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地质破损档案的修复

2022-05-07 10:25:03 |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从安全和管理角度,概述了核地质破损档案修复的紧迫性,对档案的传统修复和电子化修复进行了比较,简述核地质破损档案修复的工作流程。

【关键词】破损档案;档案修复;核地质

核地质档案是放射性矿产地质工作的成果纪实,是核地质工作者艰苦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管好、用好档案是档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尤其是做好破损档案的修复,更是档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档案修复,迫在眉睫

(一)核地质破损档案修复的迫切性。我国核地质勘探工作兴盛于60多年前,由于客观原因,核地质档案的载体质量差,保管条件相对落后,核地质档案破损严重,急需抢救性修复。以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为例,馆藏的核地质档案主要由文字报告、附表、附图组成。由于附图比报告更能清晰直观地反映出各地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等信息,在核地质档案中所占比例达3/4之多,而且使用度极为频繁,破损程度严重,修复量极大。就整个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而言,基层地质大队还保存了大量的原始地质资料,其档案载体质量比成果档案更差,保管条件也较局馆差,使用率更高,破損程度更大,修复工作更为艰巨。同时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新一代年轻地质工作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电子阅览成了他们的主要选择,这也增加了电子化修复的迫切性。

(二)核地质破损档案修复的可行性。以图纸为例,与传统修复相比,电子化修复切实可行。20世纪,破损附图的修复多采取手工修复,其流程为:修裱→清绘→复照→晒印蓝图→分色制版→印刷。整个过程不可控因素多,劳动强度大,精度难以保证,且工期长,程序繁,效率低,成本高。因此,传统的附图修复工作难以大规模展开,给档案利用带来了极大的限制,形成了档案利用的瓶颈。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核地质档案的修复,特别是附图的修复找到了新途径——电子化修复。电子化修复就是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工具,采用计算机图—数转换等技术,将图件数字化,对其进行编辑、修缮,使图纸再现的过程。图纸的再现可以是纸质图纸的打印,也可以是图纸转化成数字后,在计算机显示器上的阅读再现,其数字化成果转存于磁盘、光盘、硬盘等其他介质永久保存。电子化修复与传统修复工作相比,具有图像清晰、操作简便、省时高率、便于重复利用等优势,是档案修复的一次革命,为档案修复工作带来了生机。

二、档案修复,重在实施

(一)修复准备。办公场所:办公桌、大型图纸修复工作台、电熨斗、保密柜、消毒柜、档案修复工作所需的常用工具及用纸材料。修复设备:书刊扫描仪(用于核地质档案报告、附件等文本档案的扫描,无须拆卷,最大可扫A3幅面)、大型工程扫描仪(用于大型地质图的扫描)、计算机(用于联接扫描仪设备及编辑电子化成果)、移动硬盘、外置式刻录机、光盘(后三者用于储存电子化信息成果)。储存场所:置于档案库房内,配备了消磁柜和磁盘阵列。

(二)修复流程。1.修缮。将破损的图件以裱、补等适宜的方式对其进行修缮,以延长其保存寿命。2.电子化处理。将附图电子化,以便计算机识别处理。主要是利用大型工程扫描仪,对图纸进行扫描,将图的图像信息转换成以点阵形式保存的电子文件(JPEG格式或TIF格式文件)。3.图像处理。为保证所形成的电子文件清晰、美观而进行的图形整饰工作,一般采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反转、调整图框、去污、去折痕、旋转、纠斜、修补等工作。4.图纸的输出。(1)通过图纸打印机,将修复后的地质附图打印成纸质图纸,留作档案保存并提供人们使用。(2)将修复后的附图信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光盘等磁性介质中,通过计算机输出设备——显示器对原图进行阅读、使用,作为另一种载体形式对附图档案的保管。(3)将产生的附图电子文件利用各种软件进行数据转化,根据地质工作的需要,建立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库,提升地质档案利用工作的水平,为地质工作向定性发展提供服务。

(三)注意事项。1.对原件的保护:所需电子化修复的附图大多破损严重,即使经过修缮,也不能随意提挪,需使用透明夹膜将扫描原件装入其内再进行扫描。2.扫描方式的选择:彩色图纸、蓝图使用彩色扫描;不太清晰的黑色纸使用灰度扫描。3.分辨率的选择:扫描时,大多数情况下选择300dpi,如果图面信息模糊时,可适当提高分辨率,其选择原则应以电子文件的清晰度为准。4.其他参考的选择:应根据原图的实际情况处理选择门限参考、对比度及亮度。确保所形成的电子文件不仅清晰度要接近或(等同于)原图,而且扫描内容要完整,精度要达标,扫描形成的电子文件与原图的对角线误差和边长误差不应超过0.1%,且应具有最少的整饰工作量。

三、档案修复,任重道远

(一)重视安全。核地质档案的涉密程度较高,所需修复的档案形成的年代久远,较为珍贵,因此,在电子化修复的过程中要全方位确保安全。1.培训安全意识。首先严把用人关,核地质档案的电子化修复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责任重大,要对参与人员按照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大等规定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考量。其次对参与人员进行保密法律法规、安全、业务知识培训,做到知法、懂法、不违法,掌握保密技术新知识、新技能,以应对来源于新技术的应用和对保密技术应用的挑战。最后要与参与修复工作的员工签订保密安全承诺书。2.健全管理制度。一是要结合实际,建立《修复工作保密制度》《破损地质档案出库后的管理办法》《档案修复场所管理制度》一系列安全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减少安全隐患,降低泄密的风险,提高修复工作的安全性。二是要及时修正和完善制度,使其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执行力。第三要加大制度执行力的督察,做到每个工作日小查,每个阶段考核验收,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工作考核中,明确考核的内容、效果的定量评价、考核的结果运用,并实行奖罚兑现,从而确保该项工作安全顺利推进。3.选好场所,确保安全性。按照《保密法》《涉密地质档案管理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场所的要求,采取了以下措施:(1)工作场所与办公场所相隔离,且达到“九防”要求,进入工作场所的通道内配置储物柜,存放工作人员严禁携带入内的私人物品,在工作场所安装监控摄像头。(2)破损档案修缮室除配备保密柜之外,还要配备纸质档案杀菌消毒柜,用以对修缮后的地质档案的防霉防菌处理。(3)电子化工作室内所有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均与网络物理隔断,并且不具备无线上网功能。计算机要设置不少于8个字符的开机密码。(4)在档案库房内增加防磁柜,用于存放电子化修复的信息成果。

(二)规范管理。为实现高效、优质、低耗的修复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规范流程。就是对地质档案电子化修复工作的工作范围、内容、程序和处理方法进行规定,做好顶层设计,绘制出工作流程图,有效地衔接和协调从破损地质档案出库、实体修缮、破损档案电子化、成果编辑、审核、储存、修缮后的地质档案入库等全过程,使修复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核地质档案文本、图纸修复规范流程,核地质档案文本图纸扫描规范流程、核地质档案文本扫描成果编辑规范流程等操作手册,使工作运行协调衔接、高效开展,降低失误率。2.规范岗位。确立每一个岗位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质量要求以及所能支配的资源,使员工按既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工作的程序、处理方法、参数配置进行选择,行使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决策的责任,而不必在方法、程序上摸着石头过河,作不必要的探索。实践中先后制定了资料调配员、文本修缮员、图纸修缮员、文本扫描员、图纸扫描员、电子化修复成果编辑员、电子化修复成果审核员、电子化修复成果管理员等各岗位的职责,除此之外,还以表格的形式,将岗位职责细化和量化,让每个岗位的操作者在完成职责后要签名,留作记录,起着可检查性和追溯性,强化岗位的责任意识。3.规范成果。破损纸质档案的修缮应从适应性、相似性、可逆性的原则来规范修复成果;用《图文地质资料扫描熔化规范(试行)》(国土资源部数字国土工程工作标准SZ1999001-2000)对破损核地质档案的电子化修复成果进行规范,将电子文件存储在光盘和硬盘等两种以上的介质上,并按《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中办国办厅字〔2009〕39 号)进行规范化管理。运用现代化技术对核地质破损档案进行修复,是“为党管档”的使命所赋,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所需,是“兰台人”的职责所在。

推荐访问: 破损 浅谈 地质 修复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