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探讨

2022-05-10 11:30:05 | 浏览次数:

zoޛ)j首评价,认为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提出以资源保护为前提的四点保护性建议。

关键词: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探讨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很少产生负影响且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旅游活动。在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潜力巨大,它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研究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现状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是河北省最大的人工林林场,2007年在原林场和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总面积93354hm2,其中保护区面积20029.8hm2。林区内有维管植物81科、303属618种;大型真菌22科51属79种;陆生野生动物152种、亚种。

2 发展生态旅游评价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不仅仅是单纯的旅游资源还是自然保护与游憩双重功能的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都属于自然保护系统,又在主体内容、景观特色、主要功能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如表1所示)。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保护区旅游的发展和管理已成为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自然保护、生态、旅游和周边社区、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有效的管理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即保护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3.1 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保护区筹集大量资金,解决保护区的经济缺乏问题,维持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基础建设。

3.2 是保护区开发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

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收入,一部分可以直接返回保护区,提高保护区的资源保护能力和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另一部分分配到当地居民手中,用于社区发展,提高社区居民保护资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 扩大保护区的知名度,提高保护区社会地位

充分发挥保护区在环境教育、文化教育、科学考察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保护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4 发展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在自然保护区内发展生态旅游首先要考虑环境保护和提高经济收入问题,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有效处理生态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4.1 遵守生态安全原则

生态安全原则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首要原则。必须以保护区的承受能力为前提,根据塞罕坝旅游资源状况,研究旅游承载力,严格控制进入保护区特别是生态敏感区的游客数量,避免生态功能的破坏。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严格控制生态旅游规模,科学管理,保证核心区不受任何干扰以免破坏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按照节假日、淡旺季节、不同路线、不同景点疏导游客,避免游客数量超过景点的承受能力,减少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2 重视旅游规划

遵守保护优先原则,合理布局,科学统筹。科学组织安排生态旅游项目、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游览线路的确定。旅游项目规划严格控制在实验区范围内,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各种旅游设施的建设应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严格控制破坏自然环境的开发建设,量力而行。旅游服务设施要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并结合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需求适度开发建设并留有余地。

4.3 发展特色旅游

发展特色旅游,保护自然风景区原貌,避免对景观和生态的破坏。以生态旅游为龙头,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生态产业链,增强自然保护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既保护自然资源,又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

4.4 重视宣传教育

发展生态旅游,应重视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功能,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培养环保理念。提高经营者、管理者和游客的生态意识。在开发旅游项目和产品中,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最大限度地渗透趣味性科普内容,唤起公众对自然保护事业的支持和理解。

5 结语

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而划出的一定地域范围。生态旅游的总目标是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在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注意协调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使之真正走上可持续、健康和规范的良性发展道路。

推荐访问: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探讨 发展 塞罕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