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嘎达梅林与悲伧相似性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2022-03-15 00:11:02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评嘎达梅林与悲伧相似性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评嘎达梅林与悲伧相似性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评《嘎达梅林》与《悲怆》的相似性

阿思奇

发表于1993年第3期《爱乐》杂志

在严肃音乐爱好者中,爱听管弦乐演奏的人要比爱听各种独奏、独唱的人多一些,大家喜欢管弦乐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和气势宏大的演出场面,也容易记住一些旋律。但是谈论起来,嘴边上经常挂着的还是外国古典作品,国内现代作品则常常被人遗忘,听了国内作品也常常要评头论足一番。这是有些道理的。人们生活在中国,对本国的作品应当易于理解,自然也就敢评论,这样还有助于提高对管弦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最近,我找出辛沪光的《嘎达梅林》交响诗(以下简称《嘎》)1960年版的唱片反复聆听,觉得这一作品的许多方面很象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以下简称《悲》)。这种比较使我更深深地被这两部杰作吸引住了。我认为这两部作品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式很相似,值得一提。

第一,《嘎》与《悲》在结构上很相似。尽管《悲》是一部有完整的四个乐章的大作,而《嘎》只分几个段落的小作品,但两位作曲家在运用音乐追忆往事时,都采用了奏鸣曲式,成为两者曲式结构相似性的基点:

1. 1.两位作曲家对往事的回顾,都是用一段旋律缓慢、重复、情调忧郁、徘徊的引子把听众带入作曲家的意境。在《悲》的开始大管缓慢地吹出小音程上升的引子主题,跟着弦乐的低音烘托出悲剧的气氛(谱例被编者略去);《嘎》的引子是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用慢板奏出重复、徘徊的16分音符、4拍连音的衬托下,用第一小提琴的弱音奏出引子主题。两曲的引子都反映出作曲家在进入历史回顾时那种忧心忡忡的不安心情。

2. 2.两部都带有悲剧色彩的作品在第一乐章(段)都各有一个寄托作者美好回忆的主题。当年垂垂老矣的柴科夫斯基巧遇童年时期的家庭教师,兴奋而发、幸福地共忆往事,激发起一段起伏跌宕的旋律,他把他用作副部主题,用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合奏展现出来(谱例被编者略去);《嘎》先是用双簧管奏出美妙舒展的旋律,体现旭日东升、绿草如茵、河流如带、小鸟啾鸣的草原风光,接着用低音区的再现部表现出草原上的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谱例被编者略去)。这两段柔美婉转的梦幻般主题设置在作品的前部,为后面的悲剧的突发性做了重要的掩饰。

3. 3.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一个具体事件(注:这次起义发生在1925年,是在我祖父博彦满都的领导下进行的,当时我祖父在李

大钊、赵世炎的领导下任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执行委员兼昭素图盟总支书记,那时乌兰夫还是内人团员),它起因于军阀张作霖掠夺科尔沁草原(注:我的家乡)的土地,作者用强烈的快板奏出半拍不协和的7和弦(谱例被编者略去),接着是小号的3度平行强奏,表现了这一突变,期间反复出现刻画强暴势力的长号声。这些处理很象《悲》中老柴用快板奏出半拍大和弦(谱例被编者略去),接着用2度和弦和小三和弦奏出急促的旋律,其间夹着小号撕裂般的高音,表现那种暴风雨般的变故。两个作品在这里出现惊人的相似,应该说是不同时代的作曲家的艺术手法上的暗合。

4. 4.对待暴虐和厄运要反之以勇敢的抗争,两个作曲家的这种世界观是一样的,在曲式的安排上也是一样的。两曲都用急促的、不断反复的曲调和模拟振臂高呼乐句的手法,把抗争之声推向高潮。

5.一次正义的反抗和人的一生进取遭受了曲折,是两个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悲剧的又一共同点。作曲家们都以极大的热情去讴歌这一悲壮的结局。这时,《悲》用齐奏的副部主题把第一乐章推向高潮,然后又用弦乐沉重、缓慢的拨奏和着小号凄厉的哀乐结束第一乐章;《嘎》则先在弦乐低沉的碎弓的铺垫下用圆号奏出哀婉的颂歌,又用响亮的齐奏、歌唱般的旋律诉说出人民的怀念心情,最后主旋律升高5度,由小号转为弦乐,再现开阔壮丽的主题,体现了一个英雄倒下去,千百万人民站起来这一历史潮流是多么汹涌澎湃。两个作曲家时隔半个多世纪,而在创作意境上惊人的相似和创作手法上的异曲同工,在这部分表现得非常突出。

以上对比说明《悲》的第一乐章和《嘎》不仅都具有奏鸣曲式的一般共性,而且作曲家感情起伏与发展的过程也十分相似。在《悲》的后三个乐章,作曲家进一步抒发自己毕生的感怀。如第二乐章5/4拍的圆舞曲进一步揭示他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颂扬;第三乐章的进行曲又表现了作曲家执着的人生向往和壮心不已的美好追求,象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迈着坚定的步伐在前进;第四乐章的慢板哭诉人生失意的哀叹和对生命的眷恋。这三个乐章都与第一乐章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的旋律所反映的意境在第一乐章也都闪现过。这是交响乐作品的表现优势。《嘎》的篇幅较短,没有机会进一步展开和再现各段的乐思,是有些遗憾,不知叙事性标题音乐的曲式结构是否比抽象一些的标题音乐多一些局限性。尽管如此,两曲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仍然是存在的。

第二,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嘎》与《悲》两曲的相似性更强。《嘎》是一部抒情叙事作品,这便与《悲》十分相象,两部作品在叙述不同主人公的故事,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和悲剧式的结局,作者

都用了一些极相似的艺术手法(旋律、和声和配器)表现自己的创意,感染力也极强:

1.旋律上的相似。两曲的抒情旋律都取材于民歌,而且调性也相似。柴科夫斯基是吸收、发挥民歌的大师,《悲》的抒情旋律带有浓郁的泥土气息,感染力极强,使他的作品更具魅力。《嘎》的旋律取自于著名的草原民歌《嘎达梅林》,作曲家运用和声、复调和变奏使这支悲壮的颂歌表现出多种色彩,加上著名指挥家黄飞立教授对作品的极佳诠释,使这首民歌的内在的表现力发挥得更好。

2.和声上的相似。《嘎》的和声设计很得当,乐曲的绝大部分在表现正面形象时的和声既有厚度,又稳定自然。不仅弦乐的和声如此,为音乐垫了底,木管、铜管在奏出主旋律或复调时也是如此,音型始终是丰满、圆润的。这样创作对叙事题材的曲目是非常重要的,听众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旋律的发展变化中去,而不会被奇怪的“异物”分心。但在表现战火突起的一刹那,又用了很不协和的和声刺激听众的情绪(谱例被编者略去),效果甚至比《悲》的这一部分还突出。我想,这可能与两位作曲家各自要表现的历史变故有着确定的和不甚确定的差别有关。相比于其他一些中国作品,和声好,不破坏旋律,很“象”古典作品,是《嘎》的一大优点。

3.配器上的相似。《嘎》在配器方面突出弦乐器的表现力,弦乐演奏浑厚稳定,力度极强。正是有了这一基础,铜管乐器才不显得干涩,而且相互交融在一起,这是国内作品极少能作到的(注:指50、60年代的作品)。乐曲的节奏感也主要由是弦乐器表现的,有时是长号表现的(注:如马蹄声),快慢节奏表现形式变化多端。除了在用小鼓配合弦乐表现奔马的旋律外很少简单地使用打击乐器表现节奏。这是这部作品使用乐器得当、没有国内作品常听到的“丁零当啷”之声的一个突出优点,使我感到这部作品更象《悲》。在两曲中,小提琴同样奏出婉转起伏的抒情主题、激烈的搏斗和波澜壮阔的进行曲,大提琴同样奏出哀婉、凄凉的颂歌,长号雄壮有力的下行旋律和小号号角般的上行旋律同样在乐曲中交替出现(谱例被编者略去),给人以近乎相同的音乐感受。如果不是《嘎》的配器这么好,就会给人以她与《悲》差异甚大、甚至格格不入的感觉。

《嘎》和《悲》曲式结构和艺术形象塑造上的相似之处,可能仅仅是艺术上的特例,因为艺术创作的目的多是追求标新立异的,从这一点看,寻找作品之间的相似性似无必要。但是将中国现代交响乐作品与古典名作的创作风格做一些比较,能使听众在自己与古典作品有较大的时空距离情况下找到一座理解古典作品的桥梁,通过多听自己容易理解的作品来提高赏析古典作品的能力。这种比较的作用对专业作曲家们自不待说,可我还是期待现时的中国作曲家

们多注意吸收古典名曲深厚的寓意和严肃的表现手法,多出一些好的中国作品,而不要盲目追逐西方现代作品怪诞的不协和技巧。因为中国听众如果听不懂严肃的古典作品,恐怕更听不懂那些不协和音。

后记

收于《爱乐》杂志1993年第3期的这篇乐评,写起来实在是“打着鸭子上架”。当时每月来发书的李小姐按例来家里给姐夫送当期的《爱乐》,因听说是内蒙的同乡,就请她多坐一会。聊天中我谈了点对音乐的看法。言者无意,闻者有心。这位小姐回去就对编辑部里讲了有一个读者如何了得。于是麻烦来了,及至后一个月送书,便多来了一位编辑小姐。我们谈姐夫毛宇宽,谈音乐学院、中央乐团、内蒙古歌舞团,谈作品。我拿出《嘎达梅林交响诗》的唱片放了一段,随口说这与老柴第六很象。客人走后很快来了电话,约我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我无论如何没有推掉,只好认真对待。首先,我找黄飞立教授借到《嘎》的总谱,对照着反复听,并和《悲》的总谱对照——我有收集总谱的爱好,极尽书店所有,每每听唱片,就看着总谱,注意主旋律和复调。还阅读了《柴科夫斯基和他的交响乐》一书。这篇稿子写完后,又请姐夫审查,然后寄给杂志社。文章发表后,我送一些给朋友,反映是“太专业”。一次罗裕平大姐(罗瑞卿大将之女)还特意问我:在《爱乐》上写文章的是你吗?因为送的多了,就不断去书店买,后来该期《爱乐》就脱销了。在海淀书城旧书店(专卖过期扫库底书刊),除了第三期,别的几期还都有,看来这一期买的不错。我把杂志社最后的几本全部买回来,现在自己也仅剩一个“孤本”了。

推荐访问: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梅林 相似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