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神祗崇拜中多阶层作用互动机制分析

2022-05-10 16:25:04 | 浏览次数:

【提 要】在中国历史的文化进程中,许多神祗人物都由历史英雄人物演变而来。关羽在被不断神话的过程中,体现了我国统治阶层对地方管理的独特智慧以及民众崇拜的实用主义。本文主要以关帝崇拜为载体,分析中国民间宗教中,民众,地方精英和国家在推动神祗崇拜过程中的作用与互动,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神祗崇拜在我国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民间神祗 关帝崇拜 作用与互动 社会意义

在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进程中,从王侯将相到平民百姓都有自己崇拜的神祇。在这些神祇中,许多神是曾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在特定的社会背景,社会各阶层的需求与利益驱动下,被人们从凡人一步步地转化成了神。关羽从一个普通武将到武圣,成为中国民间崇拜中的一个重要的神,便是这样一场持续千年的造神运动的产物。关帝崇拜在中国民间崇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帝的神格之高,影响范围之广,实属中国民间所崇拜神祇的典型代表。所以,我们以关帝崇拜为例,分析中国民间在推动神祇崇拜中民众,地方精英和国家的作用与互动及其产生的现实社会意义。

一、各阶层推动神祇崇拜过程中的作用

(一)民众在推动神祇崇拜中的作用

在科技落后贫瘠的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相对脆弱,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常常一场天灾人祸,就会导致家破人亡的惨状。贫穷和困苦的生活使得民众自发地创造了一个与人界相对应的天界,渴求神仙庇护的心理并不断扩大对神崇拜的程度。天界里有许多“正能量”的神,只要人们虔诚膜拜,他们就能得到庇护。不但如此,人们还相信人界的凡人也是可以飞升成神,即“人死为鬼”“鬼之至灵曰神”“神为正直而以者”之说极为盛行,所以那些有德于民,品行卓著者往往成为造人神的对象。关帝的神话便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关羽的“忠义”形象,正好符合民众“造一位聪明正直之神主持人界与民间公道”的心理。并且,关羽的“义”为传统社会的三教九流,江湖帮派找到了维系宗派的精神纽带。在杜赞奇的《中国战神关帝的神话》中也曾描述过,关羽在民间传播过程中,为适应不同民间群体的需求,以不同的形象传播。普通乡民拜关羽是为了求福避灾,商人拜关羽是在制定协约的时候获得庇护,而土匪和反叛者拜关羽则是利用了关羽“义”的象征。

民众在推动关羽崇拜过程中,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历史也极大地推动了神祇崇拜。由民间的英雄敬仰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崇拜,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元末明初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在小说中蜀汉名将关羽是勇武和忠义的化身。加上话本和戏曲的传播,关羽的英雄形象在民间几近完美。杜赞奇也曾说过:对于关羽的民间崇拜,其传播得到宋元指教的白话小说和戏剧之助,尤其是受《三国志平话》和后来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的影响。这些杂剧小说在推动关羽神格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地方精英在推动神祇崇拜中的作用

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孔飞力教授指出地方精英是指在地方上富有影响力的人物。地方精英是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很特殊的阶层。他们用自己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特殊权利在推动神祇崇拜中积极地发挥作用。

一方面,地方精英会有意识地鼓励民间崇拜,这些精英通过建造、维修和管理庙宇来资助有着多种内涵的关帝形象。地方精英通过这些标志认同强化对社区的领导作用,这种领导作用反过来又更好地鼓励了民间崇拜。

另一方面,许多村民被自然而然地包含在以村庙为中心的组织中,地方精英作为乡村领袖通过对地方宗庙组织的操纵,不但实现了自己对全村的领导,而且也强化了关帝崇拜。因为很多村子除了以村庙为中心的组织之外,再无其它全村性组织,所以宗教事务与村中事务是形影不离的,也就是说,宗教崇拜在地方精英的推动下渗透于村落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国家在推动神祇崇拜中的作用

国家在多数情况下不会消除各地对诸神的说法,而是即使在确立对诸神拥有权威的同时也试图利用它们的象征力量,在国家利用这种形象的同时,对这种形象的尊崇也极大地推动了这种形象的普及与发展。一方面,国家通过“封号”的方式推动了民间崇拜的发展。关公能成为关帝,并获得广泛的崇拜与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尊崇是分不开的。自东汉以来,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就对关羽进行加封,并曾曾升级,封号从侯到君,从君到公,从公到王,从王到帝。不但如此,对关羽的祖先也封王封爵,最后使关羽的家族成了神的家族,这无疑对“关公崇拜”有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将关羽儒家化来扩大关羽的影响,同时也稳固了政权。对于统治者而言,关羽是忠、孝、节、义兼备的一代完人,以此为楷模足以宣扬国家正统文化,教化亿万臣民。通过宣扬“忠义”,极力推崇关羽的“忠君报国”观。杜赞奇也曾说过,其实即使关羽在忠义方面有不足之处,比如“秘放曹操”,使得曹魏得以继续进攻刘汉,但后来的典籍不断强调关羽的“孝”“守经达权”以及“深明大义”的一面,以达到关帝儒化的企图。国家将关羽纳入儒家系统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同时,在儒家的帮助下,关羽崇拜拥有了更加深厚的社会意义。

二、各阶层在推动神祇崇拜中的互动

首先,先来简要地说说民众与国家在推动神祇崇拜过程中的互动。帝国涉及关帝崇拜体现了这一发展过程:崇拜的普遍有助于得到官方承认,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使这个神名声显赫。杜赞奇认为,关羽的寓意日益丰富,虽还是一种潜在的象征,但并未逃过中央集权的帝国官方的注意。作为英雄,他是保护者和供给者;作为武士,他既忠于权威又忠于自己的誓言。杜赞奇还曾谈到一个农民被问及关公灵验还是土地灵验的例子。村民理所当然地认为关帝的地位更高,更灵验。他们的理由是关帝受到国家册封帝号,是一个伟大的神,象征着国家,且被国家册封过的神更加灵验。国家与民众间的互动可见一斑。

三、地方精英在推动神祇过程中与民众和国家的互动

地方精英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上下沟通的作用。正如费孝通所说,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国家主权很难通过直接派遣官吏的方式统一管理,国家权力的有效性最多只能辐射到县级为止,县级以下部分则由地方精英们掌控,地方精英发挥着沟通上下的纽带作用。一方面,地方精英与上层政府有密切关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政府,他们通过修葺关羽庙,管理民间崇拜等方式,极力摒弃民间崇拜中巫邪部分,使自己与官方文化保持一致,使关帝脱离社区保护者的形象,成为国家的象征。也正是因为地方精英接受了国家宣扬的关帝形象,并作为地方领袖积极地推动传播关帝崇拜,否则,国家所塑造的官方关羽形象很难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地方精英与民众在此过程中的互动也很频繁。地方精英作为地方领导,对民众的崇拜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民众的崇拜虽然是一种精神上的活动,但是它需要实际生活中的仪式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寺庙来支撑。所以地方精英修葺某些特定地方神庙宇,举行地方仪式等行为,不仅给民众的崇拜提供了落脚点,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民众的崇拜,使民众只能崇拜某几种或一种特定的神,不过这最终促进了关羽崇拜的发展。

四、關帝崇拜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关羽崇拜的产生与壮大并不是个意外,而是一个人为的从上到下的造神运动的产物。中国人造神,并不是为了崇拜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达成自己需要。纵观社会各阶层在这场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之间互动,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这场运动中到处充满着人的需要。关帝崇拜之所以能持续千年而不枯竭,也正是因为各阶层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内化关羽崇拜,不断通过关帝崇拜来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不断推动着关帝崇拜的发展。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仍有很多村落和广大的海外华侨延续着关帝崇拜,这已经成为他们获得身份认同的一种精神支柱。其实,民间宗教中的神祗崇拜,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完善着自身的内涵,不断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不仅增强了民族文化的丰富性,更有益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刘志军、周龚伟2003《论关公崇拜的民族文化背景》,《青海社会科学》第5期。

郑 镛2008《论关公崇拜与儒释道的关系》,《龙岩学院学报》第26卷第1期。

[美]韦斯谛2006《中国大众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郑 镛《论关公崇拜与儒释道的关系》。

[美]韦思谛2006《中国大众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杜赞奇2006《文化、权利和国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纪玲妹2001《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公崇拜形成原因”》,《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第21卷第4期。

(通信地址: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推荐访问: 神祗 互动 阶层 崇拜 我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