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空间聚集的动因研究

2022-04-08 09:38:34 |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利用空间经济理论分析了中国医药企业进行空间集聚的理论基础与动因,为进一步推动医药企业的并购与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新思考,有利于推动中国医药企业的空间聚集并实现规模效应。

关键词:医药企业;空间聚集;动因

空间经济学已成为当代经济学中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之一,空间经济理论被视为不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革命的第四次浪潮,它为人们研究区位理论和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空间经济学不仅使得“空间”重回主流经济学的殿堂,而且迅速成为了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热点

医药企业为了加快与世界接轨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许多医药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海外并购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支付手段,把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当这个企业在该行业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时,通过跨国并购是使企业自身发展上升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医药企业跨国空间聚集现状

我国医药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亚洲,按照海外并购发生的金额来看,我国医药企业海外并购的分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区位分布与医药产业特点结合地紧密,几乎所有的医药海外并购都发生在自然资源丰富的澳洲、南亚和加拿大;在经济技术发达的美国和欧洲,我国医药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技术产业。二是海外并购投资分布集中,从并购金额来看,第一产业为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约占85.91%,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14.09%,而制造业的海外并购是所有并购中的重点。

二、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医药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方式,全面地分析中国医药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对于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国都对医药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理论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要素组合分析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作用下发生的。直接诱发要素,主要指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管理及信息知识。而间接诱发要素是指除直接诱发要素外的其他所有诱发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投资国政府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2)东道国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3)全球性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而间接要素对跨国并购的影响更为重要。

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由英国的巴克莱、卡森及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共同合作完成。该理论强调企业市场内部化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使交易成本最小化。该理论有助于说明各种类型跨国公司的形成基础,是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决定因素,是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后来巴克莱、卡森再进一步发展其研究,从东道国宏观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东道国的文化差异、行业结构、行业进入限制等对跨国并购不同的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的影响。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于1977年提出,也称为OIL范式。该理论把所有权优势理论、内部化优势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自此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便成为解释跨国直接投资的通用理论。该理论综合总结了以往的跨国直接投资理论,把决定企业进行跨国直接投资的因素归结为上述所述的三种因素。并且认为只有具备这三种优势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并将拥有这三种因素的程度作为判断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依据。

相对优势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进行跨国并购的企业应该是在国际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跨国公司,但在现实的并购中发现,发展中国家并不具有垄断优势但却频繁地发生海外并购。为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学者们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国家和市场的发展程度并不相同,所以企业间优势对比就明显了。如中国制造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规模较小的设备转移到比中国发展程度更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更具有相对优势了。

三、医药企业空间聚集的动因

随着全球化并购浪潮的开展,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开始了海外并购。与发达国家不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着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并购动因。

1.与新建投资相比有其必然优势。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缺乏海外发展的经验,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新建投资方式,不但发展比较慢,而且还会面临不确定性风险比较大的危机。所以我国医药企业大多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以期望能有效降低进入新行业的壁垒和成本,同时还可以对被并购企业进行资产、业务、市场、技术的全方位重组,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2.避免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尽管WTO等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己经成立多年,但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盛行。跨国公司要进入另一国市场,往往会遇到国家政策对本国企业的保护这一严重问题,使得在一些产业设有较大的进入阻碍,主要表现为:一是进口配额限制,二是反倾销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医药企业面临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指控,选择跨国并购方式有利于绕过贸易壁垒从而打入该国市场,减少进入该国市场的成本。

3.受战略性资源储备的驱动。中国是一个国内资源较短缺的国家, 能源短缺的危机在我国逐渐凸现出来,所以通过跨国并购参与国外资源开发并拥有我们相对稀缺的资源对中国的长期资源供给非常的重要。近年来,中国的医药企业加速了海外扩张的步伐,认为收购国际资源是中国医药企业走出去的具体步骤,同时也是中国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可行性选择。中国作为大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国际体系,其成败会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大影响。

4.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研发力度、获取技术优势被我国医药企业认为是争夺市场、提升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手段。他们认为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获取相应的技术和研发资源, 获得技术上的协同效应以增强核心技术能力,从而能在整体上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5.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政府对国内医药企业跨国并购出台了许多的政策以表支持,鼓励国内医药企业进行海外资源收购,并在金融、管理、资金等方面提出支持的措施。政府的这些措施,增强了中国医药企业跨国并购的信心,为数不少的医药企业以此作为其发展跨国并购的动因。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GL030);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326817)。

推荐访问: 动因 医药企业 聚集 研究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