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探究分级诊疗对三级医院的影响

2022-03-11 08:06:30 | 浏览次数:

【摘 要】我国当前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数量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对医疗结构进行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从供给侧角度,研究了我国实行分级诊疗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实行分级诊疗对三级医院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三级医院应如何应对分级诊疗带来的影响,即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与体验;调整供给方向;促进医院供给的结构性调整;创新供给方式,转变供给模式,从而实现三级医院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分级诊疗;三级医院

一、研究背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概念的提出,表明国家在统筹全局层面的问题上逐渐从“扩需求”主导转变为强化“供给侧”,这对我国经济、民生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供给侧改革强调提升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来调整需求,优质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近年来,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随着我国医改的全面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看病贵”的问题稍有好转。但是,大医院仍然人满为患,“看病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改善,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由此也导致患者就医体验不佳,而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因所获得的优质资源不足而无人问津,当前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数量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因生活质量提高而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因此,对医疗结构进行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卫生資源,改革医疗供给体制,各级政府在推进医改的进程中,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是指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将患者分配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诊断治疗,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冲破“看病难”的就诊困境,这对于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着重大意义。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行之后,三级医院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三级医院如何应对供给侧背景下分级诊疗带来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实行分级诊疗的必然性

随着民众医保补贴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对高标准的医疗质量与服务体验的需求也愈发迫切,这倒逼三级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我国现有医疗供给侧结构的分布形态为“倒三角”形,即我国大型三级医院集中了大部分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且发展模式粗放,存在过度追求规模、竞相购置大型设备等一系列问题。相反,基层医疗机构因医疗资源不足导致供给能力不够,在康复、护理、基础病和慢性病患者管理等领域不能提供有力的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资源和发展空间受到了大型三级医院的挤压,使其医疗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这降低了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另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协同性不强、合作不够,加之患者可自由选择医疗机构就医,最终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鲜有人问津,门诊量不足,而三级医院人满为患,承担了过重的医疗负担。这必然与呈“正三角”分布的需求侧产生矛盾,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已日趋严重。

新医改不断向前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以达到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目的。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出台《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F70号),指出“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我国己经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院的建设,作为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并且做出了实质性举措。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改革医疗供给体制,使优质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分级诊疗对三级医院的影响

1.业务量降低

目前,三级医院日门诊量较大,有大部分患者是看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而分级诊疗模式下,患者将合理分流,三级医院门诊量和住院量势必会降低,业务量的下滑会导致医院总收入减少。同时,按照其功能定位,三级医院的主要功能为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疾病,但是此类疾病的病源患者相对偏少,而且还有其他大型公立医院竞争,有限的病源量势必会影响到医院的收入情况。目前,在我国财政实行差额拨款的政策下,收入的减少对于以创收来谋求发展的三级医院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2.医务人员流动加剧

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会更加完善,基层医院业务量也会增加,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会得到提高,这必然会吸引部分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加入基层医生队伍。另外,国家层面在2014?年年底正式出台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通知,而优资的医生资源无疑是医疗行业中被竞相争夺的核心资源。在三级医院就诊患者减少,基层医院业务量增长,多点执业政策实行的情况下,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将逐渐流动。而医务人员流动性的加剧,也会增加三级医院的管理难度,对医院的人员工作安排和发展规划造成一定影响。

3.医疗技术要求变高

分级诊疗模式下,三级医院应主要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病的患者,这部分病患对医疗水平要求较高,但目前三级医院医生的大部分精力和医院的医疗资源被常见病、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占用了。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专研疑难杂症,医院的技术水平就难以提升。另外,患者从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时,可以在基层医院推荐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就诊的三级医院,大部分患者会倾向于选择与其所患疾病对口,而且专业医疗技术水平更突出的三级医院,这对三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三级医院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与体验

在分级诊疗模式下,三级医院应该凭借优势学科和先进、完善的仪器设备,充分挖掘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三级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2.调整供给方向,扩大有效供给

三级医院应立足需求向,发展特色优势学科,推动疑难危重诊治不断发展,形成技术特色;侧重发展大病、重病科室,科学制定专科建设规划,做到专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另外,鼓励临床的医务工作者运用新的诊疗技术以及仪器设备,开展三、四级手术。高精尖的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有效吸引病源,创造新的经济附加值,而且能有力推动学科发展,增强医院综合实力。

3.促进医院供给结构性调整

国家鼓励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以自愿为原则结成医联体等各种医疗联盟组织,三级医院应发挥自身的龙头优势,主动与基层医院结成互帮互助的紧密型医联体,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专家出诊、设备共用等方式对基层医院提供有力支持,在人才培养、技术帮扶、资源共享等方面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3],使得联盟内各级医疗机构均能获得理想的收益和发展。

4.创新供给方式,转变供给模式

医院应积极抓住互联网发展的契机,用信息技术推进医疗供给模式的改变,推动预约诊疗、线上支付、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以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健康数据监测等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节省就医时间和金钱成本,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互联网医疗将改变传统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从多维度改变医疗服务的供给现状。

参考文献:

[1] 王雪云,姚峥嵘,田侃.基于供给侧视角的我国分级诊疗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7(3):21-23.

[2]王清波. 分级诊疗制度的运行机制分析—基于厦门市的案例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院,2016.

[3]孙波. 分级诊疗制度给公立医院带来的新挑战[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5):31-33.

推荐访问: 诊疗 分级 探究 供给 改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