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奔跑的快递业绿意更浓

2022-03-28 08:11:52 | 浏览次数:

据中国快递协会年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完成业务量206亿件,同比增长48%,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快递业虽然发展快,但远远算不上健康。快递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大量快递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当前,急需有效遏制快递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将“绿色邮政”融入美丽中国建设之中

“2015年全国快递件量达200多亿,平均一个包裹的包装箱按0.2公斤计算,产生了40万吨的包装箱,可以堆满20万个足球场。”在日前的国家邮政局工作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在他看来,快递业迅猛发展的背后,过度包装问题也需引起重视,并需要全社会共同治理。

2015年底,国家邮政局新闻宣传中心与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青岛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部《绿色快递包装报告》。报告显示,国内快递领域的包装主要集中在以下七大类: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以及内部缓冲物(填充物)等。以国家邮政局统计的2014年全年139.6亿件的快递业务量为基数,2014年,全国共消耗约140亿张快递运单、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21亿个封套、67亿个包装箱、114.5亿米胶带、20.1亿个内部缓冲物。

根据快递企业、供应商企业提供的数据,由快递拉动的下游包装产业总体规模已经在百亿元之上,近千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共同分享这个蛋糕。如何使这块大蛋糕实现绿色发展也引起了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视。早在2015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上,马军胜便指出,要将“绿色邮政”融入美丽中国建设之中,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建设绿色邮政,就是要注重促进邮政业的低碳环保。要通过减少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等各个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消耗,实现邮政业“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发展。

积极完善行业绿色发展体制体系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国家邮政局大力推广环保包装辅材应用,并鼓励企业技术装备改造更新,研发推广使用可降解的胶带、环保填充物、可再生纸张和环保油墨印刷的封装用品等物料辅料,引导企业推广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倡导用户适度包装,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管理。在邮政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已经有不少快递企业开始从生产原料、包装设计和包装使用等方面进行减量化,同时严把采购关,充分考虑采购的物料环保性,选购环保的包装产品。

在“十三五”时期,邮政管理部门还将不断完善行业绿色发展体制体系。加强邮政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测算方法研究,建立相应统计监测体系,加快建立绿色邮政评估标准,营造绿色发展政策环境。2016年将开展绿色包装试点工程,试点环保包装材料应用和分类回收处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同时拓宽行业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范围,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政策。但是,减少快递包装污染,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比如除了快递企业,商家也要尽量减少过度包装,而顾客也要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参与到整个回收体系中来。

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国家、地方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然而相关政策“叫好却不叫座”。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一是垃圾收费缺乏强制性。按照垃圾处理产业化的要求,环卫企业收取的生活垃圾处理费为经营服务性收费,体现商品买卖交换关系,削弱了垃圾收费应有的强制性。同时,相关公告和行业标准属于建议性政策,缺乏强制性,容易造成政策无效。二是垃圾收费与垃圾排放量缺乏相关性。目前国内多以按户收费的方式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无法反映垃圾处置的边际成本,不利于实现垃圾减量。三是对过度包装处罚不力。现有过度包装的政策约束对象主要是生产者,尚未延伸至消费者,无法对奢侈浪费之风产生威慑。此外,限制过度包装的罚款措施属于末端收费,存在收缴率低、收缴成本高等问题。

但国外政府针对包装垃圾各显身手的做法,却很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瑞典、荷兰等国家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瑞士、美国等国家的抵押金制或有偿回收。由于我国存在大量分、散、小的生产者,这些政策在我国推广复制具有一定局限性。从经济理论上讲,过度包装属于奢侈品,具有较高的需求价格弹性,对价格较为敏感。为此笔者认为,对快递领域的过度包装,除了采取相应的制约措施之外,征税应是减少过度包装的一剂良药。

税收是减少过度包装的一剂良药

每逢网购高峰,快递增多,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纸盒、塑料袋、废纸,如同“俄罗斯套娃”般的过度包装,不仅浪费,造成的污染也令人担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包装废弃物大约已占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33%,并以超过12%的速度逐年递增,包装废弃物中50%以上属于豪华过度包装。过度包装多为一次性产品或短期消费品,对自然资源消耗和固体垃圾产生造成双重压力。

在此情况下,笔者认为,税收或许是减少过度包装的一剂良药。在对过度包装进行征税时,具体征收方式建议采取零售附加费,即在零售环节对需求侧征收额外费用。零售附加费作为一种上游收费方式,可以影响消费者决策,通过需求侧影响供给侧,使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同主体共同承担包装减量以及资源节约的责任。收缴方式以政府为载体,引入税务机构的收缴责任,增添了无可替代的权威性,管理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收缴率可以得到保障。此外,对过度包装征收零售附加费体现了“谁污染谁付费”的补偿性公平原则,政策公平程度较高。

为进一步提升零售附加费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还需以零售附加费为切入点推行税制改革,在改变污染者行为的同时,实现保护环境和改善税收结构的目的,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三赢”。

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如完善《包装法》,使过度包装的约束与监管行为有法可依。

其次,零售附加费需要依据需求价格弹性差异制定。对过度包装产品征收零售附加费类似征收奢侈品税,由于具有较高的需求价格弹性,征收零售附加费可以显著降低过度包装的需求。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过度包装及所包装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行差异化征收,保障零售附加费的供需调控作用。同时,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弹性选择空间。重点可借鉴日本的“包装可选择”,在零售环节为消费者提供过度包装和简易包装的选择空间,通过提升政策弹性强化零售附加费的公平性和社会可接受度。

再就是,应以零售附加费为切入点推行税费改革,绿化税费结构。原有税费结构中对收入征税阻碍了劳动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实为以劳动收入补贴了过度包装等环境有害行为。对过度包装征收零售附加费的同时应进行税费结构绿化,将税费收缴重心逐步由对劳动征税转移到对环境有害行为征税上。在劳动、自然资源及污染之间进行税费结构再调整,实现过度包装减量和优化社会分配的双重红利,增加绿税透明度引导消费行为改变。另外,建议在发票环节显示零售附加费的征收额度,增加收费的透明度和消费者认同度;强化零售附加费的警示和激励作用,最终引导消费行为的绿色化转变。

基于此,笔者认为,快递企业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环保账。一只小纸箱是不值几个钱,可我国每年网购数量高达百亿件,这要使用多少纸箱,消耗多少木材啊!大家应该认识到快递纸箱循环利用的重要性。环保节能,人人有责,这也是利于子孙后代的事情,我们的电商应当要有长远眼光。同时,在政策制定上也应该鼓励提倡环保理念的企业,提高大家循环利用纸箱的积极性。

推荐访问: 绿意 奔跑 更浓 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