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及教学策略

2022-03-31 08:31:36 |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应对新课程高考的几点教学策略,希望对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分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0)4(S)-0004-3

高考是课程改革绕不过去的一个坎,高考改革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从近三年课改区的高考物理试题来看,新课标的高考命题与“大纲版”的高考命题有着较强的传承性,同时又有其显著的特点。研究并掌握这些特点,对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总体上看,新课程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物理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度关照学生实际,实现了高考命题的平稳过渡。其主要特点有:

1.1 注重核心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

核心知识包括物理学的主干知识和新课程有别于老课程的标志性知识(如逻辑电路、分子速率统计规律等)。主干知识仍是新高考命题的重点。新高考试题依然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物理核心思维方法的考查,在内容上也是精选考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新高考所考查的主干知识主要有: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在综合应用方面,命题主要体现在: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圆周运动和能量的综合;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的力、电综合;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串、并联电路规律与物理实验的综合。

结合当前物理教学实际,高考命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覆盖和考查,诸如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等物理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整体、等效、类比、转化、理想化等物理学的基本思想,都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理念。

1.2 重视对物理学史料的考查,弘扬厚重的物理文化

物理学史料是物理知识和方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载体,新高考物理试题也加大了对物理学发展历程的考查。例如:2008年广东卷第1题以伽俐略理想斜面实验为背景命题;2008年江苏卷第12(1)题以揭示光的粒子性为题材,考查了学生对近代物理知识及“x光散射实验”、“光电效应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和“氢原子光谱实验”等四个划时代实验的理解,第12(3)题将对半衰期的考查放在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获诺贝尔奖这一背景之中。这些试题体现的对物理学先驱的科学探究工作和科学精神的欣赏,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1.3 以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新成果为背景编制试题,体现物理学的社会价值

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已成为新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亮点。例如:2008江苏卷第13题以打乒乓时的发球为背景设置问题考查平抛运动知识与对称方法;2009年安徽卷第17题以考生熟悉的电动扶梯为背景进行设计,考查考生对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牛顿定律等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2009年山东卷第18题以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为背景命题;2009年浙江卷第19题考查了一个“讨论地球潮汐成因”的问题;2009年福建卷第13题联系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第14题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环绕月球飞行为背景,第28(1)题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材料科学、能源的开发问题等。整体来看,2009年各地高考试卷几乎都有以人类航天技术、中国的嫦娥工程为背景设置的天体运行问题。此外,试题中还有许多关于汶川大地震后的救灾、地震预报,关于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关于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开发,关于太空技术,关于新材料,关于现代交通等与时代紧密结合的题目。这类试题的出现使新高考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发展、关注人类共同命运,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4 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适度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

新高考物理试题突出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充分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试题考查的内容要求学生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等。实验题的出题形式基本为一大一小,重点考查必考内容的力学和电学实验。例如:2009年福建卷第19题通过对如何测量小螺母内径及验证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等新情景的展现,要求考生会正确选择仪器及测量方法,能够将学过的实验原理进行迁移、比较,用物理语言正确表达观点,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2009年山东卷第23题以课本实验为原型,进行适度的拓展,并注重与实际的联系,让考生通过课本实验原型,开动脑筋,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创新和迁移能力;2008广东卷第16题通过“纸带”这一经典探究手法对“动能定理”验证的操作过程,考查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008江苏卷第11题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来设置问题,考查了学生对误差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等。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这类试题的分值一般都比较高,且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1.5 设置选考内容,体现物理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与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相对应,在新高考试题的设置中出现了必做题与选做题:所有考生必修和必选内容的试题为必做试题;学生自由选修内容的模块中,每模块各一道试题,这些试题难度相当,学生根据自己的选课情况进行选做。这样,新高考通过关注考生不同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2 应对新高考的教学策略

面对新高考的物理教学,既要学会“变”,又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一方面,要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握新高考改革的精髓,调整备考策略;另一方面,要严格按课程标准教学,按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复习备考,落实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狠抓主干知识,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以上对新高考试题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2.1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强化主干知识的教学

一要狠抓基础。首先,高考虽然强调选拔性,但纵观近三年新高考试题,基础试题依然占主体,即使是选拔性强、区分度高的试题,也是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拓展、迁移、综合应用等,且这类试题所占比重较小。其次,高考复习的目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不是拿满分。所以,要依据《考试说明》将高考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进行梳理归类,明确哪些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哪些是拓展拔高的等等,加强对“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并在复习梳理的过程中注意查缺补漏。

二要加强能力的培养。新高考虽然在有些方面有新的要求,但物理试题以能力立意、强调对五种能力的考查则是新老高考一脉相承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涉及到能力培养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课标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情,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

三要强化主干知识的教学。这是教、学、考三方面的共同要求。

2.2 开发课程资源,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新高考物理试题重视对物理学史料的考查,重视与生活、生产实际以及现代科技相结合。这就要求新课程物理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从物理学史、物理技术到现代科技前沿,从自然、社会、生活和生产,从工厂、科研院所、博物馆、网络中开发课程资源,使教学资源源于教材而不囿于教材,实现开放的、动态的物理课程资源开发机制。课程也要在重视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和生产中学习和体验物理,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新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锻炼学生从俯视的视角,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略去次要矛盾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敏锐的物理眼光。教学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够了解历史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事件,培养他们应对新情景试题的能力。

2.3 重视实验和科学探究,培养实验能力和探究方法

实验是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新高考把实验探究的考查摆在重要位置,包括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过程,对实验原理、方法的认识,对演示实验思想的感悟,以及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原理在设计性、开放性实验中的运用等等。这类实验题构思巧妙灵活,能力要求高,已经成为许多考生高考得高分的“瓶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手段探究或验证物理规律,动手动脑学物理,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形成实验探究的习惯,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驾驭能力,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切实掌握基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在实验复习中,要立足基本,掌握基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思想。如纸带法对物体运动的研究,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等。二是把实验与题“融”在一起。采用“构图”、“将实验问题转化为平常的物理题目”的策略,是完成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品题”的方法把实验与题目联系起来,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实验思路,也可以使他们在以后的复习中遇到这类习题时就会主动与实验联想起来,从而迅速把握解题要点。三是努力寻找“类比物”。实验复习教学中,主要还是要抓住考试说明规定的实验,在弄清实验原理,正确选择实验器材,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误差分析等方面下功夫。学生实验能力的增强是建立在平时对物理知识正确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的,知识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思路,选好“参考物”进行类比,是快速把握实验题求解方向的有效途径。四是寻求实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努力提高实验复习的主动性与探究性的同时,还要适当拓展实验的思路。对于一些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演示实验,可通过一些视频材料及一些动画课件展示讲解,以增强学生对它们的感性认识。

2.4 从本校教学实际出发,处理好模块的选择性问题

新高考考试内容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试题的呈现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设计供学生选择的选考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因此,指导学生做好选考模块的选择是必要的。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决定复习哪个选考模块。就现实而言,应根据年级师资条件和能力,至少让学生有选择余地,以有利于应对高考。从近三年新高考试题看,尽管考试说明中提出不同选考模块试题力求难度等值,但由于命题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很难做到等值。所以,关于选考,不能把宝押在某一个模块上。其次, 处理好选考模块的教学, 从新课程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看,物理选考模块考查内容的要求相对较低。 高三复习时,应根据学生需求,分组进行针对性复习教学, 而且在难度和时间上要把握好,不宜过度深挖和耗时过多。

(栏目编辑赵保钢)

推荐访问: 高考 新课程 教学策略 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