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WZ—551步兵战车苏丹版

2022-03-03 08:13:09 | 浏览次数:

在2013年阿布扎比防务展上,苏丹军事工业公司展出了其研制的“沙里夫”(Shareef)2型6×6轮式步兵战车模型。据该公司介绍,“沙里夫”2步兵战车除了用于满足苏丹军队的装备需求外,还将向国外出口。

研发背景

苏丹能研制出比较先进的装甲车,可能让很多人顿感意外。因为在人们印象中,非洲国家里除南非有较强的军工实力之外,其他国家的军工实力都异常薄弱,几乎所有武器装备都依赖进口。其实,非洲国家像亚洲、南美洲的许多中等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一样,也越来越重视自主国防工业的发展。只不过因为以前底子太薄,所取得的进步不是那么明显罢了。

苏丹早在1960年开始就建立了一家本国的国防企业——沙加拉(Shaggara)弹药厂,主要是生产一些轻武器弹药。在贾法尔·尼迈里统治时期(1969年5月25日至1985年4月6日),沙加拉弹药厂虽然规模有所扩大,但仍只是生产一些轻武器及弹药。1985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达哈卜统治时间很短,还没来得及做出大的政策调整就在1989年被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所推翻。巴希尔上台后,对于建立本国国防工业十分重视,于1993年在原沙加拉弹药厂基础上成立了苏丹军事工业公司(MIC),真正开始了本土现代国防工业的发展。经过20年的经营,现在的苏丹军事工业公司已经能够研制和生产各类常规弹药、轻武器、坦克装甲车辆、火炮、火箭炮、电子设备、轻型直升机和初级教练机、巡逻艇、卡车和吉普车等武器装备。尽管由于技术基础很差,苏丹军事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这些武器装备实际上都是仿制国外的同类产品,不少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也依赖国外供应。但是对于名列“世界最穷国家”行列的苏丹来说,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大型技术装备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还需要多说一句,仿制是许多有志于发展本国国防工业的国家必走的道路,不仅能够减少技术风险和投资,而且可以偕此积累经验。

苏丹将研发和生产重点放在陆军装备上,一方面是由于在苏丹军队中,陆军规模最大,所需装备种类和数量也最多;另一方面在于陆军装备的技术复杂度比海空军装备低,相对容易上手。

“沙里夫”2步兵战车属于苏丹军事工业公司近年来研制的重点装备中的一种,其他重点陆军装备还包括“巴希尔”、“祖拜尔”1、“迪哥纳”主战坦克和“哈里发”122毫米轮式车载榴弹炮。从这些装备的发展也可以看出,苏丹陆军很重视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建设,因为装甲机械化部队具有很强的机动力和突击力,能更好地应对现代地而战争。就“沙里夫”2步兵战车来说,虽然现在才对外公开展示,但从苏丹此前举行的阅兵式情况看,“沙里夫”2步兵战车已经装备了苏丹陆军。另有消息称,装备“沙里夫”2步兵战车的苏丹陆军部队主要是第2机械化师、第1和第2机械化步兵旅。

基本结构

“沙里夫”2轮式步兵战车的外形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的WMZ55l型6×6轮式装甲车很相似。后者是WZ-55l(在中国陆军装备的同型车被称为92式)的改进型,在性能上有了一定提升。WZ55l/WMZ551总体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通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该车大量应用了高机动性民用汽车零部件和其它成熟车辆的技术,是世界上与民用汽车的通用程度最高、变型能力最强的轮式装甲车辆之一。WZ551/WMZ551自问世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车族,包括装甲输送车、救护车、指挥车、抢修车等,由北方工业公司进行出口推销。据海外媒体报道,苏丹曾经采购过500辆WMZ551,并且因此获得了中国的许可证,由苏丹军事工业公司组装生产,这也可以推知“沙里夫”2就是在WMZ551基础上研制的。

“沙里夫”2轮式步兵战车在结构上与WMZ551一样,没有像其他同类轮式步兵战车那样采用动力舱前置,而是从前向后分为楔形车首、驾驶舱、动力舱和战斗舱三部分。这种与众不同的布局有利于驾驶员操作车辆,并且能提供给驾驶员和车长良好的观察视野,但相比于动力前置的同类轮式装甲车辆,乘/载员舱的噪声和温度相对较高。

楔形车首的下装甲倾斜度很大,并且在两侧上方布置有用隔栅进行保护的内嵌式大灯,下方两侧有两个牵引钩。车首上装甲两侧是用隔栅保护的转向灯、雾灯以及观后镜。在车首下装甲两侧设有牵引钩。

驾驶舱通过隔音、隔热的装甲钢板与后面的动力舱隔开。车长和驾驶员分别位于驾驶舱左侧和右侧,两人前方各有一块外罩装甲盖板的防弹玻璃观察窗,分别供驾驶员和车长向前观察。在战场环境下需要放下装甲盖板加强对驾驶员和车长的防护时,前向观察就要通过两人头顶舱口前的潜望镜了。每人的潜望镜均为3具(中间1具可换为红外或微光夜视镜),呈弧形布置,有较宽的视场。此外,驾驶舱两侧也各有两块防弹玻璃观察窗,供驾驶员和车长观察两侧情况。不过,这两块观察窗外面没有加装甲盖板。

在正对第一对车轮的车体上方有两个扶手兼脚蹬,用以帮助驾驶员和车长上下车。驾驶员和车长通过两人坐席顶部的舱口出入车辆,两个舱口盖分向左右开启。此外,往第一对车轮和第二对车轮之间的车体两侧下方还各设置了一扇装甲侧门,可供驾驶员和车长紧急情况下上下车。

驾驶舱内安装有带助力的方向盘、仪表设备、无线电台、车长和驾驶员座椅以及三防灭火控制盒等,通信所用的鞭状天线装在驾驶员舱口前的潜望镜旁边。

动力舱位于驾驶舱的车体左中部,内装有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传动箱、传动轴、冷却系统、通风系统及灭火系统等。进气百叶窗位于动力舱上方,排气百叶窗位于车体右侧中后部。排烟管的位置可能在设计上经过两次改变,因为从苏丹军事工业公司的宣传册和量产车来看,是比较隐蔽地设在动力舱右侧车体靠上位置,而且是两个,管口均朝下。但是在2013年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示的模型却取消了这两个管口,恢复了像WMZ551那样在车体左侧中后部设置排烟管的设计,所不同的是在排烟管外加装了装甲盖板,并将管口设为水平向外方向。

动力舱之后的战斗舱和载员舱合二为一,用隔音隔热钢板隔开。战斗舱位置靠前,其上方装有一座单人炮塔。载员舱靠后,里面有两排座椅,面对面布置,可乘坐6名全副武装士兵,另外在车体左侧还设有一个座椅,可再乘坐1名士兵。这样,载员舱实际可搭乘7名士兵,比WMZ551少2名。除载员人数减少外,“沙里夫”2的载员舱潜望镜和射孔的数量、布置方式也与WMZ55 l不同。在潜望镜方面,“沙里夫”2没有像WMZ551那样将2具潜望镜布置在载员舱车体两侧顶部,而是布置在载员舱车体两侧略靠上部和中部。在射孔方面,“沙里夫”2也从WMZ551的2个减少为1个。

所有载员的出入主要是通过车尾一扇向右开启的装甲尾门,同时在车尾下方还设有踏板,方便载员快速上下车。在尾门正中上方有1具潜望镜,中间有1个射孔。此外,“沙里夫”2在载员舱顶部还设有4个舱口(每侧2个)。裁员只要向上打开舱口盖(两两相对,分向左右开启),就可进行出入或乘车使用武器射击。

机动性能

苏丹军事工业公司虽然没有公布“沙里夫”2步兵战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型号,但公布了发动机功率为320马力(2500转/分)。考虑到苏丹的技术能力,很难自主研制和生产复杂的动力传动装置,所以“沙里夫”2步兵战车很可能是直接采用WMZ551的动力传动装置。

WMZ551步兵战车的动力装置为一台320马力BFSL413FC型8缸4冲程直喷式风冷增压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由德国克罗克纳·霍姆伯特·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KHD公司)研制,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技术,并由所属工厂生产。该发动机性能先进,结构可靠,是一种优秀的军用发动机。其外形尺寸为长1.26米、宽1.072米、高1.03米,总重900千克,总排量12.76升,压缩比为16.5,额定功率320马力(2500转/分),燃油消耗率245克/千瓦·小时。该发动机采用电起动,进气系统装有火焰加热塞,不需要附加冷起动装置,可在25摄氏度低温条件下一次起动成功。此外,发动机上还安装有3千瓦的硅整流发电机和9千瓦起动电动机。

变速箱采用德国ZF公司生产的5S-ⅢGPA型机械式变速箱,共有9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变速范围大,井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满足车辆高越野机动性的要求。

由此可见,“沙里犬”2在采用WMZ55l的动力传动装置后,意味着该车具备强劲的“心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全车的机动性和技术可靠性。

“沙里夫”2步兵战车为6×6驱动方式,等轴距;主离合器为摩擦式,采用液压操纵,性能好,操纵方便;悬挂系统为双横壁式独立悬挂,并装有冷气减震器;轮怡为1400×20跑平轮胎,由车载中央凋压系统调节胎压,以适应不同地形需要。而且轮胎有防弹能力,即使被击中,车辆还可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00千米;采用前、中两桥转向机构;制动系统采用气压制动。此外,“沙里夫”2还有桥间和轮间差速锁。所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沙里夫”2步兵战车具有很高的陆上机动性、通过性和行驶平稳性。

尽管目前的“沙里夫”2步兵战车没有像WMZ551那样在车尾下方装有2个桨舵合一式导管螺旋桨推进装置,车首也没有防浪板,似乎不具备两栖能力,但据苏丹军事工业公司介绍,“沙里夫”2步兵战车必要时可在车尾安装推进装置,在水中行进时的最大速度为8千米/小时。

武器系统

“沙里大”2步兵战车的单,人电动炮塔,配备一门3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86式7.62毫米并列机枪。这种炮塔武器系统在中国研制的多种轮式和履带式装甲车辆上均可见到,技术成熟可靠。炮塔的高低和方向驱动除了电动方式,还保留有手动方式,其中电传动为大功率晶体管脉宽调制系统,调整范围火,低速平稳。炮长舱口位于炮塔左后上方,有一扇向后开启的舱口盖。

炮塔前方正中所装的30毫米机关炮采用双向弹链供弹,主要弹种包括穿甲弹和榴弹,对地有效射程4000米(使用脱壳穿甲弹时,直射距离为1500米),对空有效射高2500米,炮长可根据不同目标快速选择弹种,既可单发也可连,发射击,射速300发/分。该炮的高低射界为-5~+75度,方向射界360度,弹药基数500发。30毫米机关炮有两套电击发装置,一个是主控盒,另一个是备用击发盒。当主控盒出现故障时,可改用备用击发盒。在30毫米机关炮左侧的86式7.62毫米并列机枪与机关炮同步俯仰,弹药基数可能为1000发。此外,炮塔内还装有余弹计数器和余弹报警装置,炮长可随时观察弹箱内的剩余弹数。

炮塔右后上方装有一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生产的“红箭”73D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可能有自动装填功能。“红箭”73D型反坦克导弹采用导线传输指令的半自动制导方式,配备串联式聚能战斗部。据悉,“红箭”73D最大射程3000米,命中概率为90%,对倾角为68度、由爆炸反应装甲保护的均质钢装甲的破甲厚度为280毫米。“红箭”73D的携弹量不会太多,很可能在车内备4枚。

炮塔正面两侧各有3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单排布置,可进行2发、4发、6发齐射,能在前方100米处形成长120~150米、持续时间2~4分钟的烟幕。

火控系统包括炮塔左前上方的工具观瞄镜、主炮双向稳定系统、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显控面板等,总体而言比较简单。

防护性能

“沙里夫”2步兵战中的车体为装甲钢制造的全封闭式浮壳结构,车体前部正面可防12.7毫米机枪弹药以及155毫米炮弹破片;两侧可防7.62毫米穿甲弹近距离射击。炮塔与车体一样为装甲钢焊接结构,前部为楔形,侧面为内倾和外倾角度都很大的斜面,有良好的防弹外形,可防御12.7毫米弹药。对于战斗全重仅16.02吨的“沙里夫”2来说,这种防护能力已经不错了。该车的其他防护措施包括集体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等。

推荐访问: 步兵 战车 中国 苏丹 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