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才能健康,多了少了都会病(三)

2022-04-05 11:13:50 | 浏览次数:

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研究工作室导师,上海药膳协会会长

要多吃多解,少吃少解

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营养平衡?中医有升降出入的理论,意思是体内的清气要升,浊气要降,也就是营养物质需要上升,参与体内循环;浊气污物需要下降,排泄出体外。吃喝进去的食物与排泄出去的废物需要平衡。

食物过盛在胃肠内分解会产生三层毒素,一是食物在培育过程中所使用的饲料、化肥、农药、添加剂的残毒;二是食物残渣的酵解毒素;三是营养成分吸收后所分解的毒素。

食物残毒量是非常少的,及时排出体外,一般不至于造成危害。如果一次摄入量多,日积月累,加上肝脏解毒功能又差的话,会引起人体损害。

许多人吃喝了那么多,但是排泄出去的少,入的多出的少,失去平衡便会出现小便又黄又短,大便数天一次,食物残渣废物停留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氮、硫、氧、氢之化合物等废气,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影响人体健康,在口气、脸上和皮肤上都会反映出来,如口干口臭、面色晦暗、痘疮皮疹、肝区胀痛等表现。中医说这是湿热内盛,以后就会逐渐演变为“五高”的病症。

营养素被吸收以后,大部分转化为能量,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剩余的营养素会储存下来,成为制造毒素的原料,如蛋白质分解后成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原料;脂肪分解后成为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原料;碳水化合物成为糖尿病的原料。

为了保持出入平衡,必须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尤其是宴会上,各种菜肴吃多了,必然过盛。笔者经常劝告大家,咀嚼后咽下一部分,吐掉一部分,不要都吃下去,既满足了口福,又不至于摄食过多。

为了多排泄,必须多小便,多大便,多吃多解,少吃少解。小便增多的方法是多喝茶,多喝水,茶水能利尿,并能清热消脂;要多大便,大便需每日通畅,成形或带稀;宁可多一些,一日二三次,这都是正常的;大便切不要二三日一次,粪便存留在肠道内时间过长,使肠道变成了马桶,发酵的气体上泛和吸收,不光是口臭,而且尿液、汗水也是气味很重的,内衣都会发黄。增多二便,以使肠道中没有多余的积滞物,这是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

寒热平衡,宁可暖和一点,

不要着凉

中医理论“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从而解释了为什么有人怕热,有人怕冷。阴阳平衡了,既不怕热,又不怕冷,才是健康的体质。

1.关于内热:内热是绝大多数正常人所常见的,测定体温是正常的。热量是由新陈代谢所产生。现今营养过盛的人多,阴虚内热和湿热的人就多,不一定有疾病,属于体质的变化。

有些慢性病常有内热,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亢进等,体温是正常的。部分人有慢性病而出现低热(37.5~38.5℃),主要是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和某些癌症。查不出病因很多是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成人斯蒂尔病等。体温不论是正常还是升高,中医都称为阴虚内热,采用养阴清热的治法。

出汗是散热的重要途径,内热汗多是正常的,中医称热迫汗出,不是虚汗,也不是盗汗。这种汗是不需要去止住的,太多了可用清热的方法稍微减少一些,如菊花、金银花、生地等每天泡水喝。内热慢慢地减轻了,出汗也慢慢地减少了。

2.关于怕冷:营养不良的人和老年人大部分怕冷,测定体温是正常或偏低。这都是新陈代谢降低的原因,绝大多数还是正常人,属于体质的变化。许多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病人以及慢性病人的晚期常有畏冷的感觉,这些中医都称为阳虚,采用温阳祛寒的治法,如生晒参、黄芪等各二三片每天泡水喝。由于体质是逐渐下降的,改善也是慢慢地增强,切不可操之过急。

推荐访问: 都会 少了 平衡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