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临空经济助推贵阳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2022-05-09 08:45:02 | 浏览次数: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中国愿同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开放合作大战略,对经略周边,拓展我国发展空间,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带一路”战略必将重构区域经济、产业分工、对外贸易格局,国内各地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定位。贵阳地处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自身经济实力较弱,但又肩负着带领贵州和黔中经济区加快发展的使命。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实施为重要机遇,选择合适的突破口,以开放合作实现后发赶超,对贵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贵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

贵阳地处西部内陆地区,既不沿边也不沿海,加之深处云贵高原腹地,通过陆路对外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但贵阳是西南地区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是连接四川、重庆、云南、湖南、广西等省区市的重要交通节点,是西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交汇点,是西北、西南地区和中南部分地区通往珠三角、南亚和东南亚的战略通道,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能够快速北入长江、南下珠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枢纽。

著名经济学家卡萨达教授(John. D. Kasarda)认为,继海港、河流、铁路和高速公路之后,临空经济将成为第五波浪潮。这一波浪潮使得航空交通枢纽可望成为经济重镇。这是因为航空运输便捷、高效,空港所在地为吸引高端产业、高端要素落户创造了机会。临空经济产业多以航空制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航空物流、商贸、金融、航空服务、会议会展、总部经济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重要国际机场,2014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253万人次,飞机起降架次超过11万次。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为依托的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是贵阳对外联通的桥头堡和对外开放合作的战略平台,依托航空运输和物流业的速度、效率优势,促进临空经济区在汇集产业要素、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发挥更好作用,有利于我国更好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航空运输正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航空港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建设双龙临空经济区,对于全方位深化对外开放、优化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民航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贵阳临空经济发展基础

贵州省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位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黔中经济区核心区,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核心,范围涉及贵阳市南明区与黔南州龙里县部分区域。规划区总面积25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55平方公里),辐射范围1600平方公里。航空港经济区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经济区依托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以发展临空经济为目标,集聚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是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战略平台。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距贵阳市中心城区约11公里。2014年实现旅客吞吐量125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2万吨,起降架次11.3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9.6%、6.0%和21.9%。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目前共有16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营运。

贵阳是西南地区陆路交通枢纽,是贵州省交通运输和物流中心。铁路方面,贵广高铁、沪昆高铁长沙至贵阳段已开通运营,渝黔高铁、成贵高铁和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正在建设中,贵阳至南宁高铁预计今年年底将开工建设,贵州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公路方面,以贵阳为中心,贵州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已达15条,实现了与珠江三角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滇中经济区的快捷连接。通畅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为贵阳机场开展联程联运和陆空衔接,全力打造西南国际航空物流新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

航空港经济区所在的黔中经济区是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产业园区集聚,产业发展环境优越。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发展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高端产品制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产业链、大数据金融等五大产业为重点,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11个国家级称号。贵阳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12月正式封关运行,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大大提升了贵州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深化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有利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快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对接。安顺民用航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国防军工科技力量,以民用新型航空产品的研制、开发为重点,研制生产了10多种型号飞机和两大涡喷系列航空发动机,基地内有贵州飞机制造公司等多家飞机制造企业,具备完整的航空科研生产体系。

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于2014年10月组建机构,已建和在建的主要园区和项目有食品工业园、多彩贵州城、航空物流园、中铁·国际生态城、龙里茶郡、龙里省级工业园、深高速创意产业园、汽车文化城等。核心区2014年生产总值近60亿元。预计到2015年末,航空港经济区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交通主骨架和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核心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50亿元以上。

三、贵阳临空经济发展思路

(一)建设西南航空新枢纽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陆空交通衔接,构建设施先进、网络完善、支撑有力、运行高效的航空货运集疏系统。

1.着力提升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运输能力

加快机场枢纽建设。按照现代大型枢纽机场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推进机场扩建工程。尽快建成T3航站楼和第二跑道,适时启动T4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建设。布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机场综合服务能力。

拓展完善航线网络。进一步开辟国际国内航线,新增和加密直达日韩、东南亚及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的客货运航线航班,构建联系全球的空中通道。

提升枢纽运营能力。运用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信息技术,优化流程设计,提升服务水平,创造与国际接轨的联检环境,提高客货运中转、地空运输转化效率。推进各驻机场单位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全面提高航空枢纽的信息化水平。

发展壮大航空货运货代企业。扩大现有基地航空公司驻场机队规模,引进新的基地航空公司。支持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快递物流企业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设立基地、增加运力,建设区域运营中心和快件处理中心。推动航空货运服务代理企业集聚发展,与航空公司、重点客户加强合作,培育一批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骨干企业,拓展航空货运上下游市场。

2.加快完善配套路网

加快完善临空经济区内部交通网络,在机场和中心城区之间建立轨道交通快速通道。加快形成临空经济区内快速路网,完善次干路网。大力推进周边公路、铁路交通建设,构建以临空经济区为中心的放射状交通系统,实现与高铁、公路、市域快铁、城市轻轨的快速衔接,加快构建以航空港为中心的放射状综合交通网络。

3.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建成集高速路网、快速路网、环城快铁、轨道交通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多式联运交通平台。加快陆空联运体系建设,形成航空、公路、铁路高效衔接、互动发展的联运格局。推动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集疏便捷的综合性场站和设施,提高转运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卡车航班,建设区域性卡车转运中心,打造航空货物“门到门”快速运输系统。建设完善高铁货运基础设施,积极发展高铁快递业务。加强空陆联运设施建设,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集拼、转运功能。推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与贵阳高铁客运枢纽站紧密对接,大力发展空铁联运,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客运中转换乘中心。

(二)打造特色高端临空产业基地

依托航空货运网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供应链,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临空型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和高端制造业基地。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加快建设航空物流园区,立足产业基础和区域市场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药品、花卉等特色产品物流,建设西南地区重要的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和区域性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整合应急物流资源,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基地。

推进电商物流园建设,引进菜鸟网络科技、北京科捷物流、伊藤忠物流、百世汇通、上海标杆物流等电商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电商物流管理的运营管理平台、快递供应商的中间平台、基于上家的移动协同操作平台、基于消费者的微信应用服务,整合线上线下服务,打造物流与供应链大数据平台,实现对线上线下物流和资金的整合与控制。

2.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规划建设公务机运营中心,积极引进知名公务机制造与运营企业,与飞机总装产业园共同打造公务机制造、公务机销售、公务机运营、公务机地面代理、FBO服务、MRO服务、业务管理等公务航空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国家级公务机运营中心。规划建设航空公司运营基地,积极争取境内外重要航空公司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设立运营基地。积极争取与西南其他省份联合成立航空公司,提升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功能和地位。建设大数据产业研发展示中心。以贵阳、贵安新区建设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为契机,以航空港物流大数据、高端制造大数据、旅游服务大数据、文化创意大数据等为重点,推动大数据服务产业发展。打造智慧城市运营、大数据研发中心、文化与创意中心、智慧旅游体验馆、智能终端研发等重点项目。引进国内外航空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分支机构,打造航空总部经济区。引进管理、研发、金融、营销和咨询等总部,建设总部经济园,打造航空港经济区的智慧中枢。以多彩贵州城为核心,规划建设文化休闲旅游区,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休闲体验。依托中铁生态城规划建设会展休闲体验区,争取举办大型会议,重点建设会议中心、旅游休闲谷、康体养生谷、创意产业园等,形成品牌效应,带动酒店、餐饮、商务办公等关联服务业发展。发展电子商务研发设计、跨境电子商务等产业。促进商业办公和商业休闲相融合,重点建设SOHO办公区、科技办公区和电子商务办公区。建设名牌名店商业街区。

3.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

规划建设飞机总装产业园,吸引国内外公务机和支线飞机制造商落户,重点发展公务机与支线客机制造、总装、维修和展销。规划建设飞机零部件产业园,重点发展机体部件、机载设备、航空材料加工制造。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链高端环节入驻,发展产品研发和关键部件生产组装,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引进国内外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先进的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创新药等。立足当地矿产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引进国内外新材料制造企业,大力发展与经济区临空产业相关联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材料产业。

(三)建设生态智慧航空港城

发挥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临空经济区的优势,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坚持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强化大数据技术对空港城的智能化应用,建成绿色智慧的现代化城市综合服务区、生态与人文有机融合宜居的临空经济区。

注:本文属于“省级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和“省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推荐访问: 贵阳 助推 深度 参与 战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