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2022-04-03 10:05:35 | 浏览次数:

肠癌早期信号

肠癌是一种早期症状隐蔽的癌症,易与多种疾病混淆。早期主要有以下表现:

便血 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黏膜,可无症状或仅有排便习惯改变。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便血,血色多暗淡,黏附于大便表面。

黏液便和脓血便 癌肿破裂时,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液和黏液,且粪便与血液相混。

排便习惯改变 大便次数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变成两三次,每次大便完毕后有大便不尽的感觉。

腹泻或便秘交替 若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就可能是因为癌瘤的生长影响了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应该考虑癌变可能。

腹痛和腹胀 肠癌患者因肠道梗阻会腹胀、腹痛,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贫血与消瘦 随病程进展,患者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液质,并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与便血、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

有以上表现时,应该考虑癌变可能,最好去医院做结肠镜检查,这是目前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有效手段。

肠癌预防最重要

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可使患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人们进食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需要更多胆汁进入肠道帮助消化、吸收。胆汁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成二级胆酸,这是一种毒性很高的致癌物,长期作用于肠黏膜,可引发肠黏膜癌变。另外,纤维素本有利于排便,但如果吃粗粮、蔬菜等含纤维素食物过少,不能有效地刺激肠黏膜收缩,则不利于肠道中的废物残渣排出。这些东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久了,其中的有害毒素易对肠黏膜带来长久的刺激,黏膜细胞出现变化,癌变风险就会增加。

预防肠癌,应该从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措施:

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要偏爱“三高一低”(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物,少吃烧烤、油炸及高脂油腻食物,多吃粗粮、蔬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粪便中有许多致癌物质,若长期滞留,对肠癌的发病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坚持锻炼 坚持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另外,要自我放松,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如溃疡性结肠炎、便秘、血吸虫病及肠管内息肉样溃疡性病变。

高危人群定期普查 有家族大肠癌史者,有腺癌性息肉、长期慢性结肠炎者,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大便异常,应该及时进行大便潜血及脱落细胞检查。检查结果若为阳性,应再做电子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据《健康导报》

编辑/延一

推荐访问: 肠癌 饮食习惯 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