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复习课概念整合教学设计

2022-04-07 10:36:44 | 浏览次数:

zoޛ)j馟iPoi}M@D4M@D4@Q4�iD4��3@Q4@4Mi4饨ky体会技术方法在提供证据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在逻辑与证据之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证思想,发展科学思维。

3.2动态模型的还原,从分子水平建立转录和翻译概念

图1表示真核细胞内两类物质的合成过程,图lA中甲、乙代表RNA聚合酶,a、b代表RNA,图lB中a、b、c代表核糖体,请学生结合图1,回答问题⑥~⑩:

⑥图1分别表示细胞内的哪个生理过程?

⑦结合图1A,概述DNA的遗传信息如何传递给RNA;结合图1B,概述mRNA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

⑧推测图1中碱基的配对方式可能有哪些类型?

⑨请在图1A中标出甲、乙的移动方向,说明ab的合成方向,并思考a、b合成方向相反的原因。

⑩指出图1B哪个核糖体最早与mRNA结合,并标出核糖体的移动方向。

11.结合图1思考,若在体外模拟物质a、b和多肽链的合成,需要分别满足哪些条件?并请你设计实验加以证明(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12.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有的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tRNA和mRNA结合,请你简单说明这些抗生素可用于疾病治疗的机理。

设计意图:转录与翻译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停留在对知识的零碎记忆和不完整的理解水平。复习课上,教师通过归类和对比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静态模型,还原分子水平的转录与翻译的动态过程,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转录和翻译是一个动态、连续、多层次相互协调配合的过程,体会生命活动的复杂性,还提高了学生知识的概括化水平。而概括化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决定着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3.3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从细胞水平认识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及转运

图2表示真核细胞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及转运途径,其中I和Ⅱ分别表示蛋白质的分泌途径和非分泌途径,a-e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请学生结合图2,回答问题13~17。

13.若经途径1分泌的物质为某激素,请简要写出研究该激素的合成和运输途径的实验方法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14.思考经途径1分泌的激素,为什么要经过b和c,而不是直接从a运到细胞膜?b和c在其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15.分析经途径1分泌激素的过程中,实现了哪些膜结构的相互转化,不同的膜结构为什么能相互转化?

16.由图2可知,经途径Ⅱ转运的蛋白质可定位在细胞质、细胞核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内,请分析此类蛋白在不同场所定位的物质基础(已知此类蛋白质一般都含有特定的氨基酸信号序列)。

17.线粒体内含有少量的DNA,有研究发现,抑制线粒体DNA的转录或者翻译,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请结合图2来解释这一现象。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方法,认识“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及转运途径”。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深入到细胞水平继续强化对转录和翻译意义的再认识,并充分体会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协调一致,有利于建立“细胞才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核心概念;另外,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论证进行思维的能力。

3.4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对蛋白质的多样化功能的认知

教师要求学生请结合蛋白质的功能思考问题18-19:

18.如果要将海水淡化成含有钾、钠、钙、碘等人体必需元素的可饮用水,如何改造人工膜?

19.设想如何提高某植物细胞液浓度,保证其能从浓度很高的外界溶液中吸收水分?

设计意图: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生能够基于对蛋白质多样化的功能的认识,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提高社会责任。

4课后反思

生物学是一个概念系统为主要特征的学科,复习课作为高三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在高三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生命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功能分工和相互关系”为专题复习为例,提供了一个基于核心素养的复习课概念整合教学案例,教师设计了四个层层递进的中心问题:RNA为什么适合做DNA的信使?DNA的遗传信息如何通过RNA传递给蛋白质?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及转运过程如何?蛋白质的功能是什么?这些问题将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等重要概念进行整合,帮助建立核心概念,让学生在认知结构的完善中温故而知新,发展思考,领悟方法,提高素养。

推荐访问: 素养 教学设计 复习 整合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