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理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及启示

2022-03-05 10:01:21 | 浏览次数:

摘要:复杂性理论就其方法论层面而言,是对还原论的反思、批判和超越,已为各学科提供了全新的探究方式,如今方兴未艾。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为复杂性理论的引入提供了契机,使得我们得以更加全面地重新审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说明将复杂性理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而在实践中对复杂性理论有意无意地运用也为此提供了例证。

关键词:复杂性;心理学;非线性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77-02

一、复杂性理论撮要

(一)语境中的“复杂性”

严格来说,所谓定义,总是能够反映当前人们对一定现象认识的程度,但无法涵盖正在发展中的该现象的一切方面以及全部性质。对于“复杂性”的定义,学界基于各自研究旨趣的不同,一直莫衷一是。而复杂性理论将复杂性系统作为其研究对象,其本身也具备相当的复杂性。

(二)复杂性系统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针对“确定性”而言的。主流科学以确定性为研究宗旨,寻求复杂现象背后的确定性规律和本质。而现实是,世界本身是由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共同构成的,甚至某些不确定和偶然因素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确定性和规律性的寻求往往就成了一厢情愿。而复杂性理论将不确定因素纳入研究范畴,直接面对现实世界。

2.演化性

现实存在的系统都是演化之中的,它包括了时间、空间和系统自身的状态等维度。也就是说,系统本身是开放的,其自身与环境以及自身状态之间,都在时刻发生着交互作用。演化本身也意味着,系统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3.非线性

“非线性”与“线性”是一对数学概念。在线性关系中,各变量之间的变化按比例、呈直线、高度相关,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关系则指不按比例、不呈直线、无明显相关的关系,表现出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不可否认,非线性更接近客观现象本身,是量化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方法之一。

4. 自组织性

“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是指只需外界提供一定条件而无需特定指令就能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自行调节,能够自主地从混沌走向有序,自成结构的系统。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稳定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

5.涌现性

涌现性,通常是指多个要素组成系统后,出现了单个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这个性质并不存在于任何单个要素当中,而是系统在宏观层面才表现出来,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涌现”。涌现是在微观主体演化的基础上,宏观系统在性能和结构上的突变,这是系统的适应性主体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现代心理学发展概况

(一)心理学发展概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按照这一概念,无论是东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毕竟,自从人类拥有了自我意识起,关于心灵的探索就从未间断过。但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就是,基本存在于思辨层面。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个房间里,运用实验内省法、反应时法等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了研究,这一举动被公认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从此,心理学正式脱离哲学母体和生理学怀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范式”,独立不久,心理学内部就充斥着各种流派的争论和互补。目前,各种流派的理论可以说眼花缭乱,但国内学界较为公认的主流学派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主义。它们的发展及衍生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主体。

(二)简要述评

综观现代心理学主流各流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遵循实证主义路线,通过严格、精确的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但往往矫枉过正,重“理”不重“心”;另一类认识到前者的弊端,基于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崇尚人文主义,回归“人”本身,但又往往以偏概全,主观色彩浓厚,难以验证。

不可否认,各流派均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做出不可缺少的贡献,也曾发展新理论以努力弥合彼此的鸿沟。但其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毕竟不可动摇,本身也有其深刻的时代性,同时追求理论的完备和自洽只能体现出理性本身的狂妄,可以谅解,却不值提倡。

(三)心理现象的复杂性

人作为一种存在物,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其复杂性自然可想而知。

现代科学已经探明,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以脑为主要代表的整个神经系统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兼有电活性和化学活性,它提供了信息加工机制。每个神经元末端都有称为突触末端的特化结构,其内部有大量微型膜囊,可储存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将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电神经冲动经神经元传递到神经元末梢,刺激神经递质从小囊内释放。神经递质经过突触,刺激其形成电位,向前传递神经冲动。这个过程重复高速发生,直到在脑部形成感觉印象,或导致肌肉的紧张或松弛。

让人注意的是,单个神经元并不能看见、记忆或推理,而大脑却能如此。通过最先进的科学仪器,我们可以观察到某人正在感觉或思考,却不知道他正在感觉和思考什么。没有什么独特的物质叫做意识,却可以有对感觉、动作或其他功能的复杂状态的宏观描述,甚至意识不仅意味着人的感觉、思考、言语等,还包括我们在执行这些认知过程时的元认知。

总而言之,现代科学虽然认识到心理和行为是由神经元联结成的神经网络产生的,却不知道大量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神经元如何一起协作产生宏观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更让人困惑不解和为之着迷的是,当若干个体的人构成群体时,同样也可以产生类似若干神经元组成神经网络时的复杂社会效应。

三、复杂性理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及启示

(一)复杂性理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

从复杂性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涌现起因于非线性相互作用,整个系统的涌现效应是协同的系统效应。当我们用这一视角重新考察上述心理现象的产生机制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隐喻:并不存在能感觉、会思考的特殊的神经元,整个神经系统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其状态依赖于与远离热平衡的环境之间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代谢,它处在远离热平衡和接近于作为不稳定点的某些阈值处发挥作用。而从另一维度来看,自我意识是人格的关键性特征,可以被看作整个系统的吸引子,从多种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以及管理我们意识行动的递归过程中涌现出来。而人格则作为序参量,它暗示着我们在一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的状态空间。无论是作为生理基础的神经系统,还是作为外在现象的感受和思维,各自及彼此的非线性作用,都蕴含着显著的对称性破缺,这就意味着,一个小的扰动将引出大的变化。

当还原论方法执着于深入到微观层面探究单个神经元的结构、属性及其作用机制,并试图通过这条途径去解释心理现象时,我们可以看到,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与复杂性系统的基本特征高度吻合,这种吻合为我们在心理学研究中引入复杂性理论提供了契机。

(二)启发及运用

目前公认,复杂性理论可以追溯到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将原先的生物学概念推而广之,为我们探究其他研究对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其实,简单地将“生态系统”概念引入心理学,已经足够让人对心理学形成新的见解。无论是个体心理的生理发生机制,还是与其他个体的心理状态相互作用,或者多个个体产生群体行为并最终引发复杂的社会效应,都暗含着生态系统的隐喻。而对这些现象和机制的探究,又正是复杂性理论的用武之地。

事实上,在当代心理治疗领域,团体心理治疗方兴未艾,各种团体因其目的不同而类型多样。以欧文·亚隆为代表的一类团体治疗,将自我成长和人际关系作为团体治疗的核心,两者互为手段,也互为目的。参与者在团体中的言行,将现实生活中的模式有意无意带入,引发其他参与者的反馈,形成多维度的交互作用,产生让人惊异的心理动力,推动团体进程。通过事先筛选的可控人数的互动,团体内部变成一个社会的缩影,或者说成为一个人际关系的“试验场”,以“此时此地”为原则,所有参与者在其中既观察他人,也觉察自身,从而达成治疗目的。

四、结语

复杂性理论是相对于传统的还原论体系而言的,就方法论层面而言,复杂性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对后者的反思、批判和超越,而非简单的否定。事实上,在实际运用中,依然需要借鉴后者的方法和成果。不同之处在于,被还原论方法所一直视为干扰而回避和忽略的诸多偶然因素,被复杂性思维纳入其探究范畴。而由此引发的微观尺度上的非线性动力学和对初始参量的敏感依赖性,使系统的最终状态无从预测,这是复杂系统的一个本质特征。

在对心理的研究中,我们就面临着这样一种巨大的复杂性。复杂性理论并不能提供封闭的心理学信条,却提供了一种更开放的图式,在对心理学的探索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理解更加接近现实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红椿.论复杂性科学对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影响【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118-121.

[2] 汪新建主编.西方心理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8.

[3] 汪晓萍.心理生态系统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6:1-66.

[4] [德]迈因策尔(Mainzer,K.)著,曾国屏,苏俊斌译.复杂性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计算动力学【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12.

[5] [美]梅拉妮·米歇尔(Melanie Mitchell)著,唐璐译.复杂【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3-15.

[6] [美]Michael S. Gazzaniga,Richard B. Ivry,George R.Mangun著.周晓林,高定国等译.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2.

[7] [美] Irvin Yalom,[加]Molyn Leszcz著,李敏、李鸣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8.

推荐访问: 复杂性 引入 可行 性及 启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