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要重视调治脾胃,顾护胃气

2022-03-15 08:23:19 | 浏览次数:

[摘要] 脾胃病多有脾胃虚弱,气阴不足表现,而脾胃对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胃气既概指脾胃(包括大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又是人体赖以为生的脾胃元气(包括胃中津液),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体的抗病能力。饮食失宜,动作形苦,嗜欲无节,思想不遂,谋虑神劳,皆能致伤。临证时,药饵违法致伤,尤为常见,因此,历代医家都把保护胃气作为重要治则之一。本文中笔者一向重视调治脾胃,注意顾护胃气。现通过学习有关论述,对胃气和顾护胃气的若干问题,作简要的介绍和探讨。

[关键词] 脾胃病;胃气;胃气不足;益气建中;内伤服药;邪实

[中图分类号] 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005-03

中医脾胃病有虚证也有实证,更多的是虚中夹实;很多慢性消化系统病,有脾虚、胃气虚弱表现,而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夏季热、甲亢、干燥综合征、癌症手术后、复发性口腔溃疡、糖尿病

等,尚可兼有脾胃阴虚。因此,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病及相应其他疾病,务必重视调治脾胃、保护胃气。

1 正常饮食营养,保证人体健康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有资助生命的功能,是以进食(纳谷)为基础的。通过饮食来满足身体每天的基本需求,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肌肉运动和大脑思维,从而能正常健康地生活和工作。张元素说:“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乃行,常有天命”,“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1]。喻嘉言[2]也说“荣卫之气,出入脏腑,流布经络,本生于谷,复消磨其谷,是荣卫非谷不充,谷非荣卫不化”,“荣卫之气不行,则水浆不入,形体不仁,荣卫之气泣除,则精气弛坏,神去而不可复收”。可见正常饮食营养,对人体的健康和荣卫气血的运行是必不可少的。荣卫气血,由水谷化生而成,又助脾胃腐熟运化水谷,化生精微。科学研究表明,用全谷物、健康油脂(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水果、新鲜蔬菜和良好来源的蛋白质经合理烹调的食物,加上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保证我们的健康。

2 脾胃为后天之本,百病皆由脾胃伤而生

张元素[1]说“脾者,消磨水谷,养于四旁”,“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说明脾胃纳水谷而运精微,在滋养五脏六腑中,起重要作用。李东垣[3]《脾胃论》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气之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这就是“脾胃为后天之本”及“后天养先天”的论点,进而导出“养生当实元气”,实元气当调脾胃的著名论点。《脾胃论》说“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3]。提出百病皆由脾胃伤而生。脾胃功能的盛衰、强弱直接影响荣卫气血的化生甚至生命的安危。六淫所伤,水谷寒热、饥饱劳逸及悲恐喜怒、想慕忧结等七情内伤,均可损伤脾胃,可导致心下痞、胃脘痛、腹痛、肠鸣、腹胀、消渴、虚损、怠惰嗜卧、肢体沉重等脾胃病症。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脾胃虚弱是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功能性胃肠病的基本病理,很多其他疾病也有脾胃虚弱的表现[4]。

3 人以胃气为本

《靈樞·五味篇》说:“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臟六腑皆稟气于胃……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臟,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5]是说“水谷之气入于胃,胃得谷气而化为精微之气,上注于肺,而营养五脏六腑”。中医十分重视胃气,认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胃气

《内外伤辨惑论》说:“胃气者,营气也,卫气也,谷气也,清气也,资少阳生发之气也。”[3]《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5]《靈樞·决气篇》说“六气者,各有部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5],是说人的精气津液血脉(六气),为气之所化,又各有所主,六气的生成都以胃为水谷之海为化源。喻嘉言[2]也说“人天真之气,全在于胃,津液之多寡,即关真气之盛衰,而胃复赖脾以运行其津液……所以胃不至于过湿,脾不至于过燥”。

从以上论述,可见胃气既概指脾胃包括大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即胃的受纳腐熟、小肠的泌别清浊以及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又是人体赖以为生的脾胃元气(包括胃中津液),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体的抗病能力。

胃气强,胃受纳食物腐熟水谷的功能强,水谷精微充盛,则五脏得养,功能强盛,气血生化有源;胃气弱,胃受纳食物腐熟水谷的功能弱,水谷精微亏虚,则脏腑失养,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乏源。《脾胃论》说“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食而不饥”[3]。

此外,胃气也指脉的胃气,脉来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徐不急,节律一致为有胃气之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5]脉中是否有胃气及其强弱,可反映正气的强弱和推断疾病的进退。

3.2 胃气受伤之由

朱丹溪[6]说:“胃气为清纯冲和之气,人之所赖以为生者也。若谋虑神劳,动作形苦,嗜欲无节,思想不遂,饮食失宜,药饵违法,皆能致伤。”外感六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倦所伤、情志失调,均可损伤胃气。“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六气……皆能为病,唯寒毒最重”,“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气……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3],热伤气,“暑邪干卫”,“暑伤胃气”,太阴脾土,喜燥恶湿,阳明胃土,喜湿恶燥,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外受燥邪,或热伤胃阴而燥。可见寒、暑、湿、热、燥,都可损伤胃气。为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静而得之)者为中暑,是大厦之阴寒所逼,阳气不得伸越;若人于日中劳役得之(动而得之)者为中热,乃为天热外伤肺气。当今之世,高楼林立,入冬则楼间过道,寒风刺骨,生活工作在空调环境者,宛如置身于深堂大厦,难免终年感受风寒。寒温不适,也伤脾胃,故衣着也要寒温适中。

人以胃气为本,受水谷之气以生。《阴阳应象大论》说“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5],饥寒交逼,损人健康至深,所谓“人受气于水谷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饮食要有节制,无贪于多,以颐养中和之气。修善长斋之人,素食主义者,过分减肥者,忍饥不食,损伤胃气。饮食本为养生,若恣意暴饮暴食,吃得过多过饱,或进食生冷、油腻、黏滑、辛辣及不洁或难消化食物,或时饥时饱,均可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乱,正如《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5]吃太多不适宜的食物,还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癌症等的几率。

过分劳动,动作形苦,嗜欲无节,竭力房事及思虑过度,谋虑神劳,悲恐喜怒、想慕忧结、志意不快等七情内伤,均可大伤胃气。用药不当,药饵违法,吐泻日久或久病失养,更是胃气受伤的常见原因。《伤寒论》中呕吐等脾胃病证多因失治误治(汗吐下)引起,汗、吐、下不当,伤阳则中焦虚冷引起呕吐,伤阴则肠胃燥热,津伤热盛而烦悸[7]。吐、下两法用于邪实而正气不虚的胃肠实证,胃中食积可吐,肠中燥矢可下,但脾胃虚不可妄吐,如临床十分常见的脾胃不足、浊气在上,则生嗔胀、膈咽不通、上支两胁的胃、食管病证,当振脾阳,补胃虚而降其浊气,岂可妄用吐法。

4 临证要保护胃气

4.1 胃气不足,宜益气建中

《诸病源候论·胃病候》[8]指出:“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飧泄,呕逆,是为胃气虚也。”《医学启源》说“胃不足则多饥,不消食”,“虚极则……短气,谷不化,中满”[1]。气属阳,气虚则气短、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饱满,阳虚尚可见形寒肢冷、畏寒等症,治宜益气建中,选用四君子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方,若兼胃中津液不足,则知饥少纳,可酌加麦冬、石斛、桑叶。

《伤寒论》除有治外感病之方外,还有大量治疗脾胃病的方药,如养胃生津之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治阳明热盛伤津及消渴;承气汤治阳明腑实、宿食内仃、胃实胀满;麻子仁丸治脾约;诸泻心汤治“心下痞”;更有理中温脾、建中益胃。理中丸为太阴病主方,主治中焦虚寒之呕吐、下利、腹满痛。小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之腹中急痛。大建中汤主治中虚寒甚之腹痛、呕逆、不能食。这些方药,目前仍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4.2 内伤用药,贵服之强人胃气

历代医家,都很重视脾胃,保护胃气。仲景对病当汗解,但尺脉涩者,先与黄芪建中汤,然后再汗。东垣补中益气汤为脾胃虚,心火亢,肺气为火热所伤者而设,以黄芪、人参、甘草补元气,甘草泻火热,白术补气、除胃中湿热,升麻、柴胡引胃气上升,也引芪、参、甘草之气味上升,生发阳气,以滋春气之和,陈皮理胸中气,散胃中滞气,有利阳气生发,以当归和血,合黄芪以补气生血[3]。

洁古[1]、东垣[3]提出“内伤用药……贵服之强人胃气,令胃气益厚,虽猛食多食重食而不伤”,对内伤饮食尤为重视,胃为水谷之海,喜谷而恶药,药之所入,不若谷气之先达。故治病之法,必以谷气为先。若内伤饮食,胃气先伤,谷气不行,元气亏损,此时如所用消导药能的对其所伤之物,则胃气仍能复健。如脾胃虚弱而有食积,“不可用峻利食药”,因为“峻利药必有情性,病去之后,脾胃安得不损”?应以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白术为枳实克伐药一倍,用之“先补脾胃之弱”,枳实“化其所伤”,用荷叶引胃气上升,烧饭助白术滋养谷气,补令胃气强实不复伤[3]。对饮食过饱,填塞胸中,胸中有食,滞塞太阴肺气者,用吐法,但应先用洁净鹅羽或手指探吐,不可径用瓜蒂散,恐损元气,令人胃气不复。若探之无效,用瓜蒂散吐去食物,泻出太阴之塞,以舒畅升发气机。瓜蒂散为涌吐方之代表,近来有用瓜蒂过量,引起中毒的报告,尤应予以注意[9]。

用药后如何保养胃气,在升阳益胃汤方解中有介绍:“若药后喜食,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少,胃气不得转运升发,须薄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可以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勿太劳役,使气复伤……,若胃气稍强,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3]

4.3 滋阴降火,也要保护胃气

丹溪创“阳有余、阴不足”论,其滋阴降火之补损方,主药是黄柏与龟板、生地、熟地、白芍、知母等,药性苦寒,损人胃气。丹溪也注意顾护胃气,如在大补丸(黄柏一味)的主治证中,提出:“气虚以补气药下,血虚以补血药下,并不单用。”在三补丸(黄柏、黄连、黄芩、龟板)方后亦指出:冬加干姜,夏加砂仁﹙五味子﹚,或者白术、香附煎汤下[6]。洁古认为生地黄大寒,宜斟酌用之,对寒药加以炮制,如大黄酒浸煨熟,黄柏、知母酒浸曝干。至于石膏“能伤胃气,令人不食,胃弱者不可服,非腹有极热者,不宜轻用”。白虎汤本有甘草、粳米、防石膏、知母之大寒伤胃,可再加人参少许同煎,竹叶石膏汤入粳米百余粒,以助谷气之力[1]。

4.4 病邪实,胃气伤,不可径用攻下

对病邪实,胃气伤者,不径用攻击药,必先补胃气之伤,再行攻伐。血虚者,往往“胃气自弱,好血亦少”,用“四物汤加白术,陈皮”,补血同时补胃气。治疟疾若用“速效,劫病之药,胃气重伤……”,用参、术、陈皮、芍药等,辅以本经之药,先补胃而取汗。滞下本是可下之证,但患者平时食过饱伤胃气,也用参、术、陈皮、芍药等,补足胃气后再下之。攻击之药,有病则病受之,病邪轻而药力重,则胃气受伤,故攻击之法,“必其人充实,禀质本壮,乃可行”,否则邪虽去而正伤[6]。胃虚而秘,纳食减少、小便清长、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者,用厚朴汤,重用白术,佐姜、枣以健脾养胃,以厚朴、枳实、半夏、陈皮降气行滞,补虚通便[1]。

4.5 中病即止,不可攻伐太过,非攻下药,也不可长期服用

前人用药,注意中病即止,往往“一剂知,三剂已”。《伤寒论》攻下法中病即止,如桂枝汤后有“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助胃气、益津液。注意事项中有“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以顾护胃气。栀子汤苦寒,在栀子豉汤类方后指出“得吐后,止后服”,不要过吐损胃气;“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予栀子汤”以免伤阳气。逐水峻剂十枣汤后有“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中病后,胃气被损,当糜粥以养胃气。大陷胸汤后“得快利,止后服”,小承气汤后“若更衣者,勿服之”,大承气汤后“得下,余勿服”[7],可见攻下不可太过。当下,慢性病患者多,用药时间较长,有求得一方而自行购药长期服用者,这不仅不符合辨证论施治原则,所用药与当时的病情已不相符,而且对某些(含汞或含马兜铃酸)中药,有发生毒性作用的可能。因此即使不是攻下药,也不宜长期服用。

4.6 保护胃气的常用药

常用人参、黄芪、甘草、升麻、柴胡、白术、苍术、当归、白芍、陈皮、扁豆、藿香、砂仁、生姜、干姜、大枣等,其中炙甘草、生姜、大枣尤为常用。炙甘草“养血、补胃”,“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力也,寒热相杂,亦用甘草,调和其性也……,中满者禁用”[1],治中寒证的附子、干姜,必加甘草以制姜、附之猛。《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中均有养胃之甘草和大枣[7]。甘草偏于益气,大枣偏于养血益气、滋营生津,两者性味甘平,皆入脾胃二经,有补益脾胃顾护胃气,和缓药性之作用,用于表证以扶正驱邪,用于里证以甘缓和中,用于虚证以健脾益气,用于实证以防攻法伤正,用于寒热以调和药性。生姜辛以和肺卫,大枣甘以养心营,姜枣同用,益脾胃元气,兼调和营卫。

5 小结

脾胃对人体十分重要,人以胃气为本,胃气既概指脾胃,包括大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又是人体赖以为生的脾胃元气,包括胃中津液,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体的抗病能力。饮食失宜,动作形苦,嗜欲无节,思想不遂,谋虑神劳,皆能致伤。临证时,用药不当,药饵违法,吐泻日久或久病失养,更是胃气受伤的常见原因,因此,历代医家都把顾护胃气作为重要治则之一,故认为胃气应作为脾胃病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胃气和顾护胃气有关的若干问题,作了简要的介绍,以期与同道们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元素.医学启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2]喻嘉言.医门法律[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李东垣.东垣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赵荣莱,王立,仲相英,等.慢性胃炎与中医脾虚证关系的初步探讨[J].北京中医,1985,(3):24-26.

[5]程士德,孟景春.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朱震亨.丹溪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7]李培生.伤寒论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9]赵风玉.瓜蒂中毒的抢救及药用探讨——(附一例报告)[J].中国急救医药,1988,(2):19.

(收稿日期:2010-03-08)

专家简介

赵荣莱,男,主任医师,曾任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出版《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北京出版社),《临床中药学研究进展》(北京出版社),《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诊治和调理》(人民军医出版社),《赵荣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临床中药学》(河南科技出版社)等书。获国务院“突出贡献证书”及政府特殊津贴,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贡献证书”。“全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全国二部一局认定为中医第二批、第三批师带徒专家,同仁堂中医学大师,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现在北京中医医院特需门诊以及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专家门诊应诊。

推荐访问: 调治 脾胃 重视 临证要 顾护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