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王海军

2022-04-15 10:19:58 | 浏览次数: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比重低、课程设置不均衡是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明晰培养目标、实施分类培养、壮大师资力量,增加外出深造机会、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运动康复专业 应用型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a)-0-02

运动康复专业是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日趋增大等背景下产生的新专业。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力发展运动康复等服务产业,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作用[1];《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为运动康复专业的良性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该专业在我国尚属新建的特设专业,国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标准,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缺乏、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迫使人才的培养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国家的最低要求相差甚远,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应用型运动康复专业人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运动康复专业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现状

运动康复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国内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较晚[2]。在国内,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89年专业目录中增设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1990年首都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1998年该专业与其他专业进行整合与重建,形成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随着社会需求的需要,2004年教育部审批同意将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等3所大学作为试点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为了突出运动健身与体育康复的特点,2012年教育部将原“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更名为“运动康复专业”(专业代码为100307W),并将该专业定为特设专业,修业年限为4年,可授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为了培养运动康复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高校引进运动康复高层人才困难的问题,2015年教育部组织召开了“动康复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和“运动康复研究生招生会议”,完成了增设运动康复二级学科与招收运动康复专业硕士两项工作,为本科生提供了深造与升学的空间和平台。

截止到2018年全国已有72所院校具备招收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资格,其中体育类院校15所,占20.83%、医学类院校26所,占36.11%、师范类院校13所,占18.06%、综合类院校18所,占25%。运动康复专业招生分布比例差异较大,呈现区域不均衡态势,其中发达地区招生数量较多,经济发展较慢地区招生数量和布点情况相对较少,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计划招生人数和布点分布更少。

2 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未实施分类培养

运动康复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一直在争论,而培养目标的确定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能够培养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高校有师范类院校、体育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四类,各高校都根据自己对运动康复专业的理解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导致所培养毕业生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各高校间尚未形成人才分类培养的标准与细则,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存在互相竞争和资源浪费等现象,导致不同的就业领域都受到了严峻挑战。

2.2 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比重低

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运动康复专业的教师要求既要精通康复医学又要熟悉运动技能,目前这样的高层次运动康复人才极其缺乏。实践教学是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掌握康复技能和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各高校只是将实践教学以文字的形式列入培养方案,将毕业实习、见习、科研技能和职业技能等作为实践教学的全部环节,没有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组织形式和实施方案等。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不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执行,最终导致学生的康复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3 課程设置不均衡,社会认可度不高

运动康复专业属于特设专业,各高校自主开设专业课程,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导致课程设置不均衡和差异化现象。如在医学类院校开设的医学类课程较多而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较少;而在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设置偏少。这将导致将来的毕业生无论到医疗康复部门还是到大众健身或康养机构都不能很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与扩充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社会的认可度和学生的自我认知度不高。

3 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对策

3.1 明晰培养目标,实施分类培养

培养目标决定着专业的发展走向,只有明晰培养目标,才能进行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实践教学等后续工作的安排[3]。运用职业分析法,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应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来确定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类型院校中进行分类培养,避免重复设置、自相竞争、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培养一批既懂医学又懂体育的能够在医院康复中心、运动队、健身场所、疗养院和养生馆等不同就业领域从事损伤的预防与治疗、疲劳恢复、科学健身等工作的康复保健的高级专业人才。

3.2 壮大师资力量,增加外出深造机会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师资是运动康复专业得以顺利筹建的重要保障。运动康复专业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应做到“医学向体育渗透”“体育向医学延伸”,不仅要掌握运动科学知识还要熟悉康复治疗技术,而这样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应鼓励教师外出学习与深造机会;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与科研能力的培训,选派青年教师去康复医院进修学习,加强康复技术与运动科学知识培训。加大外聘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对教师与学生的康复技能进行培,加大从国外引进运动康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力度。

3.3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实践教学比重

运动康复专业课程设置应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打破原有学科界限。以学生“应知、应会”内容为主体,以未来的“岗位需求”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线,贯彻医学向体育渗透,体育向医学延伸的理念,不能因人设课,应依据DACUM职业分析法确定的职业能力图表来设置专业核心、专业基础、专业选修和专业任选课等课程。医学类院校应增加运动科学方面的课程(如运动处方、民族传统体育等课程),体育类院校应适当增加医学方面的课程(如临床医学、中医学基础等),同时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实践教学应不流于形式而是要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教育见习、专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课程提高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的运动康复技能,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课时比例。通过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和优化课程设置能够使各高校培养的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更加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海军.基于体医结合的运动康复生物力学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16):9-10.

[2]黄汉升,陈作松.我国体育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体育科学,2016,36(8):3-33.

[3]陈庆合,王海军.论本科转型与能力本位教育[J].职教论坛,2017(33):13-17.

推荐访问: 人才培养 康复 几点思考 运动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