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理论对网络财务发展的影响

2022-03-14 08:31:30 |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目前,理论界对网络财务的定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用现代管理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效应”理论、突变理论来规范和指导网络财务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财务 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理论 突变理论

网络财务是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的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网络财务将现代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有机结合,更多地关注整合企业外部的财务资源,使企业财务管理从内部走向外部,标志着一个高科技含量的企业财务管理时代的到来。目前,理论界对网络财务的定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用现代管理理论来规范和指导网络财务的发展。

耗散结构理论对网络财务发展的影响

耗散结构理论表明,网络财务系统只有不断进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换,才能发挥网络财务的管理效率,使企业经营管理充满生机和活力。

比利时科学家 I•普里高津于 1969年提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有可能发生突变,即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空间﹑时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状态。这种稳定有序状态的宏观结构,就叫做耗散结构。系统的这种自行产生组织性的行为叫做自组织现象。因此,耗散结构理论又称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产生耗散结构,除了要求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从外界吸收负熵流以外,还需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使系统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通过随机的涨落,系统就会从无序转为有序,形成新的稳定的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表明,网络财务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运动,存在着复杂性和整体性。当网络财务系统内部重要信息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它就可能从原来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即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中的“开放”是所有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网络财务系统只有开放才能获得发展,这种开放不断进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换,才能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者的相互关系可以表述为:以信息流为依据,通过资金流实现商品的价值,通过物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物流是资金流的前提和条件,资金流是物流的依托和价值担保,并为适应物流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信息流对资金流和物流运动起指导和控制作用,并为资金流和物流活动提供决策的依据。电子商务包含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网络财务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因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内在的统一和协调性是网络财务中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集中体现。

一般系统论提出了有序性、目的性和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耗散结构理论则从另一个侧面回答形成这种稳定性的具体机制,指出非平衡态可成为有序之源。

“协同效应”理论对网络财务发展的影响

“协同效应”理论表明,网络财务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都要达到各自的目标,各个子系统通过相互合作,兼顾局部和整体目标,可以实现网络财务系统总体效益的最大化。

按照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提出的协同理论,网络财务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是一个协同系统。它在外参量企业外部业务数据的驱动下和在总账系统、报表系统、现金流量表系统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层次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网络财务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这些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

由支配原理可知,为数不多的慢变化的序参量支配那些为数众多的变化快的状态参量。网络财务系统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要达到各自的目标,各个元素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此即“协同效应”理论。

财务与业务作为协作系统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它不仅对集团财务方面进行管理,而且对库存、生产、销售等业务方面进行管理,不仅管集团内部,而且与整个供应链管理相集合。

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后,财务管理工作将呈现如下新特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生成;采购、销售、仓储等主营业务凭证自动生成,减轻了财务部门的重复劳动,做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一样,可以查明每一个信息的来源和录入时间,做到责任分明;财会人员可以利用实时信息控制经济业务,实现从核算职能向控制智能的转变。

“协同效应”可以实现网络财务系统中各种财务和业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向帕累托最优状态逼近,实现网络财务系统目标的最优化。网络财务管理者的职责就在于通过管理者的活动,可以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更好地实现目标。

突变理论对网络财务发展的影响

用突变理论在解释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的突变问题,人们施加控制因素影响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系统状态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在控制因素达到临界点之前,状态才是可以控制的。

许多年来,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连续的、渐变的、平滑的运动变化过程,都可以用微积分的方法给以圆满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还有由渐变、量变发展为突变、质变的过程,就是突变现象,微积分是不能描述的。1972年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在《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一书中,明确地阐明了突变理论,宣告了突变理论的诞生。

突变理论主要以拓扑学为工具,以结构稳定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条新的判别突变、飞跃的原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如果质变中经历的中间过渡态是稳定的,那么它就是一个渐变过程,如果质变中经历的是结构性的转移,那么它就是一个突变过程。

按照托姆的突变理论,就是用数学工具描述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系统状态的飞跃,从组织管理体系、系统安全的监管、财务数据的控制、资料文档的管理、病毒防范和加密系统、软件开发和相关法规建设等六个方面给出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系统处于稳定态的参数区域,参数变化时,系统状态也随着变化,当参数通过某些特定位置时,状态就会发生突变。

用突变理论来解释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的突变问题,人们施加控制因素影响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系统状态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在控制因素达到临界点之前,状态才是可以控制的。一旦发生根本性的质变,它就表现为控制因素所无法控制的突变过程。还可以用突变理论对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系统进行高层次的有效控制,为此就需要研究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系统与控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稳定区域、非稳定区域、临界曲线的分布特点,还要研究突变的方向与幅度。

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系统的控制应注意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系统开发控制、数据传递控制等控制因素对其影响的方向和幅度,可借助构建数学模型,考虑影响因子的权重,分析影响因子对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系统的敏感性。

具体方法是要调整现有岗位设置,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设置网络管理中心,全盘规划,合理布局。采取措施确保各工作终端和人员之间适当职责分离,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稽核,以实现内部控制,及时发现违规行为。

系统开发指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和维护。一旦发现网络系统软件存在安全漏洞,即时进行在线修复。

尽管基于网络开发的财务软件具有界面简单、使用方便的特性,但是他同时又依附INTERNET,使用开放的TCP/IP协议,容易发生口令试探、窃取及其他内部难以控制的问题。数据安全性差,为病毒和黑客的攻击提供了机会,无纸化信息的保存成了一个难题,这也是网络财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周曙东.电子商务概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李超,周定文,黄骁俭.网络财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推荐访问: 理论 财务 影响 发展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