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卫生检验工作的几点体会

2022-03-10 09:15:08 |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828-01

基层医院检验科是临床诊疗的重要窗口,是对临床各类患者进行首次检查分流的重要枢纽,其检验项目相对较少,主要承担患者的标本采集,三大常规及部分急诊项目的检验工作。近年来,随着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大幅增加,检验室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检验科对门急诊检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从而导致门急诊检验室与医院检验科本部的规模、功能、建设目标不相匹配,形成了“大检验科本部,小门急诊检验”的现象,同时也成为患者顺畅就诊的瓶颈之一[1]。几年来,我院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基层检验工作的路子,现报告如下。

1 领导重视,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检验工作

领导阶层应该高度重视卫生检验工作, 各科室之间统一安排, 互相协调, 给检验工作一个宽松的环境, 使检验工作有计划地进行[2]。如可以在春季采样较少时重点安排从业人员查体, 在春夏之交可以多进行采样检测; 在夏季食物中毒高发季节采样要具有代表性如冷饮、饮用水等, 秋冬季节多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以及各种技能的培训等。每年适当安排时间进行内审、评审工作。做到检验人员的合理安排, 如可以根据检验人员的各自优势来安排上机上岗, 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实习, 例如可以针对各种事件的性质成立不同的行动组, 进行相应的专业训练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各项业务工作都能协调稳步发展。

2 改善环境, 更新设备,保证仪器运行正常

加大投资, 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实验室建设, [3] 仪器设备更新换代, 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基层单位由于财力有限, 可以分阶段、分批次、分计划添置仪器, 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卫生检验工作需要。同时, 还要对现有的仪器设备做好维护、维修, 尤其大型仪器必须有专人负责, 保证仪器运行正常。改善实验条件, 使实验室在装备上逐步现代化、自动化。同时, 要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筹资渠道, 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援助, 支持卫生检验事业的发展。

3 增加机会,健全渠道,培训卫生检验人员

检验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 而检验技术人员是检验工作的核心。检验技术人员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检验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 要加强技术人员思想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还要用统一学习、自学、讨论等形式来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 通过质量控制等形式来督促工作人员促钻研业务, 提高技能。还要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培训、进修卫生检验人员, 增加同行间经验和技术交流的机会。要利用现代高科技的网络信息不断学习, 支持和鼓励技术骨干分子, 以促进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展, 提高仪器的利用率, 从而保证检验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近几年来, 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 一些有经验有特长的技术人员流入其他科室, 补充一些专业不对口, 或者是基础与经验较少的人员, 造成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而且部分人员不注意下功夫去认真钻研业务, 技术上没有长进[4]。以及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培训少, 学习交流少, 信息不畅通等诸多因素, 导致技术人员专业技术长期停留在低水平或传统的方法上, 对现有的一些高新的技术方法难以接受, 更不用说在业务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检验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是基层检验工作较普遍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中专院校对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滞后, 需大于求, 有很多检验人员是没经过专业培训直接安排到工作岗位上的;二是有相当一部分院领导不重视临床检验工作,认为检验科是辅助科室,辅助科室自然就不重要了;有相当部分院领导根本不了解临床检验专业知识, 他们认为任何人, 只要找一个熟手带教一下子就可以了。三是检验人员掌握的临床检验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太少。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常规检验的基本技术未掌握。

4 健全体系,加强管理, 使之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从采样开始, 经过样品登记、保存、检验、数据处理、原始记录书写, 报告的编制、发出, 以及信息反馈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并包括日常的仪器维修、维护及时得当, 配合计量部门的检定工作, 检验方法、操作程序以及卫生标准的引用必须是现行有效的, 每个环节都是整个体系的有机统一体,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将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 每个环节都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人尽其才, 使每个人都最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使整个体系运行有效, 真正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全面、细致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运送、保存标准操作程序处理标本[5] [6]。分析前,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备足常规试剂耗材,使仪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分析中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前者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环节,要求检验人员重视对质控物的操作,严格监控试剂质量,并对试剂应用效果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定期参加卫生部、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控制,有利于检验人员掌握本实验室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了解检验医学的发展动态,对门急诊检验工作进行不断发展和完善。检验分析后,根据不同的权限,严格按照检验报告审核制度出具检验报告。认真分析检验申请单上的诊断提示,结合检验结果,及时与患者及门急诊医生沟通,旨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建容,黎倩,曾静.计算机网络用于门诊检验报告单的管理.临床合理用药,2010,3(4):101-102.

[2] 陈黔,张彦,胡艳.检验科门诊质量管理的几点体会.西南军医,2010,12(2):343-344.

[3] 陈黔.检验科门诊质量控制的几个环节.实用医技杂志,2007,14(7):936.

[4] 林一民.门诊检验医患沟通技巧探讨.重庆医学,2007,36(11):1093-1094.

[5] 查长森.门诊急诊常规检验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2,7(4):364-365.

[6] 陈亚宁,王翠英.门诊检验患者静脉采血相关问题调查.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8):620-621.

推荐访问: 几点 基层 检验 体会 做好