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摄影(CR)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2-04-29 16:55:02 |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探讨CR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胸部CR照片。结果:100例CR胸部照片,发现肺癌4例;肺炎28例;肺结核17例;肋骨骨折31例;气胸8例。余12例胸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CR检查准确性高,且为无创性检查,是诊断胸部疾病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胸部;计算机摄影(CR)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087-02

The value of Computer Radiography(CR) for Chest X-ray Radiography

ZHOU Peng,GAO Xue-mei

(Sichuan Provincial Deyang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Deyang 61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value of Computer Radiography(CR) for Chest X-ray Radiography.Methods:Ret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100 cases of Chest X-ray film.Results: 100 patients with Chest X-ray film, 4 cases of lung cancer ,28 cases of pneumonia ,17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31 cases of rib bone fracture and 8 cases of pneumothorax were found by CR.Conclusion:CR is accurate and non-invasive means,especially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Chest X-ray Radiography.

[key words] Chest;Computer Radiography(CR)

胸部X线摄影是临床检查胸部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本文回顾分析100例胸部CR摄影照片,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4~84岁,平均年龄48岁。

1.2设备

采用东软公司500 mA X线机。AGFA-CR系统及其配套资料输入工作站、扫描主机(MUSICAADCSOLO)、影像后处理工作站、干式热敏打印机(AGFADRYSTAR5300)、AGFA-CR暗盒(AGFACRMD4.0General)和AGFADRYSTARDT2B热敏胶片。

1.3摄影条件

胸部正位摄影采用70~75 kV,20~25 mAs,距离150~180 cm;胸部侧位采用85 kV,40 mAs,距离150 cm。并根据病人体质、病情适当增减摄影条件。

2结果

2.1摄片质量

本组100例胸部摄影均采用正位和胸部正侧位摄片,其中甲级片95张,占95.00%;乙级片5张,占5.00%。乙级片多为体位不正、图像后处理窗宽、窗位选择不当及设备噪声等所致。

2.2影像学发现

2.2.1肺癌4例,占4%,其中中央型肺癌2例,周围型肺癌2例。表现为肺门区或肺内占位性块影。

2.2.2 肺炎28例,占28%。表现为肺纹影增强、模糊和肺内不规则斑片影。

2.2.3 肺结核17例,占17%。表现为上肺野不规则斑片影、点结节影和不规则条索影与肺门相连。

2.2.4 肋骨骨折31例,占31%。其中右侧肋骨骨折20例,左侧肋骨骨折11例。

2.2.5 气胸8例,占8%。表现为肺组织不同程度向内下压缩征象。

2.2.6 余12例胸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3讨论

计算机摄影(CR)是将X线摄影的影像经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数字化影像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利用成像板记录X线摄影的潜影,并将其送入CR扫描仪中读取,最后产生能在计算机上进行后处理的数字化图像[1]。CR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临床,实现了X线平片数字化,已经成为被广泛接受和成熟应用的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2]。CR系统宽容度较大,X线能量与激光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在1∶10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这种关系使CR系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宽的动态范围,在允许的曝光范围内可获得大量的有用信息和高质量的照片影像[3]。普通X线摄影采用胶片-增感屏组合系统摄影,影像的最终显示相当大程度依赖于X线曝光量,而且不同组织的显示需要不同的曝光量,当摄影完成,其影像质量难以改善。传统的屏-片组合系统摄影,不能提供较厚部位的理想照片。CR系统因在低能量区,RMS值的变化近于直线样递减,在高能量区,RMS值的变化近于恒定值,几乎不依赖X线能量,所以对较厚的摄影部位能够满足诊断要求[1]。CR较传统X线摄影具有以下优势:CR摄影条件低,仅为传统X线摄影的1/2~2/3;CR摄影条件的宽容度宽;数字化图像可存储于光盘或其他移动存储器中,为图像存储和通信系统(PACS)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为远程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R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如局部放大、对比度反转、影像边缘增强、图像旋转、角度和长度测量等),使得胸部影像得以较为清晰的显示,能有效地评估病人的情况。正是这些影像后处理功能的应用,使得在传统X线胸片所不能发现的异常征象(如心后重叠的影像学改变、血性胸腔积液高密度阴影遮盖肋骨和肺内病灶、膈下肋骨等),均可通过后处理功能得以显示[4]。CR系统虽然较传统屏-片系统有较大的宽容度,但摄影条件的高低对图像质量仍有很大的影响,对不同部位的摄影或不同的临床要求,应选择适当的摄影条件。一味追求利用CR的宽容度和后处理功能技术而降低曝光条件的论点是不妥的,应以最佳的图像显示和最低的辐射剂量相结合为原则[5]。

胸部X线平片上许多不同的解剖部位同时重叠显影,密度变化范围很大。传统的屏-片系统需要不同的曝光条件来显示不同的解剖部位,如肺野、支气管、纵隔、心影、肋骨和软组织等。胸部CR图像通过后处理功能可显示不同的解剖部位,这对密度变化范围很大的胸部是非常有利的。后处理过程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来处理调整影像的对比度和密度,通过二者的联合应用,得到满意的和适合诊断要求的胸部CR图像;用边缘强化功能来观察胸部外围结构、肋骨等;反转影像功能是用透视相来观察肺组织;测量功能可测出胸片中病灶的大小。国外石橘忠司报告,CR在胸部易于显示与心影、膈肌重叠的病变,主动脉和纵隔轮廓清晰,也易于显示气管、支气管、肺门血管和肺野血管;小田报告CR胸片较普通平片更易于发现5~10 mm结节性病灶;伊藤报告,结合CR处理前后的胸片能提高肺部细微间质病变的检出率。临床上应用胸片的目的是多样的,为了适应临床对胸部摄影检查目的和要求,CR系统可使用一种双重显示的方式,即用一张胸片显示两种不同后处理方式获取的影像,这样即可以减少曝光次数,又提高了影像层次及诊断能力,并节省胶片的使用。对肺炎的显示:CR通过高对比处理显示肺野,可见肺野高密度影,密度从病灶中心向周围逐渐变淡;用CR黑/白翻转技术处理后,可见病灶周围浅淡渗出性病灶消失,而中心高密度区仍然存在,表示该病灶为渗出性病灶有部分实变,而非肿瘤性病灶;对肺结核的显示:对肺尖的病灶,如结核或肺尖肿瘤较易与第一、二肋骨重叠而被遮盖,CR影像经高空间频率处理及影像黑/白翻转技术处理后,可见病灶周围显示肺尖有一边缘不规则的极高密度的病灶,并没有异常血管影,由此可为肺结核,有瘢痕纤维化和钙化病灶形成,而非炎症或肿瘤病灶;对胸膜病变的显示:CR照片经过低对比和强空间频率处理后,肋骨影像模糊,使增厚的叶间胸膜清晰显示出来;对肺癌的显示:CR影像经高对比处理及黑/白翻转技术处理后,可见软组织肿块,界限清晰,边缘毛糙,病灶中及周围有血管聚集等征象。床旁胸部摄影的应用:由于临床重危病人拍片时不能很好地配合,曝光条件不易恰当的掌握。CR有较宽的曝光剂量宽容度和后处理功能,在适当的曝光条件范围内通过层次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使胸部影像能较清晰地显示,减少重照,对危重病人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祁吉.计算机X线摄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曹厚德.计算机X线摄影(CR)概述[J].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2000,6(3):24-26.

[3]王艳,王建福,李伟.床旁CR摄影照片影像质量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4):335.

[4]李传彪,宁季军,郑曙光,等.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在胸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3):236.

[5]周凤兰,张伟,毛霖,等.CR摄影中肋骨影像的显示与管电压值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4(3):232.

(收稿日期:2008-02-21)

推荐访问: 胸部 检查 价值 计算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