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与探索

2022-03-12 08:24:20 | 浏览次数:

生物工程专业的优势就是知识范围比较广,要求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础,同时工科知识也要扎实,因此其与食品科学,制药科学联系也比较紧密。本专业社会认可度也是比较高的,同时也有比较高的期望。目前本专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这就对我们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食品工艺学》是建立在化工原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的基础之上的学科,也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选修课。本校开展的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及保藏技术原理为基本内容,旨在分析了解外界条件和食品生产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之间的变化关系;探索在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合理、先进的生产方法及科学的生产工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保藏及加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这门课程,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我们对《食品工艺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完善本门课程的教研模式。

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优化

充分研究本门课程的相关章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将不同章节之间有相互重复的某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者是优化到某一章节进行集中讲解,提高课堂的效率。食品工艺学中有各种的保藏的方法,比如:食品干藏原理、品冷冻保藏原理 食品的腌渍保藏、食品的发酵保藏、食品的化学保藏、食品的辐射保藏等等,把这些原理性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或者是某种醒目的方式对比进行讲解,方便学生理解掌握。后续在涉及到相关内容就可以简单回顾相关内容,充分留出时间安排其他内容。这就对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保证本门课程是一个整体,又要有打破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再融为一体的掌控力。也能保证学生学到的相关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又保证授课时间真正用在该讲授的内容上。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学生提前预习,教师课堂上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并解答疑惑,课后学生再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把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加深理解的一个过程。但是根据食品工艺学这门课的课程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身这门课程也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结合本门课程的特色,某些章节比如食品加工工艺相关的章节可以采用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后经其学生克伯屈改进并大力推广,也叫单元教学法,目的在于设想、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计划去执行解决问题。比如乳制品的制作设计,就可以提前布置相关内容,根据相关的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经验,遇到问题时候能够及时的给予指导,并要求教师在本堂课结束后要对学生们的设计进行评估与补充。

实践教学改革

食品工艺学本身又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仅仅靠教师课堂的讲解对于学生理解某些内容还是比较不全面的。比如加工工艺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有实践性的操作才能把课堂上教师讲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在食品工艺学的课堂上,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谓的教师讲,学生听写记忆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结合本门课程的实际情况,需要预留出时间,带学生到相关的实践基地去参观实习1-2周,体验这门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实践性强的某些章节的相关内容,真正做到理论与實践的结合。

所谓教学相长也,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所以任何好的方法最终目标要体现出教与学的效果,针对食品工艺学这门课程来说,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以往在课堂上无论老师怎么用心去设计这门课程,学生不是玩手机就是做其他事情,学生课堂参与效果不佳,无法有效的互动,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最终导致教学的目标无法达成。本次我们希望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优化尽量减少满堂灌的局面,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多参与到这门课中来,无论是以开放实验室的方式,还是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开展课外工艺类技能活动,甚至课程设计等课外辅助教学环节,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课程本身的学习都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对食品工艺学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推荐访问: 工艺学 课程改革 探索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