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陶行知理论彰显物理教学

2022-04-13 08:19:17 | 浏览次数:

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综合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等特点.长期以来,学生往往带着兴趣入门,最后哭着出来,学生认为难学,老师认为难教.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影响,一直围绕升学转的错误做法,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失去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理失衡,最后失去学好物理的信心.笔者认真研读了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建立的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彰显物理教学的新光辉.

1 从问题入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各科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物理教学也不例外.

“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物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当新的需要与原有的物理水平发生认知冲突时,学生物理思维便处于积极状态.学生对物理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锲而不舍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十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告诉笔者,现实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正如陶先生所说:“创造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虽然书已是求知之一种工具,但生活中随处是工具,都是教育.”如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是一种什么物态变化?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为什么?.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物理学科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的,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只要时时留意,经常总结,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事物,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概念和规律.

2 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从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看,任何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都是从质疑开始,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指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后经过牛顿进一步研究,总结出了牛顿运动定律,从而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又如当爱因斯坦看到洛仑兹等人依据牛顿的时空观研究电动力学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后,对牛顿的时空观大胆质疑,并提出了相对论时空观,从而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再如爱因斯坦和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间相互质疑,引发了当时世界上大批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参与的科学史上有名的“大论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学、数学甚至哲学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有“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的感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可能和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这正是在激发深层的学习动机.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以问题为出发点.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扣人心弦的小故事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心,悬而未决的问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改变了“要我学”的状况,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

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物理概念学生并不能深入理解.学生在死记概念的基础上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疑问,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抓住这种关键时刻,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物理问题.摩擦力的方向往往是学生难以判断的,学生在“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存在理解误区.例如,人加速跑下斜面,若要保持光滑斜面上的木板保持静止,人和木板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如何.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学生回答:“人相对斜面加速跑下,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他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马上就有学生质疑:“木板若要保持静止,必定受到人对木板的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与人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人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很多概念模糊的学生皱起了眉头,也有些学生开始争论.抓住这样一个常规的错误,让学生充分质疑,不但能够彻底解决学生对摩擦力方向的理解,而且加强了学生的辨正思维方式.

3 借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做”的能力,体现“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的进步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新课程改革要求物理教学必须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教),通过探究(做)获得知识(学),这种教学的方式与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是完全一致的.

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笔者体会到“教学做合一”的关键是“做”,从物理教学的角度看,陶先生所说的“做”应当是“手动、眼看、耳听、脑想”,只有落实这样的“做”才能充分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

3.1 小实验大家做

“勿因小而不为”,现行课本为体现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各章都安排了许多小实验,在教学时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探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亲身体验和成功喜悦.如:探究声的产生、传播及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这些实验器材简单,学生都具有.教学时要求每位学生都动手做,用眼观察物体的振动情况,用耳听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最后用嘴说出所见所闻.

3.2 大实验分组做

有许多实验需要专用器材才能进行,如:探究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测小灯泡电功率、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等.这些实验由于我校的条件有限,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探究,动手操作比较困难,甚至办不到,实际教学中笔者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课外活动时间探究,甚至让学生将器材带回家进行,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

3.3 用实验解决疑难问题

电路的串、并联及短路的识别是教学的难点,有些学生任凭老师或同学怎样解释,始终弄不清电路的连接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常将电路所涉及的器材给他们,让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情况,收到较好的效果.

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通过“教学做合一”.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真正确立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解放他们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在探究中掌握方法,在探究中生成和构建知识,使学生成为一个能自主学习的人.

4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行“小先生制”

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应该向学生学习,与学生相师相长.他说:“如果你不肯向学生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我们知道,传统教育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讲台为教师所独有,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当作“鸭儿填”,教师与学生处在相互对立而又不能互相取代的主客体关系上.陶行知对此做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以教人者教己”的主张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能教人,也应教己,而学人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教人、觉人,也即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 .因此,对教师来说,“既当先生,也当学生”,对学生来说,“既当学生,也当先生”.这就是后来陶行知提出的“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著名的“小先生制”.

受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的启发,笔者在讲授某些内容时,试用“小先生”的方法,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例如讲解《从粒子到宇宙》一章之前,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将人类对微观粒子和宇宙天体的发现历程撰写成讲稿,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先生”.“小先生”在台上讲解时,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在台下认真听、认真记,而后给予中肯的评点,及时表扬,纠正错误,补充缺失,把学生带到更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当学生,也当先生”,教师“即当先生,也当学生”,学中有教,教中有学,互学互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关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应当继承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断丰富陶行知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陶行知理论,使陶行知理论不断发扬光大,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物理学科的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彰显物理教学的新光辉.

推荐访问: 彰显 物理教学 行知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