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内皮素变化与中医各证型关系的探讨

2022-03-09 08:27:30 | 浏览次数: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内皮素;中医各证型

[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a)-054-01

对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肝”)的治疗,目前中、西医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辨证施治疗效与辨证的准确性关系甚大,由于中医辨证客观指标少,更缺乏量化指标,故慢肝辨证分型客观量化指标的研究一直为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所重视,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国内权威性慢肝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通过大样本临床观察,就内皮素(ET)的变化与中医各证型关系进行探讨,为了辅助慢肝中医证型诊断的量化,寻找新的途径,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符合慢肝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标准采用1991年12月11~14日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天津会议讨论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共收集慢肝364例,其中肝郁脾虚证108例,湿热中阴证138证,瘀血阻络证50例,肝肾阴虚证40例,脾肾阳虚证28例。健康对照组共30例,均系健康自愿献血者。

1.2观察方法

对所有慢肝患者检测肝功能、血浆内皮素,同时进行中医四诊检查,并详细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科研病历中,中医辨证分别由2名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同时进行,结果不一致者排除,实验检测由1人全程负责。

其中肝功能为诊断指标,ET为观察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差异采用One-way ANOVA分析和q检验。

2结果

慢肝患者血浆E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1)。ET按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型顺序递增,详见表1。

3 讨论

慢肝为传染科一种常见多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胁痛”,“黄疸”,“虚劳”等范畴,但最新中医病证标准概以“肝著”统一病名。鉴于目前尚无一种理想可以治疗全部慢肝患者方法,所以探讨中医证型病理基础和辨证施治十分必要,本研究选择迄今为止已知最强的收缩血管物质ET,对慢肝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探讨,以期实现对慢肝中医分型的客观化、标准化。

中医学理论认为本病的症状相对隐伏,多无黄疸,或甚轻微,且病程多长,故湿热酿毒不仅可以郁于气分,深入血分,从而导致病情的持续迁延,形成慢性化,因肝为藏血之脏,湿热病邪伤肝,迁延持续不解,必致久病及血,瘀滞肝络,或湿瘀互结,或热郁血瘀,导致病情发展。

现代医学不少研究资料显示,慢肝患者的肝脏血管收缩、变窄、血流减慢、黏度增高,导致肝纤维化[2-4]。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2.5-7]。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效应,其结构及功能受损是临床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而ET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特异性标志之一,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引起局部血液的变异而产生疾病,本研究显示,慢肝血浆ET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初步认为ET可以作为慢肝病理改变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还发现,慢肝中医各证型之间,ET按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型顺序递增。

综上所述,慢肝中医辨证分型是有其客观物质基础的,ET改变即可作为慢肝辨证客观指标的参考依据,并且可以量化尝试,有利于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148.

[2]周虎,周萍,俞庆福.慢性病毒性肝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变化与中医证候关系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3(2):49-50.

[3]陈岳祥,李石,范列英,等.丹参单体IH764-3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8,78(8):636-637.

[4]张斌,赵刚,王灵台,等.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和肝细胞胶原表达特征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增刊):94-96.

[5]秦鉴,金明华,邓江华,等.化湿和化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9):519-521.

[6]金玫,黄丽娟,王倩,等.三参通脉口服液对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联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3):190.

[7]鲍华英,余惠兰,王霖,等.丹参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内皮素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28-29.

(收稿日期:2008-04-2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 乙型肝炎 化与 患者 探讨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