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课程专业化\生活化的教学探讨

2022-04-02 08:33:19 | 浏览次数:

【摘要】 中职化学教学有其独特性, 在新的形势下,具有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中职学校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在构建中职化学课程专业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 中职学校化学课程专业化生活化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12.036

化学课程是中职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是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化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与化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物质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中职学校的化学课程虽只开设1年,却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专业实际联系极为密切。因此,中职学校的化学课程教学应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衔接,重视化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进一步加强与实际生活和应用的联系。

基于此,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师应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生活的界限,将专业知识、生活素材融入化学课程中,实现化学教学的专业化、生活化。具体而言,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将学生的生活、职业生涯作为教学背景,以课程教材与专业化、生活化知识结合为载体,重视“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交叉领域、与学生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领域”,提高学生化学基础水平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

一、 主动对接专业教学,实现化学课程专业化

职校的实际,决定了其基础课程应主动地为专业教学服务。化学课程的专业化,就是将化学教学活动置于专业背景之中,在职业生涯的引领下,把化学课程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以机械类专业教学为例,对化学课程专业化进行探讨。

(一) 构建与机械专业相适应的化学知识体系。机械类专业课程中包含大量的化学知识,但这些知识却是零散分布的,未成体系。对此,应尝试打破化学教材的原有章节,将与模具、数控、机电等机械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化学应用知识与专业课程对应整合,形成新的体系,实现化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例如,机械类专业的金属工艺学课程,可对接化学课程的“金属、晶体、晶格、电解电镀学”知识体系学习;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可对接化学课程的“工程材料,金属学,热处理”知识体系学习;塑料成型课程,可对接化学课程“高分子化合物”知识体系学习;热工基础课程,可对接化学课程“热力学、化工工艺学表面处理、材料”知识体系学习,等等。基础课程与专业学习同步对接,可构建与机械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化学知识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根据专业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如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金属的性质,合金的成分、性能,炼铁、炼钢的原理及过程,钢、铁的分类、性能、用途,金属的腐蚀,电解、电镀,塑料、橡胶的合成原理、性能、用途等化学知识,与机械专业联系极为密切,教师应讲深讲透,对深度、广度加以要求,与机械专业联系不大的,如氮族元素,就可简讲精讲。以专业化知识的融入,主动地为专业教学服务。

(二) 设置与机械专业实训相结合的化学实验课程。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校,应明确化学实验为专业实训服务的目的,增加验证性实验及实用性实验。

1. 开展验证性实验,运用“电刷镀”修复模具。模具在机械制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提高模具寿命最简单、最经济、最现实的方法是采用电刷镀技术。电刷镀是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新型电镀方法。电刷镀一般工艺过程主要由镀前预处理,镀件刷镀和镀后处理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的化学工艺过程完全可以在化学实验中进行。开展“电刷镀”验证性实验,可使学生加深对电刷镀技术的理解,进而形成职业能力。

2. 开展实用性实验,全面认知“切削液”。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合理使用切削液,可以改善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摩擦状况,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因此,机械专业的学生对切削液的研究和应用应予以重视。而切削液冷却性能的好坏,取决于它的导热系数、比热容、汽化热、汽化速度、流量、流速等。教师开展有关切削液导热系数、比热容等的验证性实验,可让学生对切削液有直观的理解和全面的认知,避免操作时发生安全事故。

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尤其是开发一些联系专业实际的实用性实验及验证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创设生活背景,实现化学课程生活化

化学本身是一门科学,它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化学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中职化学教材着重选取与职业关联度高的生活化知识点,教师应充分利用,结合专业特点,尝试多种生活化教学模式。

(一) 创设生活情境,引入化学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 可采用多样的切入方法, 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探究问题, 引发进一步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硬水软化相关知识时,可增加硬水的危害、水的污染与防治等生活化内容,介绍“水质差不等于被污染,纯净水不是理想的饮用水”等道理。

(二) 捕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问题 。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例如,在讲授“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时,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生活素材进行归纳和演绎,以获取新知。首先,创设情景:最近上海质监部门对21种银耳进行抽查,看似“洁白如玉”的银耳二氧化硫含量居然全部超标,最高达2.23g/kg,最低达0.125g/kg。由该报道质疑:为什么银耳并非越白越好?非法分子是如何让银耳变白的?其次,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可以从如何选购“优质银耳”的生活小常识引入,介绍以下内容:白木耳又叫银耳,属真菌类食品,具有生津、止咳、降火等功效;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得到更白的银耳,在大硼内放置了硫磺,采用传统的“硫磺熏蒸”工艺,这往往使银耳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最后,进行小结:银耳并非越白越好,看似“洁白如玉”的银耳可能蕴藏危险。

(三) 延伸生活化,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延伸生活化是形式多样的,可以是师生生活交流,可以在生活问题中引入化学,也可以将化学向生活拓展,可以是小课堂,也可以是社会大课堂。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学习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诱导学生对身边的所见所闻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糖类”、“蛋白质”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在课后把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归类,并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又如,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化学课上学到的相关知识,思考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饮食要注意什么等问题。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对技术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如何使中职教育改革适应时代发展对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是中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中职化学教师,要做好服务专业,创新教学,提升质量,是需要长期探讨的。笔者认为,专业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可消除传统化学教学只注重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弊端,将教学目标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对中职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昌福.电刷镀技术在模具修复中的应用[M].科技信息,2008(36)

【作者简介】 蔡建华,男 ,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校长,高级讲师。

(责编吴筱)

推荐访问: 专业化 中职 生活化 探讨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