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历史教学的感知

2022-05-10 15:50:04 | 浏览次数:

七-九年级的历史教学作为学生系统接受历史知识的第一阶段。就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心理特征而言,感受历史知识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其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

感受是认知的基础。因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只有实行充分的感受,学生才能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总体的教学任务。

感知的历史教学因为新教材编纂的明显成效而可行。如我们使用的岳麓书社的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它根据《历史课程标准》中“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四个主题鲜明的单元组成。各单元内部又以该单元主题为核心展开构成各课的基本内容,如“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这一单元中包括“夏传子、家天下”“公元纪年法”、“西周的分封”、“甲骨文与青铜器”、“春秋战国的纷争”、“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春秋战国的科技文艺”、“百家争鸣”、“历史文物的仿制活动”若干小节,从每一节课的内部结构来看,除了生动的文字表述,还包含丰富的图片资料﹙文物、化石、虚拟的复原图等﹚,饶有兴味的小博士提示,点点滴滴的史海拾贝,以及温故知新,知识巩固、畅想天地,自己动手、问题讨论等。使用这样的教材,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令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生动的历史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历史感知、认知体系。另外,教材坚持了普及性、基础性的要求,历史内容以跳跃式的串连,减少了知识密度,增加了知识的跨度。并要求学生在感受认识历史的同时,掌握纪年法,使学生有清晰的时间感;学会阅读、填充地图,使学生具有准确的空间感;学会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辨析,进行文物的仿制、特定历史情境的体验,使学生具备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基于教材引起的变化,历史课堂不再是承载厚重理论的生硬灌输,历史学习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学生有了充分活动的空间,施展才能的机会,依据亲身的实践,在感知中独立思考、探究、创新,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评价及情感系统,慢慢具有终身受用的历史素养。既然新课程的标准“只能在活动中实现而无法在接受与掌握中实现。”那么,新的教材已经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工具,是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人类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媒介,是课堂学习的知识资源,是促进学生形成健康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催化剂”。

新课程的价值体现在过程中,教材从形式到内容提供了教学过程感知活动的条件,教学作为师生共同进行的感知活动,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握它自身的基本原则。

首先,作为教导主体的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以探究的精神主导教学。教材的编纂相对于《课程标准》来说,“知识与能力”是外显的,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隐形的。课堂中运行的课程不应当只是外显的教科书文本,还应当包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但是实践的变革不象理论的阐述无拘无束,传统教学的惯性和对现实利益的权衡会牵制教学。倘若课堂简单地进行对教材文本知识的传递,放弃探究这一内在要义,感知和体验则无从谈起,内隐的东西无法实现,课程改革的用意会付之东流。所以,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不能放弃对教科书内容和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以探究作为教学的灵魂。因为探究不仅追求着结论,它作为一种经验,能使知识与能力形成自己的张力。拿岳麓书社的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来说看起来文字的表述不再完整,结构呈跳跃形式,内容断断续续,若我们把握教科书的精神实质,教师以探究的形式运用新教材并贯彻于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用意就会在活动中实现。

其次,注意感受的启发性的探究作用的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独特的个体感受,哪怕是奇思异想荒诞不经。课程意义的生成以学生的感受为主要来源。七-九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是幼稚、活跃的,学生感受必然是多样化的,如果教师把学生的感受活动、师生间的互动合作看成是指向既定目标的行为,并时时去纠正学生偏离原旨的思考是无益的,课程意义只有在生动的课堂不断建构。如针对“商鞅变法的失败与成功”为题展开的讨论,学生从商鞅的个人得失、社会效果、历史规律各个方面去考虑,并从多种渠道收集历史信息、资料,个别学生也从商鞅变法的个人悲剧而得出变法失败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抓住存在的分歧引导学生感受战国时期特定的复杂局面,同时认识变革的艰难,实行对学生情操的熏陶,惟其如此,以过程为核心的课程才是充实的、结果是璀灿的。这种璀灿、这种充实缘于学生们真实的体验,因为“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解范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再次,师生互动的感知化教学,教师要把握住课程价值目标的合理性。因为感知活动并不排斥逻辑思维,从哲学理论上讲“在事务的连续性﹙量变﹚中就孕育着非连续性﹙质变﹚”渗透了理性因素的感知教学就不能无视课程体系的阶段性,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认识能力,经验准备状况,因此“要区别各年级间的能力层次,注意各个学段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和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能力,”否则,超越实际的更高阶段的要求强加给学生对于学生只会启而不发,从课程观念讲也毫无意义,因为感知教学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活动。”只有适宜学生发展才能切实有效。

贯彻感知原则教师作好了教学活动中教导主体的工作,学生作为主体的感知就会大显身手,那么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理念就会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凸现强大的生机。

推荐访问: 感知 历史教学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