了德育的人性化、动态化、生活化、自主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将德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达成彼此真实的互动、投入、交融、共进和行为能力的增长。

二是案例教育法。德育案例法重在回归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实际,引发学生道德思考,澄清学生的道德误区,增强其道德性思维能力,着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道德冲突和难题,开启学生的道德思考和判断力,引导学生的共同参与与关注。

三是咨询教育法。运用个体心理咨询的方法,解决或澄清个别学生的道德难题,唤起学生的自主道德教育能力。在教学的各个时段如期初、期中、期末都可对学生开展,既可对某一具体问题和观念作调查,也可对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和教学改革效果作调查,是一个了解学生,增加互动的很好途径。

四是自我教育法。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培养教育,还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自我教育者。只有当教育的内部因素触及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要求时,才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与参与状态中,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使其真正成为教育主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自我教育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引导学生道德的发展方向,使他们懂得自重、自爱,对善恶、是非、真假能做出基本的价值选择,真正做到用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自我。

第二,改革高校德育课程设置。

德育课程是指具有德育性质和功能且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素材。它既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内在性道德观念,达到应有的道德理论概括水平,又能把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使之成为道德评价标准,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言行。

课堂教学形式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一是设置道德教育课;二是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首先,德育课应从传统的直接灌输模式向问题讨论式转换。因为直接灌输式教育,其时间的集中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容易给学生以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进而使容易困惑、喜欢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一定的障碍,从而制约他们对有关道德要求的理解和内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采用问题讨论式,即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专题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辩和讨论,可以反映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成熟程度。

其次,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是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这类课程是因解决西方现代社会中个人生活与专业活动领域内复杂多样的道德问题而产生的。而在我国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中,绝大多数还是使学生接受既定的、公认的道德价值和信仰,而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探讨伦理道德问题、提高道德思维判断能力等方面尚有欠缺。因而,需要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各科教学活动达到“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以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统一。

第三,营造以人为本的德育环境。

在西方道德教育领域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即“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感染获得的”。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环境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是促成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外部条件。从一般意义上讲,凡是与人有关并对人的思想品德发生影响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都可以称为德育环境,学校的德育环境由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共同构成。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学校德育工作,多方参与,共同沟通,一起探讨,全员育人,形成网络,拧成合力,从而有效地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培养出人格健全,个性健康,懂法、知法、守法的新一代大学生。

一是优化社会环境。必须认真落实党中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让学生理解祖国安定和谐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端正党风,优化社会风气,为青年学生创建良好的示范环境。坚持正确价值导向,营造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民族优秀文化的舆论环境。清理整顿文化市场,正确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功能,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工具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依法行政。

二是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是学生道德品行养成的第一环境,对人的思想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家庭因素中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邻里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家庭熏陶对子女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权威性、持久性、潜隐性的影响。优化家庭环境首先必须提高家长素质,以身示范,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力求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全的家庭。第三,家庭教育不能只重智育而轻德育,只重知识获得而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教育。

三是优化校园环境。优化校园德育环境,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清净、整洁、典雅的生活环境熏陶人。其次要加强校园秩序和治安的管理,健全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创建和谐、安定、人性的校园环境。第三要营造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浓厚文化氛围。

推荐访问: 德育 以人为本 高校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